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尔德通过对莎乐美这个唯美形象的塑造,阐释了他创作中的唯美意识,即具有"艺术美"的莎乐美体现了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原则。但褪去唯美这层薄纱之后显露出的则是王尔德对现实社会的妥协,即王尔德借莎乐美的悲剧结局,抒发了他处于困境中的悲剧性唯美情怀。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秉承明代中后期相对自由开放的时代精神,在故事主人公孙悟空身上体现出了鲜明的自由思想。无独有偶,17世纪英国著名的清教徒诗人弥尔顿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他的著名长诗《失乐因》就集中体现了作者的自由思想。文章就《西游记》和《失乐园》中所体现出的自由思想加以比较,说明两部处于不同时代和民族的作品在同一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共同性,以期更好地突显各自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3.
《莎乐美》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独幕悲剧。该剧取材于《圣经·新约》中"施洗者约翰"的事迹。王尔德从唯美主义观点出发,对圣经原型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和处理,使该剧成为唯美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莎乐美》是对圣经原型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普希金在《驿站长》中运用了浪子回头、神秘数字3、7、13。以及小男孩万卡形象等材料,这些材料源自《圣经》典故。普希金意图用这种巧妙的暗示使人们联想到耶稣及其基督教信仰,暗示基督教复活教义。本文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详细探讨小说主题与《圣经》典故的关系,揭示小说所具有的宗教道德精神,从而更好地体会普希金作品的深邃魅力。  相似文献   

5.
王尔德(1854—1900)是19世纪末英国美学运动的领军人物,英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他坚持艺术与道德的分离,认为"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艺术必须能愉悦读者。在1891年《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书中,王尔德哲理与唯美的糅合呼应得到了极好的体现。本文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解读《道林·格雷的画像》,探求作品中的快乐至上、悖论、理性主义、自我陶醉和时髦癖等倾向。从历史的角度,本文考察了王尔德对唯美哲学的继承与发展,论证了法国颓废派、德国古典哲学和东方的道教等对其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消融《道林·格雷的画像》及王尔德自身的争议性,从哲学与美学的辩证关系入手,阐明王尔德的人生观、审美观和道德观是如何在其艺术思想和写作中潜移默化的。  相似文献   

6.
国内学者多认为乔叟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者,其作品具有反宗教的性质。文章通过分析《坎特伯雷故事》中“梅利比的故事”,阐述该故事中的《圣经》典故、原型及思想,以说明乔叟作品中的宗教色彩及其对基督教因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基督教的"经书"--<圣经>,曾被许多作家不断借用到作品中.名字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的剧本<诺亚方舟>也是借用了<圣经>中的情节和人物.通过对<圣经>在<诺亚方舟>中的情节、人物的构建分析,更能全面的了解作家普拉东诺夫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莎乐美》体现了王尔德“以感性为美”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其对美的表现,尤其是感官美的表现淋漓尽致。本文从该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色调渲染、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了《莎乐美》唯美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的素材主要取自于《圣经》。但是这种题材的同一性掩饰不了二者精神主旨的差异性 ,即王尔德在戏剧中用对美的渴慕与朝拜取代了《圣经》中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莎乐美》的人物.意象和语言,说明该剧体现了作王尔德的唯美意识:通过互阅读的方法,揭示该剧对作的自我观和现实观的投射;通过王尔德的“面具说”和罗兰.巴特的理论,向所有《莎乐美》的读提出警告一不要试图从作品去重建王尔德本人。  相似文献   

11.
唐修《晋书》采用《世说》入史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著名的公案,其褒贬毁誉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义。本文从接受史角度入手,在取舍与剪裁、统整与编排、订补与训释、赞润与篡改等四个方面,详细梳理《晋书》对《世说》的采撰实况,认为唐代史臣基本上是把《世说》作为一般史料来看待和处理的,其采撰行为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恰好说明《世说》在唐代业已成为一部知识分子喜闻乐见的通俗经典。  相似文献   

12.
《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魔衣柜》是英国著名学者刘易斯的一部世界闻名的儿童读物,但在中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响.有儿童文学评论家认为该书的宗教色彩影响了它在中国的畅销度.然而,应用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将该部作品与《圣经》相联系,探讨故事在人物和情节方面的圣经原型,可以得出相反的结论,即该书的基督教主题———善必战胜恶,正是使它将会在中国立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Hawthorne,1804-1864)深受《圣经》文本的濡染。由于受到单一阶级评论模式的影响,中国学者长期忽视从继承与发扬的角度对这一涉及基督教教义的西方叙事文体进行研究。本文从宗教角度,利用《红字》借助构建美国神话的预表解经法,让人们透过罪孽与忏悔、堕落与拯救、受难与皈依这个永恒的圣经叙事主题,肯定霍桑对基督教和美国神话要义的继承,否定他对基督教反叛的说法,得出霍桑对从圣经中演绎出来的美国神话有自己理性思考的结论,这种理性的思考使他对美国神话笼罩下物质追求与道德追求失衡的现象倍加关注。  相似文献   

14.
《莎乐美》是王尔德用法文写成的一部独幕悲剧。它无论在主题还是在结构、意象、舞台效果和文体语言等方面都颇具新意,集中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莎乐美》是王尔德用心弹奏出的一曲凄婉的唯美之歌,是王尔德悲剧创作的巅峰之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哥特式的角度,解读《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人物与意向描写,体现王尔德的唯美的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16.
《杕杜》在诗经中有三首。分别是《唐风.杕杜》、《小雅.杕杜》和《唐风.有杕之杜》。《孔子诗论》第十八简、第二十简所论之《杕杜》应是总括这三首《杕杜》,而非其中的某一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讨论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审美主张。王尔德把道连的道德转移到画像上,塑造道连这个唯美形象是王尔德毕生所求的高度。但是,他仍然没有能够通过画像来区分道连以及道连和道德现实,因为道连还是不能够承受道德施加的重压。显然,道连属于王尔德主观上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里面力图塑造的唯美形象,但仍然不是一个已经超越了道德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8.
有汉一代,今文经《诗》学昌盛,齐、鲁、韩三家均立博士。时代的需要及三家《诗》学自身的特点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然而,官办经学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学术危机,日益繁琐的师法家法严重束缚了其自身的发展,《鲁诗》的抱残守缺、《齐诗》的阴阳灾异、《韩诗》的“引《诗》证事”“微言大义”是三家《诗》衰微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田美丽 《培训与研究》2007,24(1):1-3,66
《水浒传》和《亚瑟王之死》是中国和欧洲两部重要的古典文学名著,两者都塑造了一批英雄豪杰,但他们的情爱世界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首先,女性在英雄心目中的地位不同;其次,英雄的贞节观和爱情观不同;最后,英雄禁欲的原因和后果也不相同。东、西方英雄情爱观念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两性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红字》中的圣经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对<红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一理书>反映丁作品当时的社会背景,表现了周围民众对待宗教的普遍心理,说明了海丝特当时所处的处境;<创世纪>表明了海丝特在精神上所忍受的痛苦,为描写丁梅斯代尔的内疚和自责做了铺垫;<撒姆耳后书>反映了牧师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深处所忍受的巨大的精神折磨;<圣经>使作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