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国青春偶像剧受到了一批电视观众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从审美心理角度看,韩剧通过精致唯美的画面造型,偶像化的人物塑造,编织着浪漫的爱情梦幻故事,使大学生沉浸其中,在悲与喜的情感波动中达到情绪释放。  相似文献   

2.
民国青春偶像剧是近年来电视剧创作的热点之一,文章站在大众文化的视点上,从“施“与“受“两个相互作用的维度出发,通过分析民国青春偶像剧的文化策略和受众心理揭示了其成为热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青春偶像剧是电视剧类型里的一道亮丽风景。作为一种类型的电视剧,在话语建构和叙事模式上,它有别于其它类型的电视剧,主要体现在叙事要素上,既要有偶像的支撑,又要有青春的元素;在意蕴主题上,采用"灰姑娘"式的爱情来诠释生活,把故事与真情融合在一起;在叙事话语情感蕴藉的表达上,运用了"温和"和"悲情"两种模式;在人物叙事中,巧用女性视点来传达话语,共同叙写青春偶像剧独具特色的叙事美学。文章试以校园青春剧新作《聚沙》和两部韩国偶像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火花游戏》为研究文本,探讨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美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已经成为继古装剧、公安剧之外的一大样式。它的核心就是反映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表达年轻人对爱情、事业的生活态度。一般说来,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呈现出偶像、浪漫、时尚和流行音乐元素,通过青春偶像剧的形式来表现真善美,从而提高青春偶像剧的品住。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未来将在题材内容选择方面更加注重多样化和贴近性,制作更为精良,并拥有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审美心理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审美心理及教育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当前的研究以健康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偏差及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学生人格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还对其审美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研究者应当重视的问题。通过大学生人格障碍对其审美心理影响的研究,可为深入研究非健康群体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审美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韩国的偶像剧为范本 ,兼及日剧 ,分析了偶像剧作为“都市童话”之象征的唯美意境 ,探讨了偶像剧流行的内在潜质。在比较中反观当下中国青春偶像剧 ,不得不正视 ,面对亚洲影视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中国偶像剧创作与拍摄必须走出低级模仿的阶段 ,在文化的接近性与距离感中拓展市场 ,在继承与发展本民族传统的美学思想中创新推进 ,让世界感受中华民族的原始独创性及其对传统的自觉维护。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审美心理分析与教育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大学生审美心理要素的构成,分析了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征和发展特点,提出了大学生审美心理的教育引导途径,以使对大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更加全面和有效,促进大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均得到发展,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人。  相似文献   

8.
对一部青春偶像剧来说,"青春"是基础,"偶像"是灵魂,偶像塑造在青春偶像剧的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偶像塑造中要遵循虚幻性和现实感相统一的原则并要实现偶像的本土化。此外,由于青春偶像剧以女性为主的观众定位,偶像塑造在偶像特征设置上要男女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
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进行了非理性方面的探讨和分析。指出审美心理偏差造成了一些大学生以丑陋为美、以怪异为美、以享乐为美、以不求上进为美的现象,并结合大学生成长的特点,从认知、情感、人格要素上揭示了大学生审美心理偏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审美心理偏差调试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目前大量热播的青春偶像剧不同,<恰同学少年>属于"红色偶像剧".在制作上,它采用了青春偶像剧的基本元素和方法,但在题材内容、人物叙事和价值取向上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一种文化工业产品的红色偶像剧在生产和制作方面还需要解决一些属于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近年来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热播现象,首先分析了此类剧作的六大优长之处,如"偶像"一流、服饰新潮、音乐煽情等;其次对此类剧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如血癌情结过于顽固、节奏有些缓慢拖沓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成才目标的前提,也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向成人转变的阶段,其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由此决定了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两面性。积极的心理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消极的心理可能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障碍。心理发展的这种“两面性”特征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当今的发展和走向社会后的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产青春偶像剧以其契合受众的青春叙事与极富魅力的偶像建构赢得了青少年观众的青睐,并给予青少年观剧过程中的亚文化狂欢感和身份认同。其热播有助于青少年观众汲取其中的美善伦理及健康婚恋观,有利于青少年获得娱乐休闲、排解孤独等心理诉求的满足,但其间传达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构筑的"拟态环境"也可能引导青少年追逐物欲、沉迷早恋与耽于幻想等。这也使得思考与追问当下偶像剧影像生产的精神旨归与文化意义成为有益且必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既有着与汉族学生同样的青春困惑,同时也存在着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心理危机,这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切的重大问题。从跨文化的角度出发,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要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春偶像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日、韩青春偶像剧之后,近年来,国产此类电视剧正在崛起。深入研究当下中国青春偶像剧不能不涉及以下问题:一、崛起背景的复杂性;二、作为表现对象的青春生活的不可替代性;三、题材选择与生活本质的一致性;四、描写现实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能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圆满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相似文献   

17.
挫折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中期,正是人生“暴风雨时期”,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而使其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时产生了诸多不适应,导致心理受挫,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应该以认知教育与耐挫力训练同步进行,避免不良应对,在了解其挫折心理形成原因的同时,利用心理防卫机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和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审美心理的特点及审美心理教育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美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在审美对象的选择、审美方式的确定、审美标准的掌握、审美情感的满足等方面,具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倾向。尽管是个人的行为,但由于人的审美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在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方面,会出现相同的兴趣和爱好。针对这些倾向和特点,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极为深刻的美学根源,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防御要从根本入手,重视建构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全面提升其精神素质.其中,大学美育在构建大学生审美人格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这更是一部偶像剧,掀起韩式校园风《老师晚上好》主打"95后"青春偶像剧,高颜值,活力四射的青春气息必然齐备。该剧男主角是韩国魅力"欧巴"李东健,曾主演过《新娘18岁》《巴黎恋人》等多部人气韩剧,在剧中,他饰演一位看似高冷实则逗人的隐形暖男,分分钟自带柔光。而该剧女主角关晓彤更有"国民闺女"之称,一出道就以阳光甜美形象成为新一代"少男杀手"。她在剧中饰演内心住着一个小恶魔的懵懂高中生,本色演出"粉红"满满。而两人或暖昧、或搞笑的冤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