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鞭炮惊魂     
每当看见“珍爱生命,远离鞭炮”这句话时,我就会想起去年春节在老家燃放鞭炮的那惊魂一刻。农村的年味比较浓。大年初一一上午,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没停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吃过午饭后,爸爸妈妈都出门了。我来到书房,本想找本故事书打发时间,却发现窗台上放着一堆二踢脚。  相似文献   

2.
我迁入浦东新居不久,有位朋友来拍摄我的新书房,最后问我:你已经换了几次书房,对这个新书房,还有什么不满意吗?当然还有,书房容量的增加总是赶不上书籍报刊的增加速度。不过我最大的遗憾却是:书房的条件虽然越来越好了,但我能够静下  相似文献   

3.
"书房"是一个很好的作文模拟题。首先是它与学生的关系密切,每个学生都有"书房",或大或小,或专用或兼用;其次是它与学习生活直接有关,可以写在书房中的学习体会,可以写书房中发生的各种趣事,还可以由此联想开去,写与书房有关的种种思想、故事。  相似文献   

4.
书房的变迁     
读书人都希望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它或大或小,总能承载读书人的梦想。我家书房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1年来时代变迁的缩影。祖父的书房陈设很简单,除了一本老皇历,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书了。父亲那时尚小,对书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祖父不让他随便进那间所谓的书房时,曾随口反问过祖父:"你说那是书房,书呢?"  相似文献   

5.
书房     
我见过最阔气的书房,大概要算李敖的了。书房面积有198平方米,数万册图书,藏书最多时达七八万册,装饰得富丽堂皇。其花哨的风格跟先生本人类似。不过,我认为他是个富人,书房就是证据。 在书房里读书,我感觉犹如在马厩里遛马。但是,当下有钱人搬新居,装饰书房成为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6.
王启文 《小火炬》2013,(12):21-21
今天,我们来到了庐山老别墅群写生。这里有赛珍珠的别墅。赛珍珠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庐山上的别墅她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还看到了赛珍珠写作的书房呢!她的书房看起来和一般人的书房没什么两样,但是那个书房历史悠久,收拾得很整齐,显得很温馨。  相似文献   

7.
糊涂斋记     
陆地 《阅读与鉴赏》2003,(7):159-160
在学校里,老想起我的那间小书房。其实,也不能称它是书房,不过是我的一间卧室。但我依然给那间不是书房的“书房”取了个名字:糊涂斋。  相似文献   

8.
书房的麻雀     
我的书房飞进了麻雀。我想我开大门关大门,咚咚穿过客厅,又推开书房,它们其实都听见了,但直到我进了书房才飞走。于是我想到麻雀是最具幽默感的鸟类。倒不是说它们将我的书房当卫生间——它那种幽默我也说不出,只是就这么觉得。  相似文献   

9.
书房,在不太宽裕的家居中也许是一间可有可无的屋子。这也难怪,因为在不多的几间屋子里,挤出原本似乎更具实用价值的一间作书房,实在显得有些奢侈。但我,一个读书不满十二年的小书生却固执地坚持拥有一间书房。这也许是受了罗曼·罗兰的影响,因为他曾说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灵的单间。而在我看来,书房就是心灵的单间。书房不大,四壁都是书架,一进书房便油然感到一种文化氛围。书自然不少,文、史、  相似文献   

10.
蚂蚁阿不在一次狩猎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书房。在书房里巡视了一圈后,阿不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俺〔ǎn〕就在书房里定居了,而且俺每天在一本书里睡觉。阿不用照相机给这个大书房照了像。他还用一小块奶油作  相似文献   

11.
坐在窗前敲着这些文字,我心里着实感慨:这书房,牵着我多少年的梦啊?从小就酷爱读书,从小就渴望可以坐在书房里倚窗而读,不过,却不敢做拥有书房的梦,毕竟,家徒四壁的父亲能让我上学读书已实属不易。所以,如今回想,我的书房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公共阅读的服务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书房"是当前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均等化与促进全民阅读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以"城市书房"的实践特点、"城市书房"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展开具体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构建图书管理制度,保证"城市书房"正常运行;创新公共图书馆内涵,推动"城市书房"发展等几方面重要举措。希望在人们思想文化意识不断提升的作用下,各个城市能够积极建设"城市书房",为人们今后图书阅读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居住条件日益改善及人们对家居文化氛围不断追求的背景下 ,书房越来越成为居住空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本文着重从书房中不同功能部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最具特点的书柜的设计、书籍的摆放方式及书房的风格取向等几方面初步探讨了书房空间环境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书房八章     
1.面积 书房的面积必须大,或者必须小。必须大是理想,最好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必须小是现实,很多人的书房很小,如果你家有两三口人,三四间房,在规划房间功能时最终总是最小的那间适合作书房。 小的书房有幽闭感,躲进去,把门一关,就像  相似文献   

15.
童年的记忆里,书房是一个充满童话的小天地。现在长大了,就得有一个新的,使人感到有文学味道的书房。走进书房,迎面扑来的不是以前的牛奶味和巧克力味,而是书香。在我的书房,一排排、一列列的书整齐摆满大小两个柜子。有关于文学的书,有科普书,  相似文献   

16.
瞬间的感动     
暑假,照例蜗居,这样的状态由来已久,近些年基本如此。 阳台上有我的书房,因我没有所谓的书房,书籍无处摆放,见阳台留有空处,就设置一张方桌,摆上要看的书,权作书房。  相似文献   

17.
正读书人都希望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它或大或小,总能承载读书人的梦想。我家三代人书房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时代变迁的缩影。阅读不仅改变我家三代人,还终将改变整个时代。祖父的书房陈设很简单,除了一本老皇历,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书了。父亲那时尚小,对书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祖父不让他们随便进那间所谓的书房时问过祖父:你说那是书房,那书呢?  相似文献   

18.
<我的书房>(董宁文编,岳麓书社出版)是一本书房的故事.   中国的读书人是看重书房的.   研究新文学史料的专家,也是藏书家的陈子善,一直希望拥有一间书房,哪怕只是斗室、陋室也好.……  相似文献   

19.
<正>上鲁迅的《祝福》一课时,有学生问到《祝福》中鲁四老爷书房那脱落的半幅对联是什么,这是一个读书非常细心的同学发现的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鲁迅为什么对那半副对联隐去不写呢?鲁迅在《祝福》中对鲁四老爷书房环境的描写,特别是对书房对联的描写是大有深意的。众所周知,书房是读书人读书治学的地方,兼作待人接客之所。书房的布置集中体现了主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聂绍良 《老年教育》2009,(11):45-45
早有书房,却一直没名号。退休前忙于工作,偶尔到书房坐坐,也就是随手翻翻藏书,捣鼓几篇“豆腐块”,还没来得及把椅子坐热,就又匆匆离去,脑子里根本没有给书房起名的兴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