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师生互动精神交往的平台.听课评课--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评课产生了误区.本文就"为什么要听课、听课听什么、怎么听好课、听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谈谈和听课评课有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听课评课的“三要”与“三忌”平罗县教研室任登全会听课和会评课是教研员做好教研工作的基本功。怎样才能做好听课评课工作呢?笔者积多年的教研工作经验,总结出“三要”与“三忌”。一、听课(一)听课要有准备,忌随意性。教研员在听课前要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教材,明...  相似文献   

3.
张道明 《教书育人》2012,(17):20-21
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化成长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时下,不少学校的听课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稍加留心,不难发现,教师的听课行为较为"随意",致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有效听课,需努力避免"三忌"。  相似文献   

4.
讲课是一门艺术,而听课、评课也是一门艺术.听课要注意一些特殊的事项,评课要遵循一定的评价标准.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要做到"三了解"、"五记录"、"三总结".  相似文献   

5.
听一堂课要想有所收益,至少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听课前的准备、听课中的方法、听课后的总结。一、充分的课前准备1.明确听课对象听哪位教师的课?听课的内容是什么?需带那些有关材料去听课?听课者要一清二楚,尤其要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做到先备后听,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听课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备课、上课、说课、听课和评课,是每位教师的五项基本功。要做一名优秀教师,须先练好这五项基本功。为了帮助广大教师练好这些基本功,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刊的实用性,更好地体现本刊"贴近教师、贴近教学、贴近课堂"的特色,我们从2008年开始  相似文献   

7.
正何谓"慧眼诊课堂,对错中求进"的教科研模式?如何有效进行?即听课有目标,观课有分工,研讨有争鸣,智慧有提升。一、听课有目标教师上课要充分备课,既备教材更备学生,不打无备之战。我们也要求听课教师不进行无目标听课。听课前,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熟悉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明确本次教研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目标。这样教师们在观察课堂时不必要把所有的关注点都只放在教学过程及设计上,也无  相似文献   

8.
学校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课堂听课,是领导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件工作科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教学质量的高低。那么,怎样听课、评课才有助于了解教学,领导教学,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体会。一、听课要有明确的目的做任何工作,目的明确,效果才好,听课亦然。有目的的听课,大致可采取下列几种方式进行: 了解性听课对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原先不甚了解,通过听课取得初步了解。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新任领导熟悉教学情况,或对新来教师进行摸底考  相似文献   

9.
鞠宁 《辽宁教育》2006,(12):16-18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一、听课前应准备什么盲目性是效率的大敌,听课也是如此。教师盲目听课与有所准备听课,效果大不一样,听课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难点。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程下怎样进行听课、评课,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呢?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多次组织并跟踪教师听课评课,认为新课程下教师听课评课要突出体现以下三个理念:一是促进学生发展,二是促进教师发展,三是"以学论教"和"以学评教"。下面围绕这三个理念,结合本人多年的教研实践谈一谈体会。  相似文献   

11.
怎样听课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那我们平时应怎样听课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全新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师备课时,除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外,还应注意"三点":一要明确每课的活动目标;二要体现学科特点;三是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环节恰当、意图明确.本文提供了两课完整的教学设计与评析范例,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探索备课方略.  相似文献   

13.
学会听课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就语文学科如何在听课中学习提高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听课,要牢记一个信念:天下处处有学问 课堂教学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的人际交往,其间包蕴着科学,体现着艺术。对这  相似文献   

14.
“评课,究竟谁说了算”是不少教师会提到的问题。其实,要讨论“谁说了算”,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算”?怎么才“算”?我认为,中小学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5.
汤光远 《师道》2006,(4):44-45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产生了误区,主要表现在:对听课的内涵不甚理解,以致于不知道听什么、要怎样听;思想不够重视,把听课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以致于出现马虎应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当“记录员”者有之,完全失去了听课的效果,达不到听课的目的……种种现象表明,要提…  相似文献   

16.
"听课"这种常态的教研方式让大家受益匪浅.笔者经常在校内校外听课,发现了两个值得关注的细节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听课活动的有效开展,现说明如下: "我对教材不太熟悉,说不到点子上"--很多教师听完课后会如是说!对此调查发现,除部分教师熟悉教材外,大多数教师是跨学段听课,对教材或粗通一二,或完全陌生,并且听课者无一自带课本(这个问题尤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熟能生巧"是师生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只有基础扎实才能达到灵活运用,但有时对所学知识的熟悉了解却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障碍,以致"熟难生巧"。教学相长,所以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去熟悉化":教师要摒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对于历史知识和教学技巧要敢于"去熟悉化";学生在学习历史时也要勇于"去熟悉化",不望文生义,要大胆联想,不迷信教材,要大胆质疑。只有师生共同尝试"去熟悉化",才能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戴丽萍 《文教资料》2008,(21):184-186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教学手段不断现代化的今天,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仍是保证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教师的仪表风度、语言表达、板书和课堂组织与管理.要提高教学基本功,教师就必须在"三尺讲台"上不断磨练,付出艰辛和巨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曾经跟一些校长、主任探讨过"为什么要推门听课",他们说:"为了摸清情况,看教师上课水平到底怎么样、""跟踪了解他的平时课堂,因为他班的成绩不好。""为了警告他,不认真备课我就来听他的课,让他不得不认真准备。"……然而,推门听课有效吗?老师们持什么态度呢?笔者在几个熟悉的教师论坛里发出帖子让大家讨论,舆论几乎成一边倒的态势:"推门听课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重。""干扰学生,影响课堂。""主要是不  相似文献   

20.
成鹏春 《师道》2005,(4):26-26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常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产生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