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前有四个赶考的秀才,在一家酒店相聚,喝酒行令。他们约定每人先吟一首古诗.但必须有意漏掉一个字;然后再吟一首诗.诗中必须有一句说明前一首诗漏宇的原因.不然就罚他饮酒。这特殊的酒令引来了不少的围观。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学陈然烈士所写的《我的“自白”书》这首悲壮的诗歌时,是以充满诗意的方式来作总结的。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陈然同志是在敌人威逼他写自白书,也就是要他投降时写下这首诗的,陈然同志写的这首诗实际上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宣判书。学完这首诗,我们能不能也用诗一般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生:陈然同志,您所写的“这就是我——  相似文献   

3.
凡是论及李白的诗歌,几乎都认为它具有“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以致对其悲怆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在他可编年的943首诗中,悲怆诗473首,豪放诗57首.比例是8:1强。他的悲怆诗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例如《将进酒》《北风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月下独酌四首》《丁都护歌》《登金陵凤凰台》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都选人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我们惊叹诗人敏锐的触觉,细腻的感受,新奇的比喻,惊叹诗人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感叹之余,我们不妨参照他的诗,写别样文章。  相似文献   

5.
秦少游以词名家,他的婉约词被称为“词之正宗”(清先著《词洁》),又有“词坛颇袖”。(清陈廷掉《白雨斋词话》)之誉。其实他的诗也写得很好,只是为词所掩,人们重扣了他的词却忽略了他的诗,少游观存诗二百四、五十首。分析研究他的诗歌创作,探讨他匍后期的诗风,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他整个文学创作基本特色的认识。陈师道《后山诗话》说:“苏子瞻词如诗,秦少游诗如词”,这是就地前期的诗歌而言的.秦观早年的诗风十分鲜明,在他的师友间得到了异口一词的品鉴。张来在评论苏氏及同门友人的一首诗中说:“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鹏峭霜…  相似文献   

6.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一个整体,应将两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诗人在第一首诗中着力描绘了温暖、有活力的江南春景,向我们表达了他不愿北归的想法,因为经过多番磨砺,他已经识透朝廷的复杂,只为等待自己心中那个实现理想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下了1400多首诗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晚年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古往今来,人们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认为这首诗通过对茅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我们试从象征性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首诗,看到了这诗更为深刻的寓意,可以说,这首诗是“史诗”,他描绘出了一幅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社会历史的画卷。  相似文献   

8.
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节是我们情感上牵绊颇深的时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极一时之秀。庄子是那时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由于看不懂的人多了,这首诗就被耽搁下来。  相似文献   

9.
<正>一、同一首诗的两种传本张之洞是我们的祖父,虽然因年龄差距太大,未曾亲自接受过他的教诲,但在我们小的时候,从父辈那里还是听到过一些关于祖父的思想和事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一首"传家诗"。这首诗原文是: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通津为世用,明道守如珍。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诗     
诗人李白,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是吟着他的诗长大的,他的《静夜思》也许是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唐诗。诗仙李白,他带着豪情和美酒,一路纵歌,留给我们无数千古绝唱。若要你说出李白的哪一首诗最好,可能一时之间难以取舍,  相似文献   

11.
纵观2006年17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的鉴赏题,我们不难发现以下规律:1.古诗词选择面广,有诗,有词,有曲。所选古诗主要以七绝、五绝为主,其中清代诗选了5首,这要引起注意。所选诗的朝代多元化:综观17套试卷选用的20首诗,其中晋诗1首,唐诗4首,宋诗4首,宋词2首,元曲3首,清诗5首,近代诗1首。2.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的时期有  相似文献   

12.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孟浩然. 生:湖北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他有《孟浩然集》,他的诗情感飘逸,语言隽永.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师:此前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著名诗歌. (学生齐背《春晓》和《过故人庄》.) 师:他的朋友李白是如何评价孟浩然的呢?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几句.(PPT展示,学生诵读.)  相似文献   

13.
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后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流传至今的二千八百九十首诗作中,讽喻诗虽然只有一百七十余首,较之闲适、感伤、杂律三类,数量最少,但却占有最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14.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选入了昌耀的一首题为《峨日朵雪峰之侧》的诗歌。评论家燎原在《昌耀评传》中认为这首诗“是他一生的诗谶”,也就是说,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暗示性。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感受到昌耀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无论是对高原的仰望,对自然的崇敬,还是对苦难的突围,对命运的抗争,都无法回避他面对现实所表现出来的达观精神。  相似文献   

15.
《特区教育》2014,(11):20-20
儿童文学家林良在《纯真的境界》中说道: 诗的写作很自由,尤其现代的新诗……我们对诗的唯一要求,就是一首诗要有“诗趣”。我们读一首诗,读着读着读完了,如果诗里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动,让你欣喜,我们就会觉得这首诗平淡。如果你读一首诗,诗里面有地方让你心动,让你点头,那就是“诗趣”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诗人似乎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后世留下了为数众多,脍炙人口的月景诗。以唐代大诗人李白为例,据统计,他有诗一千多首,而涉及月亮的诗就有四百多首,几乎占声一半,这些诗人何以对月亮这一自然景物如此偏爱?月景诗有哪些宝贵的审美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这首诗中,诗人运用隽秀柔和的笔调,描绘了雪花优美的形象.活泼的身姿,生动地写出了雪花的快乐。诗的节奏轻快.调子舒展明朗,意境优美。“不是徐志摩.作不出这首诗!”茅盾先生的话正能概括出这首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陈子昂现存诗歌120余首,其中仙道诗就达40首,约占总量的1/3。陈子昂之所以如此大力地创作仙道诗,除了他本身具有浓厚的道家、道教情怀外,还与他的人生理想、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所以,考察这些仙道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陈子昂的神仙情怀,更可以从中管窥他对待仕途、对待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曾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篇。而正是由于他的一些短诗,他才为当代大多数读者所认识。《明亮的星》是济慈十四行诗的代表作,是英国悲剧诗人济慈在身患鲍症,情知将不久于人世这一背景下所创作的一首十四行诗。诗人希望永生,更渴望不朽的诗名。诗人对诗歌、生命的热爱和对爱情的眷恋让人动容。诗中所流露出来的诗人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使我们认识到济慈远不比传说中那样脆弱。该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此诗是济慈的代表之作,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本诗充分说明了济慈对各种感观的调动能力。诗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生动的意象,如:“明亮的星”、“流动的水”,“雪”、“爱人的酥胸.”等等。这首诗共有七点精妙之处。正是他对这些独特的写作手法的把握才使他无愧于“文艺复兴时期旗手”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落泪的阳关     
很多年以前.我曾有过一个很要好的朋友。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一起,无话不谈。我们都喜欢古文,也经常谈及一些古代的诗词歌赋。他说他最喜欢的是王维的《渭城曲》。虽然这首诗总被人挂在嘴边.已经落了俗套,但他还是为诗中那份真挚的友情和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