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都江堰     
一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  相似文献   

2.
古堰沉思录     
我以为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 ,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 ,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 ,站远了看 ,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 ,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 ,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一带 ,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 ,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 ,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 ,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 ,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练习。都 江 堰余秋雨余秋雨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山西、内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融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风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奇迹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长城》  相似文献   

5.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建筑工程之一,它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历史意义重大而著称于全世界。“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也不管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始终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存在于世界。我国历史上的长城,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内,所建筑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长城这种军事防御工程,在我国北方有,在东北有,在西北有,在中原和南  相似文献   

6.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长城》一文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了长城的"长",这是远看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7.
王瑞 《教育艺术》2001,(3):37-38
古老的方砖、巨龙的比喻、孟姜女美丽动人的传说、长城上抗日保卫战的炮火硝烟……构成长城恒久的魅力 ,激起无数华夏儿女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汽车滚动的车轮 ,载着一颗颗跳荡之心 ,向长城进发了。黛青色的燕山 ,如淡淡的水彩 ,隐约浅印在北方蔚蓝色的苍穹。远看长城 ,如蜿蜒回绕土黄色的一抹细线。车上开始出现了骚动。几位同志 ,早已执起望远镜 ,痴痴地遥望。我魂不守舍地擦拭着模糊的镜片 ,几度欲将脑袋探出窗外。忽然 ,一对老年夫妇的举动 ,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男的已神情专注多时 ,朝着北方的天空 ,朝着燕山、长城的方向。女同志又一次扯…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万里长城吧?长城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也是全世界的骄傲。据美国宇航员说,从月球上看地球,能看到的建筑物只有两个,一个是荷兰的围海造田程,另一个就是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留下来的一项防御工程,在我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长城,只是各国诸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在自  相似文献   

9.
程瑶  刘峰  崔鸿 《云南教育》2008,(9):32-33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世界遗产”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朴实无华的语言,按照“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展开联想——赞美长城”的顺序,向读者展示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曾祥芹/点评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2.智能目标:①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②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3.情感目标: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板书课题)2.观察长城彩图,了解图意,学会观察方法(幻灯…  相似文献   

11.
冯一下 《历史学习》2003,(11):25-25
200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春季卷第40题考了都江堰和郑国渠,夏季卷第37题考了长城。这两个题目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这两个题目告诉我们,在复习历史时,一定要注意历史上的重要工程,尤其是要重视像都江堰和长城这种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重要工程以及其他的历史人文景观。道理很简单,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就说明它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具有世界公认的不可取代的价值,作为有文化素养的公民,对其应该有一定的理解,笔者认为,这就是这两个题目对我们的最直接的启示。以上所述是狭义的理解。其实,这两个题目对我们的启示远不…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游记体散文,作者巧妙地沿用了议论文的某些表现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第一段开篇便是立论。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而作者却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这一不同凡响的立论,很能吊起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追下去求索答案。接下去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对此,是人们认识事物、说明事物的重要方法。事物之间的相异点,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鉴别清楚。作者选择了几个比较项目:从时间上看,长城修建要比都江堰晚数十年;从规模上看,都江堰看起来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长城》,方法尽可因人而异,但有两点是应当注意把握的。其一、要通过看图,培养学生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可预先出示思考题:从两幅图中看到的长城有什么不同?这两幅图反映作者各是从什么位置看长城的?指导看“图一”,可从图入手,让学生先看远处长城的形状,再看长城周围群山起伏、连绵不断的地势,并结合学习课文首句“远看长城,它象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激发学生对长城雄伟外观的联想。指导看“图二”,可从文入手(因长城的结构不易从图中看出),让学生先分析第二自然段的写作层次:顶上(方砖,平整)——外侧(垛  相似文献   

14.
从中西的视野看:中国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向西方学习,而现今这种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亦步亦趋,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过度认同客观上导致了民族认同产生危机。从历史的视野看:1949年之前的大学因为特殊的历史情境,民族认同空前高涨;1949年之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大学建设中的民族认同出现了某种异化危机;而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伴随后现代思潮对认同的解构,"认同什么"在事实层面成为一个真问题,民族认同变得可有可无。对此,中国大学建设需重视克服民族认同危机,在建设目标的定位、教育内容的选择、大学功能的超越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列宁曾指出:“一切战争都是对民族使用暴力”。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民族间的这种暴力是不可能消除的。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暴力就会具有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内容,对民族关系发生不同的影响。西汉中期的汉匈战争(汉武帝——汉宣帝时期)作为一种暴力,在历史上对汉匈民族关系的影响,就是以后所发生的汉匈战争的影响所不能等同的。这种影响从历史发展阶段的整体上看,是积极的,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下面就从诸方面探讨这种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由张冠英、吴永发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语文》第一册(2001年8月版)和由倪文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第三册(2002年7月版),均选了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都江堰》一文。《都江堰》一文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的: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  相似文献   

17.
“长城“飞上天啦!下面这幅图上的长城为什么会在天上飞呢?呵呵,其实准确地说,这不是长城,而是一只“长城风筝“!这只特大号的风筝一看就  相似文献   

18.
【背景材料】2006年2月24日,在国家文物局的安排下,来自河北、甘肃、辽宁等11个省份的46名文物专家、学者齐聚河北省秦皇岛市,召开长城保护工程启动工作会议,这标志着中国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知识链接】历史学科:修建与维护长城的史实、长城抗战、国歌。政治学科: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辩证发展地看问题、国家职能、长城精神。地理学科:长城的地理位置、景观特色、气候、资源。【综合演练】1.长城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启动中国长城保护工程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①社会公共服务②文化建设③政治统治④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据12月6日文汇报刊登新华社播发李斌、卜云彤、吴晶晶的文章说,人类究竟能否在太空看到长城?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我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实证研究为这一历史谜案画上了句号:科学家通过理论分析、遥感实验和实地验证确认,人类肉眼无法从太空看到长城,但依靠高分辨率遥感技术能"看"到长城。科学家的文章即将发表在核心期刊《物理》上。  相似文献   

20.
如果从历史上看,韩民族的确是一个比较郁闷的民族。不光让蒙古、满清、日本三番五次地灭亡,在唐代,明代和清末就曾三次向中国请救兵抗日,日据时期更是诞生了比例远高于中国的数最庞大的韩奸。韩奸源自独立运动时期(1910—1945,一说是1906—1945),随着1876年《江华岛条约》的签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