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由于作者深受欧洲现代文学的影响,作品中有着浓郁的后现代色彩。本文将从小说的时空观、叙事手法、环形结构和作品的主题等方面分析小说所体现的后现代特色。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3):F0002-F0002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小说把现实的政治、经济、历史以及神话传说和图腾崇拜相结合。形成了现实与魔幻交织的精彩画面。作者在作品中融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并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文学巨著《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作家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捉弄的正确途径。他  相似文献   

4.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以及社会现实,并以“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荣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加西亚·马尔克斯因此成为“拉美文学风暴”中的代表人物,魔幻现实主义也借此书开山立派。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常用的一种手法是陌生化的技巧。所谓陌生化,就是把人们熟知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察和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本文将着重就《百年孤独》的“陌生化”文学效果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5.
王海洁 《考试周刊》2013,(19):27-28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本文从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出发探讨其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它的出现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1982年,因他的小说创作“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像中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7.
<百年孤独>是一部奇书,也是一部杰作,它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它的发表,被认为是拉丁美洲的"一场文学地震".现在人们又公认它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典范的作品,是继<堂·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这部小说因其内容的奇特和手法的独特,而区别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因此要真正读懂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8.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表现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白鹿原》是中国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表现了中国从清末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变化。本文就二者之间的人物塑造、创作手法和精神内涵三个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本文以认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从图式和视角出发对其叙事策略进行分析,并尝试探索黑色幽默小说的认知叙事框架以及荒诞性产生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0.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同样也是美国文学创作的一种新趋势。当代美国著名作家威廉.肯尼迪在他的代表作《铁草》中充分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这种艺术手法来展现当代美国社会的真实画面。  相似文献   

11.
这里试图通过解读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尼康诺·莱茵纳神父、菲兰达和菲兰达的儿子霍·阿卡蒂奥,探析西方基督教是如何对拉丁美洲人民进行精神殖民,从而揭示出在拉丁美洲多元混合的文化传统中,西方的殖民文化对拉美本土文化的冲击和颠覆,并逐渐与其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拉丁美洲特有的文化风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中充溢着浓郁的"拉丁美洲孤独"意识,中国藏域小说利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西藏地区独特的历史与现实,也展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孤独意识。它们在形态上是有一定差异的,但二者在精神本质上和现实指向上有着许多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分析简·奥斯丁代表作《曼斯菲尔德庄园》中所具有的成长小说特征,探索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以期证明此书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从而为读者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4.
《百年孤独》是一部具有明显魔幻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他以现实为依据,以本土神话和文化为框架,展示出的是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变革,提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和当时群文人的崛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相当大一部分的作家受到了西方文学方式的浸染。小说通过一个家族的衰亡和马贡多的灭亡,暗示了腐朽的社会必会灭亡,映射出拉丁美洲百年循环往复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李鹏 《考试周刊》2009,(37):25-26
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的作家,《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作者娴熟地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篇名暗示人们,拉丁美洲应团结进来。努力摆脱孤独。  相似文献   

16.
鲁芳 《海外英语》2015,(3):175-176
该文旨在通过探讨十八世纪被遗忘的女性作家伊莉莎·海伍德的早期代表作Love in Maze和她的后期代表作The History of Miss Betsy Thoughtless,揭示她是如何在道德说教小说上升的英国十八世纪中期进行了试验性的巧妙转变,并且在迎合小说市场的同时传达了怎样的女性主义信息。  相似文献   

17.
该文旨在通过探讨十八世纪被遗忘的女性作家伊莉莎·海伍德的早期代表作Love in Maze和她的后期代表作The History of Miss Betsy Thoughtless,揭示她是如何在道德说教小说上升的英国十八世纪中期进行了试验性的巧妙转变,并且在迎合小说市场的同时传达了怎样的女性主义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莫言的元小说代表作《酒国》为例,来具体阐述元小说是如何展现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的。  相似文献   

19.
马尔克斯拒绝魔幻现实主义桂冠,虔诚标举"真正现实主义",扩大了现实主义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对传统现实主义、当代拉丁美洲以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诸种现实主义的借取和超越,其代表作<百年孤独>是由拉丁美洲独特的"虚幻的现实世界"和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荟萃的客观世界相混融而生成的混沌世界.因此马尔克斯的"真正现实主义"是一种宽泛的涵容力极强的现实主义,类似于加洛蒂所倡导的"无边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20.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eia Márquez)的长篇小说,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最高成就。小说以马贡多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将真实可考的历史事件与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成功地再现了100多年来拉丁美洲在西方第二次殖民和本地区军事独裁统治下挣扎的历史。小说描写的历史长,场面大,人物多,表现手法奇特,意蕴十足,因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