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教学充分实现人文关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只有实现人类关怀,我们的教育才能焕发出具有灵性的鲜明的生命活力。这里的人文关怀不是单纯人的个性、人格的教育,而主要是指对学生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这就是学生不再是容器和被用来刻意雕凿的自然石,而是充满灵性的活生生的人,是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人,这样,对学生内在活体质量的关怀当成为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据此,这里仅从教学层面阐释一下人文关怀的问题。一、教学目标的人文关怀———突出开放性教学目标的界定尽管众说纷纭,但是其共同的理念可概括为:通过一定的方…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教师的人文关怀与大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而高校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大学生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包括对大学生人性化生命、整体性生命及发展中生命的关怀。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特征表现为尊爱学生生命,呵护学生个性,让学生回归真实的大学生活,鼓励学生自我实现。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学习;有利于学生将来职业发展;促进社会生活和谐。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主要应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二是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质。  相似文献   

3.
对《琵琶行》的社会学解读会得出控诉性质的主题。而从学角度看,琵琶女痛苦的深层原因是物质与精神、现实与浪漫这一人类永恒的矛盾,这是琵琶女形象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在地理学科中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代地理教育赋予地理教师的一项神圣使命。现就本人在地理学科中实施人文关怀的探索与大家共勉。1关于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其核心就是爱和尊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②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③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④对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将人文性视作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我们如何理解这一本质属性的内涵呢?笔者认为,就是语文教学要着力体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就是关心学生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尊重学生对生活意义的个性化感悟、表现和创造,使其生命价值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6.
论人文关怀与教师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动力和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同时还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源泉。当前教师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人文关怀则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包括对教师人性化生命、整体性生命及发展中生命的关怀。教师人文关怀的特征表现为:尊爱生命,彰显主体性,回归生活,追求崇高。人文关怀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促进教师职业的发展和促进教师个体的发展。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主要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创造外在的人文环境;二是教师对自己予以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是对人自身或他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怀,是一种对世界独特的理解方式、根本的生命态度和人文精神。而中国佛教以特有的慈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佛教的业报轮回与缘起论构成了佛教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维护社会和谐、平等自利利他、身心和谐一致,是佛教人文关怀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描述琵琶女出色的弹奏技艺和不幸的身世,成功塑造了琵琶女这一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被侮辱、被玩弄、被损害的乐伎形象,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艺人们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理解和同情。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却解读出一个完全另类的“琵琶女”,几乎将这一形象的悲剧性质完全颠覆。他们或认为琵琶女并不是个被损害被侮辱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人文关怀关照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促进其自由全面发展。当代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最具个性、努力拼搏、追求梦想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特殊群体。所以要注重对女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这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个人成长和人格健全,同时会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教育就是一堆细节。”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一个赞许鼓励的眼神,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蕴含着教师人文关怀的理念,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在细节之处呵护和关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就真正关注着一个大写的“人”,也就真正践行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正>翻开白居易的诗篇,《琵琶行并序》历来被人称道,也自然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篇诗文相关的理解与阐释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关于琵琶女形象的理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提到琵琶女形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好一个内敛、羞赧、自重的女子形象,她完全符合历史文化对中国女子的审美标准;而后文琵琶曲的高超技艺所描绘出的琵琶女低调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学生暴力事件在学校频繁发生而且不断升级,因此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教育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学者们提出了要学生树立生命关怀的意识,建立生命关怀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生命关怀的实践活动,实现生命关怀教育融入课程内容等有效措施。而加强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力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研究体系。我们对生命关怀方面的文献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后来的学者和学校教学管理者提供广阔的借鉴空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育就是一堆细节."一句简单朴实的话语,一个赞许鼓励的眼神,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蕴含着教师人文关怀的理念,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在细节之处呵护和关照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就真正关注着一个大写的"人",也就真正践行着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个具有生命意蕴的概念,人文关怀的实现需要生命与生命、情感与情感的融合。从情感角度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切入点;情感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容体系的核心;情感体验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感悟细节     
李本华 《师道》2007,(2):28-28
“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教育,不能忽视细节。教师本来就是在孩子的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会贻误一颗心灵、一个生命。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更需要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关注他们心灵的每一声呢喃细语,关注他们每一个细小的生命需求。关注每一处细节,就是关爱每一个生命。只有对孩子生命的每一处细节给予人文的关怀,教育才会是温暖的、美好的。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现实存在、情感、价值、命运,即对入的生存状态,发展趋势的关注,它与人生、生命、意义等问题紧紧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其根本宗旨和根本目标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人”,缺失人文关怀,就会缺失生命,犹如形存实亡。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既迫切又重要。但是,今天很多人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够了解和重视,这就需要大力宣传,认真实施。具体说就是,了解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含义和意义,切实针对大学生、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生命教育和理想教育,因人施教,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李宝山 《语文天地》2010,(12):58-59
语文是充满人文气息的学科.人文的本质也就是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对生命的执著阐述,对生命状态的记录。这使得语文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充满了生命哲学的韵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看.语文教育已经超出了“知识教育”的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绿色形象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的绿色形象不仅包括生态环境的硬形象,而且还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友善相处的人性化软形象。比较而言,软形象比硬形象更为重要和更为根本。城市居民的心灵纯洁度和自我、自律的管理意识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城市人文关怀环境的质量高低。好的软形象可以弥补硬形象的暂时不足,反之不然。城市绿色品牌则是绿色形象的时空凝聚过程。绿色品牌的打造需要与区域文化相结合、需要与区域人文特质相结合、需要与城市生活的般若(智慧)化相结合。人文关怀度是绿色城市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准则。从一定意义上说,体现着市民自利利他(她、它)生存体验的城市人文关怀度就是绿色品牌的体现,就是城市绿色之魂。  相似文献   

20.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一种内在情感,是对人内在要求的指认,是一种社会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倡导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人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