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中国东北之后,对于移民入侵十分重视。他们把移民侵略定为日本的最高国策之一,称之为“国策移民”;他们还把移民侵略视为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杠杆,在野蛮的军事入侵之后,便继以大规模的移民入侵。最初,他们想通过移民侵略,把中国东北变成他们的“势力范围”;继之,便想通过移民侵略,力求从心理上、习惯上、风俗上“同化满洲”,“将日本搬入满洲”,或者“达到与日本的无国境状态”,一句话,想把中国东北变成日本领土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移民政策是日本“大陆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从本世纪初开始,持续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长达40年之久。其间大致经历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国策移民3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形式多种多样,移民侵略就是其中之一。日本在东北移民研究已经相当成熟。近十年来在关于日本移民政策、移民数量、遗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也需要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1931年日本以武力强占我国东北,为了变东北为其永久的殖民地,日本把移民侵略作为侵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齐哈尔是日本移民侵略的重点地区,移民侵略使日本的殖民统治直接深入到广大农村,加重了人民的灾难。  相似文献   

5.
向中国东北移民是 2 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时 4 0年 ,约移民 32万。为了给移民提供所谓的“生存”基础和条件 ,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疯狂的土地掠夺 ,多数移民成为食利地主。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的险恶目的是改变中国东北的民族构成和土地占有关系 ,最终使中国东北日本化。  相似文献   

6.
日本移民侵略中国东北,虽说是其既定国策,但其间某些人物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东宫铁男就是这样的人物。1932年6月,东宫向关东军司令部提出"吉林屯垦基干队编成意见书",提出在吉东10县,以日本在乡军人为基干,组建吉林"屯垦军",代替关东军维持治安,从而拉开了武装移民侵略的帷幕。1934年9月将14名日本青少年送入三江区域的饶河,开启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这一新的移民形式。之后,又鼓吹"家庭移民"和青年女子移民,以解移民的后顾之忧。一系列移民侵略计划不但使中国东北民众失去土地、家园甚至生命,日本移民命运也同样悲惨。  相似文献   

7.
赵朗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120-124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不仅进行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而且很快启动了《对满移民的全面方针和移民计划案》。通过武装移民、掠夺移民用地等手段,向中国东北移民2000余户。日本向东北实施移民的行动,暴露了日本企图完全占有东北的野心。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统治者为了造成大和民族人口的绝对优势,达到其永远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开始推行“武装移民”政策,并于1936年将其确立为日本的重要国策。在移民侵略政策下,来到中国东北的10万日本“青少年义勇军”全部加入了日军的作战部队,沦为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9.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日本侵略伴随着对中国的武力侵略,每占领一地,便疯狂地对教进行摧残与掠夺。其侵略程度随着其在华殖民地的不断扩大而不断扩展和强化。日本侵略进行的教侵略是其侵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事占领、民族压迫、经济掠夺相比,这种行径更狡猾、更毒辣、更隐蔽,后果也更严重。其根本目的在于泯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妄图使中国永远不能独立,永远沦为日本侵略的殖民地。值此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要通过揭示日本侵略侵华罪证及险恶用心,使其痛认前非,断绝覆辙,以利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0.
《大连大学学报》2019,(1):42-51
在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的过程中,"满洲移民"是日本殖民者妄图转移国内矛盾、维持乃至扩大侵略果实的一石二鸟之计。不仅如此,日本开拓团最终的意义还在于成为"同化"我国东北地区各民族,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力量。由于珠河县良好的农耕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该地区深受日本"满洲移民"政策之害。据统计,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在珠河县境内从事移殖民活动的日本人农业移民累计达到7个批次,18个移民团。本文将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尝试揭露出珠河县地区日本开拓团的分布状况及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