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着重探讨了凌叔华小说曲思想意义,创作心态以及她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凌叔华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写女性,写儿童。以深婉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象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一样.具有“水晶似的清莹”,成为别具一格的心理写实小说;同时,凌叔华又是画家.她以画入文,为小说增添了“自然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同传统小说相比较 ,台湾现代派小说在小说结构艺术方面进行了革新 ,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结构模式 :“心理情绪—人物”结构模式 ;“整体象征”结构模式 ;“时空交错”结构模式。研究台湾现代派小说的表现艺术 (包括结构艺术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同传统小说相比较,台湾现代派小说在小说结构艺术方法进行了革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结构模式:“心理情绪-人物”结构模式;“整体象征”结构模式;“时空交错”结构模式。研究台湾现代派小说的表现艺术(包括结构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小说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新的文化意识。在新时期小说中,“人”大致经历了苏醒、再生、扩展、深入,从表层走向里层这样的过程。人物形象越来越真实、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刻。新时期小说对“人”的研究贡献颇丰,成为“人学”研究中的先行者与佼佼者。  相似文献   

5.
小说艺术心理分析的出发点小说艺术心理是对社会心理进行变形、改造、集中、概括的形象化描述。新时期小说艺术心理是对新时期开始以来发生的社会心理进行变形、改造、集中、概括的形象化描述。这既是新时期小说艺术心理分析的依据,也是其出发点。社会心理描述是很难困的,而以社会心理作为参照的小说艺术心理分析则要相对地易行一些。这是因为社会心理描述以参加社会群体为条件的人们的行为与活动规律性,以及这些  相似文献   

6.
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类型,从其肇始到今天,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文体实验。这些开拓和尝试使小说艺术离传统小说艺术观念越来越远。以此为着眼点,以情节、心理情绪、叙述实验三种艺术模式来分析小说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艺术演变。  相似文献   

7.
同传统小说相比较,台湾现代派小说在小说结构艺术方面进行了革新,出现了一些新的小说结构模式:"心理情绪--人物"结构模式、"整体象征"结构模式、"时空交错"结构模式.这些小说结构方面的革新是对小说艺术形式意味的强化.  相似文献   

8.
小说历来是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然而,当我们对新时期小说作出全面考察时,发现有相当一些小说(主要是中、短篇)并非尽是因塑造典型人物而成功的。这些小说虽非小说创作的主流,但它们的成功,它们的不同凡响,却十分值得我们重视。它们在向我们频送秋波:小说创作中出现了新的典型观。这些作品并不以刻划性格塑造典型,而是表现出某种典型气氛或典型情绪。我们不妨先以王蒙的《春之声》为例。这篇作品发表于1980年,时值新时期文学创作繁荣的一个高潮期。就短篇小说而言,已经出现了谢惠敏、陈奂生、乔光朴等脍炙人口的艺术典型。王蒙这篇小  相似文献   

9.
汉水流域新时期小说对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给自己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魅力、审美意义.具体来说,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给汉水流域新时期小说抹上了一笔浓重的地域色彩;丰富了情节、丰满了人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得小说的叙事方式、整体情调和风格等都发生了改变,变得朴素、生动、通俗、清新.  相似文献   

10.
赵新的小说创作由写农村“好人好事”起步,新时期初转向“问题小说”的创作,到20世纪90年代,则更注重对农村人情世态的描摹。  相似文献   

11.
对话与潜对话──许地山早期小说“譬喻”叙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地山早期小说的“譬喻”性叙述模式,创造性地体现了小说的故事性、趣味性、完整性、通俗性等传统东方艺术审美特征,给现代文学创作增添了一朵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2.
王蒙是意识流小说的第一代作家,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冲破了传统小说观念,为小说创作在艺术上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在人物处理、艺术表现上都有创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小说心理学是李渔首创的,小说心理学在创作中的广泛运用是李渔小说的一大特点。李渔小说从作到读进行全面的艺术心理关照,这就便得他的小说不仅能满足作自身的创作目的和愿望,而且也满足了读的心理愿望,特别是李渔对读心理的三个“发现”,是符合中华民族的欣赏习惯,带有极强的民族性特征。李渔对小说心理不宾发现是他小说创作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李渔对小说艺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新的探索和创新,对于西方现代派的引进和借鉴,使得一些小说家,从创作观念到创作手法,都在发生变化,而最早将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与中国传统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进行着创作上的新探索。 一、探“流” “新时期”的心理小说有什么特征呢?通过比较,可以得到鉴别。 同西方“意识流”对比。 西方意识流强调心理的真实,这本无可非议,但他们同时却忽略了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为真实而真实的毛病。英国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夫就认为文学不是社会批评,而是表现意识的精…  相似文献   

15.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微型形式。在文学领域中,诗歌有绝句、小诗,日本诗歌还有所谓“俳句”,就是由3句17音组成的短诗;戏剧有短剧、小品;格言、语录成为散文中的一种文体。而在艺术领域中,还有微雕、微型盆景。可见在艺术领域中,创造微型形式是一种带普遍性的规律。小说在经历了由短而长的演变之后,也出现自己的微型形式——“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也被称为“小小说”、“—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极短篇小说”、“千字小说”、“袖珍小说”,最近还有人认为应该给它定名为“微篇小说”。虽然名称各异,但大家都承认,小说是可以写得比通常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即10000字左右的小说)更短的。当然,篇幅的长短不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论萧红散文化小说的主观抒情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寂寞的呼兰河边,有一个寂寞的古城,古城里生长着一个寂寞的女孩.女孩“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从呼兰河走出来,在爱的憧憬中成长,在不倦的追求中沉浮,伴着她短暂青春的,是给了文坛“一个不少的新奇与惊动”的独树一帜的作品.她就是萧红.群星荟萃的三十年代,萧红以独待的风格震动了文坛.虽然,她的小说一度被认为“不像一部小说”而受到冷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证明萧红的作品经受住了漫长岁月的严峻考验,其艺术魅力恰恰表现在“不像一部小说”上——其中有“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一些的东西.”这“诱人”的东西,就是那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体的抒情风格.  相似文献   

17.
什么叫“视觉形象”?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视觉的映现,在人们头脑中浮现出的一种可以触摸的形象.影视艺术为什么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给观众的东西都是立体的“视觉形象”.小说创作虽不同于影视,但它也能形成“视觉形象”.一般来说,小说中的“视觉形象”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的艺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张恨水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小动作”描写,它们是作者从电影、戏剧、外国小说中借鉴而来的,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过度的“为细节而细节”,也给其小说带来了一些弊瑞,如拖沓、散漫等,甚至降低了小说的格调。  相似文献   

19.
论王西彦的小说艺术孙升亮屠格涅夫认为:“在文学天才身上,其实,在任何天才的身上,重要的东西都是我想称之为自己的声音的东西。是的,自己的声音是重要的,生动的,自己特有的声调,其它任何人的喉咙里都发不出的声调是最重要的”。①深受屠格涅夫影响的王西彦正是这...  相似文献   

20.
<正> 1、西方文艺心理学家著名代表人物之一、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过:“人类心理是全部科学和艺术的子宫。”随着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这孕育着全部科学和艺术的心理学的研究是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深入了。诸如“社会心理”、“教育心理”、“医护心理”、“运动心理”、“变态心理”、“幼儿心理”、“青年心理”、“老年心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本文试图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新文化的旗手”——鲁迅的小说创作心态,以就教于诸位学者同仁。2、所谓创作心态是指作者进行创作时的心理态状、心理特征;或曰进行创作时的心情、心境。《心理学》教科书载:“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综观鲁迅小说的创作心态,我认为可以用“忧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