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直  夏纯健 《阅读与鉴赏》2010,(5):30-31,56
人类的忧天意识也许是从《列子》记载的那个杞国人开始的。那时别说天没有遭到破坏,连破坏天的物质人类都没有制造出来。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连科学预言都不算,无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  相似文献   

2.
人们一提起“杞人忧天”,就往往认为杞人实在好笑。你“忧”什么不可以,何必去“忧天忧地”?天能塌下来吗?地能陷下去吗?因而从古至今杞人的忧患意识,一直被当做“庸人自扰”而受人嘲弄。相比之下当今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认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无论怎样也垮不了而不“忧厂”,倒很危险。 现在的大气层污染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安贞医院洪昭光大夫在“健康就在你的心里”专题报告中提出一个观点:人要达到快乐,至少要做到三乐,即“知足常乐、自找快乐、助人为乐”。 “知足常乐”是对的,有的人正是不知足,明明身临快乐,却处处感到悲戚,何来快乐可言? “自找快乐”也是对的,有的人“杞人无事忧天倾”,不是自找快乐,而是自寻烦恼,自觅忧愁。此人  相似文献   

4.
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有这样一个故事:"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意思是说,有一个杞国人,整天担心天塌,自己无处存身,以至于寝食不安.这就是成语"杞人忧天"的出典.  相似文献   

5.
杞国人忧天遭天下人耻笑后,他们的后人痛定思痛,便把目光由天上回归到了地上。杞国是个芝麻大的小国,人口寡、资源少,国力羸弱。为了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一把交椅,尽快实现大国梦、富国梦、强国梦,该国推出了一系列大变革,演出了一幕幕大戏。  相似文献   

6.
“杞人忧天”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语出《列子&;#183;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比喻缺乏根据的和不必要的忧虑,杞人因而被耻笑了几千年。我在哲学教学中就这个问题开展了一个“杞人之忧是不是庸人自扰”的思  相似文献   

7.
河南有个杞县,两千多年前出了一个忧天者,以此而闻名中国。杞县人的这位祖先,不好好地过他的太平日子,偏要胡思乱想,竟然担忧天会塌下来,令他渺小的身躯无处寄存,为此而睡不着觉,吃不进饭..他的举止被当时某个秀才记录了下来,秀才熟读教科书,一眼便看出忧天违背常识,所以笔调不免带着嘲笑和优越感。靠了秀才的记录,这个杞人从此作为庸人自扰的典型贻笑千古。听说直到今天,杞县人仍为自己有过这样一个可笑的祖先而感到羞  相似文献   

8.
据《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庄公四年(前550),齐伐卫、晋,回师攻莒时齐大夫杞梁战死。杞梁妻迎丧于郊,相传她哭夫十日,城墙为之崩塌。后世以讹传讹,把杞梁妻说成是秦始皇时代的人,演绎出哭长城的故事。本文试从历史史料考证孟姜女和范喜良其人其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杞人忧天     
枫叶 《下一代》2011,(6):25-25
【出自】:《列子·天瑞》 【出自】:"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解释】: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故事】: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相似文献   

10.
"杞人忧天"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语出<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无)所寄,废寝食者."比喻缺乏根据的和不必要的忧虑,杞人因而被耻笑了几千年.我在哲学教学中就这个问题开展了一个"杞人之忧是不是庸人自扰"的思辨活动,并扣住创新思维求异性、变通性和流畅性的三大特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去理解和领悟,在课堂训练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相似文献   

11.
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思维中不合理的信念,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行为后果,教师也概莫能外。我们知道,教师的心理特点、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因此,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教师的心理问题相关,让人发出了“杞人忧师”的感概。  相似文献   

12.
寒山暮落霜林染,坐望两不厌,谁炼灵石补瀛台,千秋浩然登临独具眼。壶中天地苍茫雨,扶摇何处去。凭栏空负杞人忧,荷戈未妨车马衣轻裘。词:虞美人·观天@顾伊劼  相似文献   

13.
《杞人忧天》写的是杞人担忧有一天会天崩地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杞人的忧虑是没有必要的。对此,我就有所疑问了:担忧天地崩坠,真的没有必要吗?虽然日月星辰在天空高高的挂着,每天都按着同样的轨道运行,似乎没有坠落的可能。但是,其实日月星辰也会有掉落的一天。陨石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坠落的陨石砸死人的事,也并非没有。所以杞人担心坠落的星辰会砸死他,也就不无道理了。至于他担心大地崩塌,这就更有理了。当年的唐山大地震就能够说明大地也会有崩塌的一天。而且科学家也证明,在几百亿年之后,地球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爆炸,毁灭。或…  相似文献   

14.
夏禹后裔的杞国,司马迁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但“杞人忧天”的典故却往往作为无事生忧的笑料被人们所引用。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说:后因称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为“杞人忧天”。斗转星移,今天若用逆向思维和现代天文学知识重新审视传统观念对“杞人忧天”的解释,我们不由得要大声疾呼“杞人忧天”应正名。见于《列子·天端》的这则典故通篇不是迷信,而是准确的天体物理问题。剖析全文151字,可得4个观点。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这1字是说有位杞国人忧愁天地崩坠,将会无…  相似文献   

15.
司马光砸桶!!!!!!!!!!!!!!!!!!!!!!!!!!!!!!!!!!!!!!!!!!李建军(2.1)新孟母三迁———在妇联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李建军(3.1)杞人忧“小”李建军!!!!!!!!!!!!!!!!!!!!!!!!!!!!!!!!!!!!!!!!!!(4.1)本刊特稿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忧"是人人生而有之的情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忧"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论语》中的"忧"分为"非仁者之忧"和"仁者之忧"。"非仁者之忧"是对自身财富性命等产生的忧虑;"仁者之忧"则是一种主动承担起的对"道"的责任感。非仁者终生困扰在个人的忧虑惊惧之中,而仁者则可以抵达一种"不忧"的境界,这种"不忧"是发而皆中节的七情之正,是以道义为乐的自足之心,是浑然与物同体的天地之境。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10,(6):15-17
人生都有父母亲,父母恩情大如天。乌鸦忧且知返哺,羔羊吸乳跪母前。饮水思源是常理,人生百行孝为先。忧父母之疾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ji)之忧。"(2.6)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等同于一般教师,他们应该是一个居安思危、忧思难忘的人,一个仰望天空,忧心忡忡的人,忧天、忧国、忧民、忧生、忧教、忧己,在"忧"思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相似文献   

20.
林徽因之大美.她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学家,也是卓有特点的文学家.小说感性,诗歌清奇,散文典雅,占尽了天地灵气,令人生妒.岂止人妒,天也妒的,仅活了51岁,且身体柔弱,大美之形,苦与忧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