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与505征文     
我有位邻居陈大夫,5年前的重阳节生了一个儿子。他为孩子取名也很有趣,不叫“重阳”。却叫“九九”。于是,满院的人们,见了这孩子都叫“九九”,外人不知就里,感到奇怪,怎么大人向小孩子叫“舅舅”呢? 小九九很聪明,很可爱。有一次他仰着小脑袋问我:“叔叔,风是从哪来的?”我反问:“你说呢?”他想了一想说:“风是从树上摇出来的吧?”虽然他只有5岁,却很会动脑筋。但是小九九也令人可怜。他一出生,食欲就不好,吃东西很少,体弱多病,很消瘦。5岁多了,体重只有12公斤。身为大夫的爸爸却治不好他的病。为了给小九九治病,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带他去看过名医,但收效甚微。又找人给九九挑疳积,把孩子痛得声嘶力竭地叫喊,他的父母心痛得撕肝裂肺,院里的人听了也都很为这孩子的健康担心。  相似文献   

2.
七月热帖     
“很好很强大”、“很黄很暴力”在网上使用得很多很频繁。我干脆也创造一个“很贱很无耻”,用在“记者无疆界”组织身上很好很合适。这个组织为什么很贱呢?因为它为了钱不要脸。喜欢金钱没错,迷恋金钱也无可厚非,但是为了金钱丧失理智和道德就很贱了。那它又无耻在什么地方呢?通过变幻无穷的招术,它吸引了善良人们的注意和金钱,还能使人相信他的标靶是所有的“强权”。  相似文献   

3.
事实证明,王锋虽然用非常规手段扳倒了法院院长,并屡次举报自己的顶头上司,但他的命运并不像其他一些举报人那样悲惨。王锋生活得很自在,也很乐观。他对“举报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正是他的“另类”之处。下面便是记者与他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模棱两可     
苏味道是唐朝文人。武则天做皇帝时,苏味道做了宰相。他待人处事圆滑,同僚们有什么事情向他请示,他总是一边用手摸他所坐的床的边缘——棱,一边哼哼哈哈,含糊其词的回答。凡事他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既不说对,也不说错。有人问他:“你办事为何老是抱这种态度?”他却笑着说:“处理事情不能搞得很肯定,也不能弄得很清楚,如果有了错误,必定给自己带来害处,必定遭到别人的指责,所以只要‘摸棱以持两端可矣。”后来人们便以“摸棱”来描写这位宰相回答问题时,犹豫不决的神色,所以别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苏摸棱”。“摸棱”亦作“模棱”。现在,人们往往把那些对事物  相似文献   

5.
捉拿第三者     
阿文现在不敢以“私家侦探”自居,两年前他作为深圳市第一位在媒体公开用“私家侦探”打出广告后,即引来工商部门的干涉。如今他只能委用“私人调查”作幌,并起了一个很俗的代号“008”,承接的业务也多是“捉第三者”。 代号008 30岁不到的阿文涉足“私家侦探”“纯粹是崇拜007,也很想玩一把刺激挑战的行当。” 1998年5月,阿文丢下手上别人认为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张田欣“断崖式”一降,不仅引人“震惊”,而且工作安排也令人关注。从报道看,安排他当花匠很合适。张田欣被下属们戏谑地称为“花匠”书记,用其所长,也算是人尽其才了。劳民伤财的“春城第一大道”如果用他维护,定能称职。另外,在退休之前,再为人民干点事儿,也可免除获而不劳、“吃空饷”之嫌。  相似文献   

7.
1987年盛夏,我从宝鸡回陕西日报社。一天天黑,我看见王安民和爱人在院子乘凉,他在一架竹躺椅上仰躺着,爱人手单拿着把竹扇,陪着王安民说话。我亲热地唤了声:“民兄!”他抓住我伸出的手,握得很紧。我问他:“最近身体好吗?”他苦笑了一下,说:“腰疼,没上班。”见到老友,他很高兴,黑亮的眼睛望着我。看得出他病得很寂寞,很心急。听有的同志对我说,报社为照顾他的身体,让他一天只上半天班。我知道他的秉性,勤于工作,认真负责。他的字写得很好。他编的稿件,都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清抄的,标点符号都标得很准。他的字写得很小,很是匀溜,看他的稿子,那真是一种书法艺术的享受。他的书籍也多,特別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著作,比我们的一批年轻编辑记者多。我对医学是外行,听他简单说了病痛,我也分析不出个子卯。我说:“你甭急,好好看病。”正说话间,由报社刚调到省教育厅工作的杨建国同志也来了。王安民和杨建国是好友,亦是同学,两人玩笑了一阵儿“野话”,我同杨建国便和他告別了。临走,他又一次握  相似文献   

8.
繁体字的“戱”字,由“虚”与“戈”组成,就是用虚假的戈对阵之意。就是说,“戯”是要在舞台上对阵战斗,不对阵,没有冲突,也就构不成“戱”。 戏剧家陈白尘说了一段很形象的话:“有一个人突然掉进一个很深的陷阱,他为了活命,就千方百计搏斗,这个挣扎搏斗的过程,就是戏。他如果是个很值得同情的人,他最后终于胜利了,就是喜剧;失败了,便是悲剧。陷阱,是个比喻,是指一个环境、一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封面设计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非常重视书籍的封面设计。李小峰说:“鲁迅先生很重视一本书的封面设计,不仅对图案,就是书名、作者的字体大小和安放的位置、颜色、纸质都是很注意的。有些书,仅仅是书名、作者·没有图案·也处理得很恰当,看上去很舒服。”“。李霁野回忆鲁迅时说:“书面的装潢,也是鲁迅首先注意到的。他自己设计的书面都各具特色。他也随时注意发现可以作书面的画家.并对他们爱护备至。书店随意污损画家的原稿.或印刷时改变了颜色,他都很为愤慨。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叶挺将军》里皖南事变几集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小姚”。“小姚”是谁?他原来就是东南分局副书记饶漱石。当时,出于工作保密的需要,再加上饶、姚谐音,大家平时称他“小姚”。就是毛泽东发给东南局的电报也称他“小姚”。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云南档案》2006,(5):43-43
逃跑一个战俘得了一种病,左手被截掉了。他请求敌人把他的左手送回他的祖国,对方很感动,就照做了。不久,他的右手也截掉了,他再次请求将右手送回祖国,获批准。再后来,他的右腿也截掉了,当他要求把腿送回祖国时却遭到了拒绝。战俘问:“为什么前两次可以,这次不行?”对方很郑重地说:“我们怀疑你是分期分批地逃跑。”粗心夫妻在汽车里,妻子突然抓住正在开车的丈夫,惊恐地叫道“:快停车!我们回去!我忘了把电热器的插头拔掉了,一定会起火的!”丈夫楞了一下,涨红了脸说“:不要紧的,我早就应该告诉你,我忘了关水龙头。”中国幽默网小幽默…  相似文献   

12.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3.
回家     
《出版参考》2005,(11):6-7
德里克站在卫生间门口,望着妻子菲尔纳迅速而又整齐地收拾着行装。想到她要出差,感到挺有意思。妻子踮起脚吻了吻他的脸颊。看到她脸上淡淡的红晕,他知道妻子很兴奋。她要开始新的工作,也是她第一次离开家。德里克感到很紧张、很陌生,甚至感到像是被遗弃了似的。“高兴点,”妻子对他说,“只有两个星期,我就回来了。”可他面临的这两个星期,却像一辈子那么漫长。  相似文献   

14.
陆定一长期担任中宣部长,平时很严肃,许多人都觉得他是很“左”的。从“文革”开始,他坐了13年牢,受尽折磨。当他出狱时,下属去看望他,他十分感慨地说:过去拼命地紧跟主席的思想,但是怎么跟也跟不上呀!他还对整错的同志,表示歉意。当时还有些动情。 陆定一1906生于无锡,19岁在五卅运动的波涛中,参加共青团和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职业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孙权年少时,他的哥哥吴侯孙策已拥有江东六郡,由吕范担任“财政部长”,周谷担任“组织部长”。 孙权作为吴侯的弟弟,自然是个重量级人物,特别又当了阳羡县的县长,谁不高看一眼?孙权很清楚自己的软实力,所以他就很注意开发自身“资源”,为自己,有时其实也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搞点特殊。  相似文献   

16.
2007年3月26日,“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王选奖基金管委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关村方正大厦召开。会前,王选院士的夫人陈塑镓老师会见了王选奖基金管委会的全体成员,她说,“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见面。申办“王选奖”的过程我都知道。王选这个人一直很低调,起初他很不愿意。他就是那样的脾气,认为事情是大家一起做出来的,功劳不可以归他一人。前几年,他的身体一直不好,需要住院治疗,医生又不让出来,你们提了几次(想见他),他是很想见见你们的。第一届“王选奖”颁奖他也来不了,只有书面表示祝贺了。你们之前提要把“王选奖”办成与“长江奖”、“韬奋奖”一样影响力的奖项,王选就说了,那两个奖影响巨大,“王选奖”怎么可能与之并列呢?我到不了那个水平,不是谦虚,是实事求是。大家有决心办好这个奖项,王选很安慰了。谢谢大家!”会见后,陈老师还陪同大家瞻仰了王选院士生平陈列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4月11日上午,我刚到报社上班,便接到罗泾卫生院一位医生的来电,说潘桥村何家宅有一村民清早突然“自燃”身亡。我曾在罗泾中学任教8年,学校与卫生院近在咫尺,这位医生和我很熟悉。因此,他的来电按理不致虚假。他很详细地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后,又说:“罗泾中学的徐老师就住在这个宅上,他刚来医院看病,也知道这件事。”我立即挂电话给徐老师,他的回答也十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例文: 和我崇拜的人生活一天(之一) “怎么,对我的房间的摆设很感兴趣?”我循声望去,轮椅上坐着一位瘦瘦的老人,双手看上去很不自然,却很结实。他脸上带着慈祥的微笑,眼神让我感到很温暖,他真的就在我面前!我却突然不知所措了。“教授您好,……我是……”“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了”这次我才看清楚,他没有说话,不,他是在用心来说话。 他带我去参观他的家,或者说是他的办公室。房子并不是很大,却很整洁、实用。屋后还有一个小花园,他告诉我,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几十年了,每每遇上倾心事,他便来到这个小花园里散散心。我们…  相似文献   

19.
某报登了一篇题为《弱女洗冤记》的报道,揭露了某妇女被丈夫欺凌的事实。报道是以受害者“我”的追述形式展开的,但在追述过程中,不少论断是不恰当的,有的甚至是很错误的。现将其中一段摘抄如下: “他与我结婚后,依然公开同他的妻子同居,我去他妻子的家里堵截他们,他竟一拳把我打翻在地。”从整个文章来看,文章中的“我”是文章中的“他”的合法妻子,而文章中的“妻子”则已经不再是文章中的“他”的妻子.可是在这段文字里,“我”固然是“他”的妻子,但却又同时也称不是  相似文献   

20.
庄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学问渊博,涉猎范围极广,他的哲学思想独到精妙,关于他“无为”主张的理解也有很多种.下面我将结合庄子的哲学观点谈谈自己对“无为”思想的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