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近几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通信网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轨道交通正常运营和维护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随着目前通信技术的更新,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的组成更加成熟,可靠性和可发展性也更强.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主要由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时钟系统,广播系统,电  相似文献   

2.
王明 《今日科苑》2014,(12):99-100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研究在国内外一直是热点。轨道交通建设必将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拟从国内外关于城市基础建设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现状综述和不足点的基础上探寻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切入口,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基础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类型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而只有不断提高地铁客运服务质量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影响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质量的因素很多,只有不断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水平,才能创建高水平的轨道交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进步,城市交通工程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能源总线,可以直接对城市轨道的交通运营造成影响。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当代新型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发展成为大中型城市交通的首选乘坐工具,是人们出行交通的重要组成。因此,对城市轨道交通来说,构建一个灵活安全可靠的电力供电系统尤为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做出了分析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来阐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1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们踏入了互联网时代。城市发展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极大地推动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为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便利、缓解了交通压力的同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技术和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是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概述了"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系统设计原则;其次分析了"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系统架构要点;最后探讨了"互联网+"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对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人才需求庞大。国内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本文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介绍、专业现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运量大、运营成本低、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小、不会影响周围环境,有效的缓解当前城市交通拥堵、土地紧张的局面。因此近年来在全国各大城市快速发展,目前全国有上百个城市正在积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客流预测能力,从而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符合城市市民出行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高质量管理也开始成为业界关注焦点,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平台,并详细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运输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与前景分析,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9.
刘翔 《科技风》2013,(23):253-253
本文通过研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风险识别在保证工程顺利施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分析了城市轨道工程建设风险识别的具体类型,对于促进工程安全施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出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建设的范围从市区逐渐向城镇蔓延的趋势不断加强,轨道交通线路的运量和运距都出现增大趋势,特别是市郊线路的发展更为迅速。那么由于快速的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论文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基础建设的快速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有效改善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和环境压力,在国内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城市轨道交通正以极大的优势成为众多城市的选择.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较高风险,同时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快速发展的基础建设带来的是高强度基建工程,这给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带来了严峻的安全问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分析发现,我国近十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阶段事故发生概牢仍然较高,其中坍塌事故发生次数最多,必须加强相关项目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才能够有效提高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由高洁编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一书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并以适度够用为基础原则,以实用性为主要目的,着重强调了人员的技术培养需求,该书语言简洁且通俗易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15)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的运行依靠准确、可靠、迅速的通信传输系统传递和交换各种信息。一般情况下,各站客流量及沿线列车的运行状况都可以根据通信系统传输给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发布调度命令及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城市轨道交通的秩序运行。这也说明确保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探讨了确保其文星运行的关键环节及主要技术,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从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将带动该行业对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职院校作为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建设适应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类专业相适应的专业实训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ISCS综合监控中心模拟实训室设计方案,能够在线仿真模拟城市轨道交通真实现场设备及技术原理,适合高职类相关专业院校,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龙讯 《科技风》2023,(17):88-90
随着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互通的应用,重庆市内开设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职业院校和每年招生人数都在逐步增加,同时各学校都在积极建设轨道交通运营实训室。本文结合专业人才培养实际情况,以及企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从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发展出发,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训室的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而且城市化的进程更加快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城市的轨道交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成为了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本文将立足于实际,结合一定的实际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智能化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15)
交通是兴国之要,是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核心成分,它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效率与安全,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环节,对信号工程进行管理把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文中通过结合徐州轨道交通2号线项目实例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程的管理方法和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了提升调度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确保行车安全,各城市大都要求建设出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管控系统,其中就有综合监控系统(ISCS).综合监控系统是多系统子专业的集成与互联,协同部署和调试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和车站级综合监控系统,会面临复杂的、多专业多文件数据的...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方便性和可达性,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高峰时段客流的快速增长会造成客流拥挤现象,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时段客流特点,结合乘客进站流线分析引发大客流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峰时段大客流的应对措施,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简述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快速、准时、大运量和环保的突出特点,在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改善交通环境、引导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动城市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和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目前,城市轨道车辆正朝着安全、高效、智慧化发展。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生产的超级虚拟轨道列车(以下简称SRT)就是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一种,如图1所示。SRT相比于地铁、中低速磁悬浮、有轨电车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无需全程敷设专用轨道的特点,相比于公交车和BRT具有科技含量高、前沿技术多、载客数量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0,(1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大大增加,该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亟待解决。本文研究了城轨供电仿真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给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并对建设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为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参考,为该专业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