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时代对档案的要求是走向开放。依法开放、利用档案是兰台人最大限度挖掘发挥档案自身价值去资政育人、服务大众的重要体现。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新修订档案法)加快了我国档案开放的步伐,将档案的封闭期限由30年缩短至25年;《“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明确要建立健全开放审核有关制度,促使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走上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2022年《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档案开放的力度;2022年11月四川省档案馆制定的《四川省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办法》《四川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审核质量管理办法》《四川省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安全管理办法》等3个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档案开放审核职责权限、工作程序、限制利用标准及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贡井区档案馆狠抓档案开放审核相关法规学习并开展相关制度修订工作,积极稳步推进档案开放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明确开放馆藏档案是档案馆的法定职责,档案馆应当主动履行职责,积极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向社会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质量,为开放档案工作创造条件。《档案法》则规定了“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馆会同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负责。尚未移交进馆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形成单位或者保管单位负责,并在移交时附具意见”。在档案开放审核环节,国家档案馆与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组成档案开放审核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进一步做好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保障档案及时、安全地开放利用,成都市武侯区档案馆抓好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出台细则等工作,有力促进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稳步推进。一、依法依规,统筹推进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一)成立领导小组,对档案开放审核做专题研究2021年,武侯区档案馆以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抓手,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档案馆的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二十五年向社会开放”,从30年改为25年,大大缩短了档案的封闭期,表现出国家加大档案开放力度、提升档案利用率、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决心。档案开放审核是指档案馆按国家有关规定对档案进行开放与否的鉴定,是馆藏档案依法向社会开放前必须履行的工作程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是档案开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本分析法对比分析2020年新修订《档案法》和2016年修正版《档案法》中"档案的利用和公布"内容的变化之处,主要体现在档案开放期限、范围、机构、渠道、办法、形式、要求、权责等方面.新修订《档案法》实施后各级档案馆面临着审核开放工作量激增、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缓慢、档案馆文化宣教功能亟须拓展、档案馆利用服务能力难以及时有效满足各方面需求、档案资源研究开发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及档案馆面临被诉危机等问题和挑战.为此,需要有关部门尽快推进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和档案利用服务创新探索、加强档案开放利用服务规章制度建设和馆藏档案资源的研究开发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22,(10):40-43
档案开放审核是档案开放利用、编研开发等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传统的档案开放审核主要依靠人工逐条审定、经验判断,审核结果主观性强,人员学习成本高、上岗周期长,一个档案馆数百万件档案的开放审核,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福建省档案馆积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探索OCR、语义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辅助档案开放审核,研发了利用多级敏感词分类分库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开放审核的“基于数字档案的人工智能辅助档案开放审核系统”。该系统可对数字档案目录及全文进行检索过滤,实现待开放审核档案自动分类分库,高亮显示敏感词及频度表,极大地提高了档案馆开放审核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赵怡 《四川档案》2021,(1):26-27
新时代档案工作一项重要目标是走向开放.档案开放鉴定工作是档案资源走向开放的前提和保障,是档案资源从保管到开放利用的必要环节.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馆藏档案的开放审核,由档案馆会同档案形成单位或者移交单位共同负责.”国家档案局13号令发布的《机关档案管理规定》规定:“机关向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前,应当按照...  相似文献   

8.
林红 《四川档案》2023,(4):11-12
<正>为全面了解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推动全省档案开放事业迈上新台阶,近期,省档案馆通过统计调查和实地走访,对全省市(州)、县(市、区)国家综合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展开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军 《湖北档案》2022,(11):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新时代档案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国家档案局第19号令)已于2022年8月起正式施行。如何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突破档案开放审核瓶颈,提高档案开放审核质量,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档案开放成果,满足日趋复杂多样的档案利用需求,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履行法定职责、科学管理档案、服务社会民生所亟待破解的发展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档案开放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档案开放审核的质量是衡量档案工作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档案工作走向开放的关键环节。目前,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还未纳入档案工作常态化管理,各级综合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尺度参差不齐,工作程序上存在差异,开放审核制度、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等问题,影响了档案开放及后续社会服务水平。面对新时代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新变化新挑战,档案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把“应开尽开”作为档案工作为民众服务的根本原则,及时梳理馆藏25年到期档案数量,及时组织档案开放审核,提升档案开放审核水平,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档案的开放与保密是一对矛盾,但它们却是档案馆必须同时肩负的两项职能。一方面,《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必须将形成期满30年的档案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档案馆又必须维护国家机密与公民隐私。因此,开放还是保密?这就成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文革”时期档案的划控开放工作正是这一问题的集中体现。 随着1966——1976年“文革”时期档案形成满30年的期限的陆续到来,对这十年的档案(包括此后与之相关的“文革”案件复查、整党、清查三种人等的档案)进行划控开放鉴定,就成了摆在档案人员面前一道棘  相似文献   

12.
《新上海档案》2005,(11):31
为了加强对国家综合档案馆收集范围档案的监管,规范本市档案延期移交档案馆的行为,上海市档案局制定了《上海市档案延期移交档案馆办理规定》;为了规划本市区、县档案馆延期开放档案行为及规范本市专业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程序,维护档案法制统一性,上海市档案局最近分别制定了《上海市区、县档案馆延期开放档案办理规定》和《上海市专业档案管理制度审核办法》,转载如下:  相似文献   

13.
《山东档案》2023,(6):7-9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档案法和“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聚焦制约档案事业发展难点堵点问题,推进档案工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课题组对全省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进行了调研,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快档案开放审核步伐,加大档案开放力度,促进档案开放利用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利用日益增长的需求。一、全省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基本情况据调研,截至2022年底,全省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共5114.83万卷、件,开放1304.65万卷、件,全省平均开放比例25.50%;  相似文献   

14.
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一直是综合档案馆工作的难点,在新修订《档案法》的背景下,传统的以综合档案馆为单一主体的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模式需要做出调整。该文通过梳理相关法规、调整工作思路和探索业务流程,提出建立基于多主体责任共担机制的馆藏档案解密与开放审核工作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各级综合档案馆在档案开放审核工作中积极运用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档案数字资源和开放鉴定流程、敏感词划控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开放审核工作效率,加速了馆藏档案开放步伐。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馆藏档案开放整体水平和质量仍难以适应“一网通办”环境下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查档服务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梦怡 《浙江档案》2023,(9):51-53+57
当前,档案馆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进度缓慢、质量参差不齐、档案形成(移交)单位参与度低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是档案开放审核制度不够细化、参与者权责不明、审核手段比较落后、人才队伍严重不足等因素造成的。基于此,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数字思维和数字技术,探索馆藏档案开放审核新路径——细化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制度,变“模糊化”为“精准化”;建立权责明确的多方协同机制,变“单兵式”为“协作式”;开发AI辅助开放审核系统,变“人工化”为“智能化”;打造跨地域人才共享专家库,变“封闭式”为“共享式”,通过多角度创新,推进馆藏档案开放审核工作高效、高质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办法》相继颁布实施,为各级国家档案馆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文章以法教义学方法为分析工具,归纳出国家档案馆档案的公共用物特征和档案开放审核行为的特殊行政行为属性,并通过梳理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法律体系,总结出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具有多元共治的法治架构、审核协同的法治模式和“应开放尽开放”的法治要求。面向未来,国家档案馆档案开放审核制度应当通过完善档案开放审核法律规范、明确档案开放审核主体职责、健全档案开放审核标准和保障档案开放审核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推进法治化进程,逐步实现良法善治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8.
<正>一、国内档案开放审核研究论文统计数据及分析本文以“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为检索范围,以高级检索方式精确检索主题为“档案开放鉴定”或 “档案开放审核”的文献(检索时间2021年11月9日),检出文献203篇。剔除新闻报道类、纪实类等不相关文献及重复性文献后,获得有效文献94篇。本文对94篇研究文献展开数据统计和分析。新《档案法》出台前“开放审核”被表述为“开放鉴定”,因而在本文中两个表述穿插使用。  相似文献   

19.
聂云霞  范志伟 《山西档案》2023,(4):35-45+88
档案开放审核是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将AI应用于档案开放审核实践,既是时代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运用SWOT分析法考量AI技术在档案开放审核中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上结合内、外部因素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在档案开放审核中最大化发挥AI技术效用,实现AI技术与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良性互动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等奖《档案馆,撩开你的神秘的面纱》李贺(南方日报)《广东省档案馆新馆正式启用》钟佩璐(羊城晚报)《开放“文革”档案展现“文革”真实》(社论)李文凯(南方都市报)《穗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珍品》杨永权(澳门日报)《档案馆告别神秘》赵灵敏(南风窗)二等奖《粤首次解密“文革”档案》黄宝仪(大公报)《馆藏抗战旧档首次开放华南抗战历史全景复活》王雨吟(南方日报)《把历史细节还给公众——新落成的广东省档案馆新馆被称为“中国档案第一馆”》田志凌(南方都市报)《广东省档案馆要搬新家》黄丹彤(广州日报)《新省档案馆昨向市民开放》成小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