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毓敏 《科教文汇》2011,(34):111-113
本文介绍了建立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基础上的研究单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弹性散射格林函数方法,从Mujica、Kemp和Ratner做出的开创性的工作出发,对一个由扩展分子连接两个电子库构成的分子结的电子输运特性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并最终给出一维和三维两种情况下电流以及电导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弹性散射和电磁离解事例判选原则,利用14.6A GeV ~(16)O 与核乳胶相互作用平均自由程的实验值,给出计算反应截面的方法,得到 ~(16)O与核乳胶的H 靶弹性散射截面以及核乳胶对 ~(16)O 电磁离解截面.  相似文献   

3.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原子核的变化,被看成是核物理学的开端。这一伟大发现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入到费米(10-15 m)尺度,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1928年,乔治·伽莫夫用量子隧穿效应解释了原子核的阿尔法(α)放射性。量子隧穿是典型的量子现象,由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所决定。其逆过程,即两个粒子形成一个复合核时也遵从同样的规律,这已经被早期较轻原子核的熔合反应研究所证实。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粒子加速器能量的升高,人们可以研究较重核之间的核反应,形成了近库仑势垒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此方向产生了许多新发现,如:深部非弹性散射机制、垒下熔合反应截面增强、光学势阈异常、准(预平衡)裂变与全熔合-裂变的竞争、势垒分布与耦合道效应、弱束缚核的破裂效应与连续态的强耦合和奇特核特殊的核反应机制等。对近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界中核过程的认识,如恒星能源的产生、宇宙元素的合成与超重核合成等,同时,与国家核安全战略以及核技术应用和核能开发等国民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电子光学是研究电子在电磁场中运动和电子束在电磁场中聚焦、成像、偏转等规律的学科。已渗入到无线电电子学、电子显微学、质谱学、电子能谱学、表面物理、材料科学、高能物理以及光电子成像等领域中.凡是涉及到产生、控制和利用带电粒子束的问题,都需要运用电子光学的成果。宽束电子光学是研究大物面宽电子束成像与聚焦以及设计变像管和像增强器的科学.是电子光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5.
物理前沿     
正相对论电子束的高梯度级联太赫兹加速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黄文会教授等人在太赫兹加速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Photonics。现阶段,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低能电子加速领域,相对论电子的太赫兹加速由于缺少超强太赫兹辐射源、高品质超短超快电子束,以及精密的同步控制技术,近年来一直发展缓慢。该研究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相对论电子束的级联太赫兹加速方案的原理性验证实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烟台金沟寨岩岸潮间带三个不同区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其分布情况、偏好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核螺在垂直带上主要分布在下带和浸水带,其空间分布型为斑块分布。文章还记录描述了核螺的运动、摄食、集群、避光性以及核螺对环境的选择行为,研究了核螺在低盐度和高盐度及高温等不良环境下的行为及适应方式,并评价了核螺对盐度及温度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了真空电子束焊的基本原理,为保证在实际生产中的真空电子束焊接质量,从产品结构和材料方面对产品的焊接性、易出现的气孔、焊偏、裂纹等焊接缺陷进行了分析,通过合理的选择电子束工艺参数和装配方法,使产品的焊接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的组成、主要部件、真空度、冷却结构等四个方面八手,重点讨论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的工作原理,研究了电子枪、离子清洗装置、真空度等设计参数,提出了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结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的发展很快,由传统的工频升压电源发展到中频升压电源,现在逐渐向高频升压发展。高压电源的高频化可以大幅度减小变压器体积和重量,提高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的性能。文章为电子束焊机设计了一套高频逆变电源,包含三相不控整流电路,全桥逆变电路,高频升压变压器以及高频高压整流滤波等电路,并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上对该高压电源主电路进行了开环仿真。再通过A/D采样高压信号,送至DSP处理,产生相应的移相全桥PWM波来控制逆变器件的开关状态,调节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0.
王乃彦,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参与建成了我国首台测量中子能谱和截面的中子飞行时间谱仪,测量了中国首批中子核数据,领导和参加了核武器试验中极其重要的近区物理测试项目11种,为原子弹等核武器的设计、试验、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对探测器系统的响应函数、测试数据的解卷积的复原处理等重要问题做了创造性研究,促进了我国核武器设计和测试技术的不断改进。他对惯性约束核聚变领域的物理和技术问题做了系统研究,在高功率脉冲技术、束流物理和束靶相互作用诸方面取得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在电子束泵浦氟化氪准分子激光的研究中,激光输出能量达106焦耳,能量抽取效率达国际水平。同时在大面积非箍缩型电子束泵浦技术、大孔径氟化氪激光振荡器、强流束流物理和高功率脉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2004年,他被授予了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在全世界获此殊荣的4人中,他是首位获得此项奖励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群体紧密围绕核天体物理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研究,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北京串列加速器和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结合国际合作,对核天体物理反应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原子核质量和衰变测量、理论计算、核合成网络计算、以及天文观测等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制定了我国核天体物理中长期发展战略,取得了国际公认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充分展现了核天体物理研究群体的集成效应,催生了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室,较大地促进了核物理与天体物理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加强了国内核天体物理领域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促使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进入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核苷酸是核酸分子的基本组成,核苷酸分子由核酸碱基,核糖和磷酸基团组成。而拉曼光谱是研究分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技术,所以利用拉曼光谱对核酸碱基分子进行研究对于研究核酸大分子的结构变化,以及核酸分子与小分子之间作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研究分析腺嘌呤碱基、腺苷和腺苷酸的拉曼光谱为目的,对它们的一些重要特征拉曼谱峰进行了细致地阐释,通过比较它们拉曼光谱上的区别,研究碱基、核糖以及磷酸基团在拉曼散射光谱中所特有的具有标志性谱峰位置,为利用拉曼散射光谱技术研究核酸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5):577-578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原子核理论组研究人员近期研究了超重核衰变能之间存在的关联以及对称能对于超重核Qα值同位旋依赖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描述邻近超重核α衰变能之间的关联和预言超重核Qα值的简单公式:  相似文献   

14.
自由电子激光(FEL)是以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相对论电子束为增益介质的一种新型激光。早在1933年Kapitza与狄拉克就研究过相对论电子束与电磁波场的相互作用,为FEL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这方面的大量工作则始于70年代初。1971年Madey在研究相对论电子束通过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利用FPGA芯片实现NiosII多处理器系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重点介绍了硬件系统组建、资源共享、核间通信、程序编写以及NiosIIIDE环境下的程序编译调试等5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钱晓薇  钟晓芝 《科技通报》2006,22(6):771-774
以黄鳝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酸铜对黄鳝外周血白细胞数目、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以及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剂量范围内,随着乙酸铜剂量的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及核异常率逐渐增加、CAT活性升高,白细胞的数目则下降;至3.00 mg/kg剂量时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及CAT活性均达最大值,至1.00 mg/kg剂量时白细胞的数目达最低值;随着剂量的进一步增加红细胞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CAT活性反而下降,白细胞的数目则反而上升。结果说明一定剂量乙酸铜对黄鳝外周血细胞具有明显的遗传学毒性效应,且乙酸铜的作用具有双向性。  相似文献   

17.
核电工程管理信息资源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志强 《科技与管理》2004,6(6):100-103
根据广东核电一核、二核工程建设过程中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的问题,以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为基础,对核电工程管理信息资源规划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业务梳理、用户视图规范化、数据流分析、系统功能建模、数据库设计标准化等过程和方法,旨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标准的、完善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广东核电三核、四核工程以及其他核电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中脑对侧抑制和同侧感受野的动态调控在非哺乳类动物中,中脑视顶盖是最主要的视觉中枢,其下颊核是最显著的视觉核团。因此,以视顶盖颊核系统为模型研究其神经回路和信息处理,对揭示两脑半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感受野的动态调控以及视觉指导行为的神经基础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生物物理研究所王书荣、吴冈义、萧军、王远、顾勇等研究人员从进化神经生物学和神经信息学角度,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这两个视中枢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出三个原创性的新发现,第一,同侧视顶盖直接兴奋颊核,对侧视顶盖间接抑制颊核。国际同…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别介绍电火花加工、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加工等加工技术,以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秦志云 《大众科技》2010,(6):156-156
介绍了用电子束焊焊接汽车空调压缩机铝合金活塞部件的工艺方法,就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焊后零件通过拉伸、气密、金相等试验分析,电子束焊接工艺有利于提高铝合金活塞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