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孙尚斌 《兰台世界》2012,(10):12-13
从一定意义上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对抗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作为我们党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代表,周恩来是"有献身精神的理想家和深谋远虑的现实主义者,是政治斗争的能手和杰出的调解人"[1]259,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分析和解决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国共关系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于1938年12月中旬到达重庆,出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那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同时在两个区域内进行:一是建立了民主政权,拥有自己武装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二是国民党政权直接控制的区域,即国统区。党在这个区域面临着比敌后抗日根据地更为复杂、恶劣的斗争环境。周恩来是我党在这个区域中开展斗争的组织和领导。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他率领南方局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政策,领导整个国统区进行了长达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不朽的历史贡献。南方局时期(1939年1月~1946年5月)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最为光辉的篇章。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南方局时期周恩来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这个光辉的名字,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紧密相联,和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他离开我们已经整整30周年了,但他的崇高形象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今天,重温周恩来同志在70年前留下的手迹,无限崇敬和思念之情倾注于笔端。1937年,正是中华民族遭受外族侵略、国共两党谋求合作抗日  相似文献   

4.
敢于和善于说出真理敢于和善于进行斗争──学习周恩来同志的重要新闻论述林枫编者按:周恩来同志在长年领导党和国家的新闻工作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把用恩来有关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集中起来加以学习研究,既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必...  相似文献   

5.
诗言志,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曾经达到一个光辉的顶点。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军事家,许多本身就是杰出的诗人,因此,歌以咏志,言为心声,诗歌与政治的结合程度相当紧密。借用诗歌的隐寓性,表达曲折、复杂的思想观点,为现实斗争需要服务,往往是政治高手过招的常用手法之一,古往今来,连绵不断。在国共两党斗争中,诗词歌赋无疑也是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斗争的一种特殊武器,例如国民党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  相似文献   

6.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纪念日。党的新闻事业,是在同 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 的。穆欣同志撰写的《中国命运攸关的 三次论战──周恩来领导党报和〈大公 报〉的政治交锋》一文,反映了党报与拥 蒋反共的资产阶级报纸斗争的一段重 要历史。重温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今天 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很有 借鉴意义。 本期发表的是该篇长文的第一部 分。周恩来领导党报与《大公报》的三次 论战,《周恩来〈致大公报书〉》、《与大公 报论国是》、《可耻的大公报社论》等亦 将分次刊出。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在重庆和国民党上层有利有节的斗争情景,散见于不少文献、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该剧则是在过去众多的反映这一题材基础上的集大成者。淋漓尽致地再现了那一风云聚合的时期.塑造出一个和观众心中一致的亲切感人、可敬可佩、平凡而伟大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从青年时代起就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奔波操劳,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很多重大决策,都有他的参与和影响。本文就皖南事变发生前后周恩来对国民党的斗争艺术,略陈拙见。  相似文献   

9.
<正>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不久,党中央由武汉迁回上海。周恩来于1927年11月也来到上海,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直至1931年12月上旬撤往江西苏区。在上海长达四年之久的秘密工作中,面对险象环生的斗争环境,周恩来以其非凡的胆略和睿智,与敌周旋于洋场之中,展开英勇机智的斗争,为重建和恢复党的组织,壮大党的队伍,指导和支持苏区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笔者在有关老同志的实地指认下勘定的几处遗址遗迹,就是周恩来在这一时期革命实践的历史见证。西康路松寿里24弄11号:  相似文献   

10.
余宪文 《档案天地》2012,(12):23-24
在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瞿秋白是一位为"举世怀仰"(周恩来语)的伟大人物。他诞生于1899年1月29日,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新与旧在急剧斗争中交替的时代。瞿秋白是瞿家的长子,此后父母又生了五个男孩和两个女孩。瞿家在常州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寻求革命真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周恩来同志在旅欧期间(1920年11月至1924年8月),一面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考察和学习欧洲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一面从事革命活动,一面在工厂做杂工。同时,还采写了大量的薪闻报道。当时仅天津《益世报》上刊登他所写的《旅欧通信》就达24万字。周恩来同志当时不仅是一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者,而且是一位饱含激情,以天下为己任的新闻记者。在采写这些通讯报道中,周恩来同志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了  相似文献   

12.
翔宇 《兰台内外》2006,(3):54-55
1974年和1975年,是周恩来辞世前最后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他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而又讲策略的斗争。周恩来在这两年对“四人帮”的斗争和对邓小平的支持,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最终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也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不能再搞一场“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政治运动1973年底,周恩来病情进一步发展。“四人帮”密谋要在1974年把他的身体搞垮,他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对周恩来使用轮番轰炸的手段。他们明知周恩来重病在身,却大事小事都推给周恩来,轮  相似文献   

13.
冯东 《视听界》2000,(3):11-13
一部反映战争年代中共南京地下党斗争的八集文献纪录片《无名英雄》终于完成播出了。与几年前另一部十六集历史回顾纪实片《伟人周恩来》一样,《无名英雄》基本上都采用了再现历史史料(影像、图文、实物等)以历史文献为蓝本,寻找重访故地遗址和采访历史当事人与见证人  相似文献   

14.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的日子。为纪念人民敬爱的好总理,央视一套黄金时间从2008年3月1日起播出了30集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真实再现了周恩来1938年底至1946年5月在重庆南方局将近9年的战斗生涯。这是周恩来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周恩来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代表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国共合作、促蒋抗日的谈判,领导南方局、国统区和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军队工作、统战工作及宣传文化教育工作。该片充分展示了周恩来过人的智慧、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丰富的个人情感和人格魅力,表现了周恩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原则性、坚韧性和灵活性,以及对战友、对青年、对孩子们的关爱和对父母的亲情。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伟大斗争中,天津群众发动之广泛、持续时间之久、斗争之坚决、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成为全国爱国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编写的<警厅拘留记>,真实记录了1920年1月23日至4月7日因参加爱国运动而被捕的天津各界代表在狱中斗争的事实.是一部反映五·四时期天津群众爱国斗争的珍贵史料,也是再现周恩来青年时代革命活动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的关系中,周恩来占有特殊的位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九一八之际,他就是当时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党中央主要成员,一直关注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在中共中央和东北抗日联军失去联系后,周恩来的著作和事迹,仍然是东北抗日联军贯彻党中央政治路线、坚持东北抗日斗争的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在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争取独立、解放、富强的斗争中,涌现了许多名垂千古的人物,周恩来无疑是其中最杰出、最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伟人之一。新近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研究组和《党的文献》编辑部参与编写...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致陈果夫、立夫兄弟信函,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文件。信函只署“九月一日”,不往年份。陈立夫先生坚持此函为民国二十四年九月一日发来,沈云龙和肖挣却都认为是民国二十五年九月一日;杜桐苏说,他在民国“二十五年盛夏普奉命陪周恩来、潘汉年上莫干山晋见蒋介石,因而推断该函为前一年——二十四年所写”(《传记文学》第六十七卷第一期75页)。杜桐苏在这里把时间整整推前了一年,实际上他是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初夏陪周恩来和潘汉年由上海到杭州的,不是“二十五年盛夏”。《传记文学》上刊登苏道基《周恩来致陈果夫…  相似文献   

19.
自“九一八”事变特别是华北事变后至抗日战争爆发,在中日关系、国共两党斗争、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中,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上和尔后迄今的许多史中,国民政府内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与“亲英美派”对立并左右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亲日派”。然而,时至今日,对“亲日派”并未有明确界定,而何应钦一直被当作“亲日派”的代表人物。本拟就“亲日派”的界定、国民政府内在抗战爆发前是否形成了一个亲日的政治派别、应该如何认识何应钦的亲日思想及亲日妥协的历史活动及他是否是“亲日派”首领等问题作一认识,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张蕾蕾 《北京档案》2003,(11):44-45
相对于轰轰烈烈对敌斗争的公开战场,情报、特务工作的隐蔽斗争更加的惊心动魄,在中国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者们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历史功勋.周恩来直接领导创建了党的第一个情报保卫机关--中央特科,为特科的组建和发展完善,倾注了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