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时光更替,岁月荏苒。档案一如既往,忠实地记录着人类社会活动,在岁月长河中标记时空坐标,让后来人回溯历史中的良辰美景与各种风情。2013年,国外档案同行面对日益加剧的冲击和挑战,因地制宜调整工作理念、方式和方法,推动档案事业的良性发展。2014年伊始,笔者以《中国档案》2013"国际快讯"报道的国外档案新闻为基础,总结2013年国际档案界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寒来暑往,时光列车从21世纪10年代飞驰进入20年代。自然界的沧海桑田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会在人们眼中留影、心中留情,也会在档案中留痕。综览2019年国际档案界,档案建筑展望未来、档案开发凸显特色、档案众包助力社群、档案开放维护公义,呈现出国外档案事业的新特点和新发展。2020年伊始,笔者基于2019年《中国档案》专栏“国外档案新闻集萃”,结合其他途径查找的国外档案新闻,回顾总结2019年国际档案界的特点并展望趋势。  相似文献   

3.
《中国档案》2014,(4):40
应对新形势:2014年国际档案界部分会议及议题汇集2014年国际档案界将举行多场会议,研究热点问题和新话题。透过这些会议及议题,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全球档案最新动态。档案与文化产业将有什么联系?两者又将如何联合?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年会  相似文献   

4.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发之年,《规划》提出我国档案事业前四项发展目标是“档案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档案资源建设迈出新步伐、档案利用服务达到新水平和档案安全防线得到新加强”;前四项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巧合的是,综览2021年国际档案界,档案事业发展的成绩与困境也体现在“治理、资源、利用和安全”四大体系中。2022年伊始,笔者基于2021年《中国档案》专栏“国外档案新闻集萃”,结合其他途径查找的国外档案新闻,依照四大体系的顺序,回顾总结2021年国际档案界的特点并展望趋势。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档案》设立"国际快讯"专栏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档案新闻,颇受欢迎。读者从短小精悍的新闻中不仅可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还能找到深入研究的线索。笔者认真阅读了2013年《中国档案》1-10期的档案新闻,发现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新闻报道的主题之一,几乎每期都有一至数则相关新闻。档案数字化建设也是国内同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档案日的由来,是缘于2007年11月,为庆祝2008年国际档案理事会(ICA)成立60周年,由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月定为国际档案日。这一天,作为世界档案界的盛大节日,为全世界档案工作者推动本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树立档案部门的形象。2013年,我国国家档案局决定把每年的6月9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伴随着2014"国际档案日"的到来,北京市第六届"档案馆日"活动也  相似文献   

7.
自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以来,随着全球化扩张的影响,全球化治理格局已逐步形成,中国参与国际档案治理正逢其时。中国档案界在贯彻落实国家全球治理理念、吸纳国外档案治理实践经验以及提升中国档案话语权等方面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而如何把握好机遇建设档案强国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档案治理国际化意识、积极融入国际档案组织、构建国内外信息交流平台、探索确保档案内容真实可靠的技术运用以及建构中国特色档案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练运用公务英语的档案业务人员,使他们既能够在参与国际档案组织的各类活动中,与外国同行熟练地交流,又能够借助国际交流的平台宣传中国档案理念,传播中国档案文化,得到国际档案界理解和认同。2014年3月17日至23日,国家档案局委托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  相似文献   

9.
老马 《北京档案》2005,(11):38-39
自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选定"档案与休闲社会"为其研讨主题之一后,档案馆的休闲功能便成了中国档案界的热门话题.2000年6月,中国档案学会与北京市档案学会率先联手举办了"档案在休闲社会中的作用"学术座谈会.随之,当年第7期<北京档案>便以"跟踪国际档案学界的研究方向,探讨休闲社会档案工作的对策"为题,发表了座谈会综述.如今五年已过,档案馆的休闲功能到底如何?以下便是笔者走访的亲历:  相似文献   

10.
《兰台内外》2004,(5):1-1
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第15届国际档案大会,是进入新世纪后国际档案界召开的一次盛会。四年一次的国际档案大会对国际档案界是一件大事,对于促进各国档案工作、推动国际档案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经过与会各国档案界同行的共同努力,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外国档案》是2013年7月由《档案管理》杂志社推出的第三份电子期刊。作为公益性的学术电子期刊,《外国档案》以推介国外档案理论与实践为使命,以"跨越文化界限、直击海外动态、跟踪行业热点、把握国际前沿"为办刊宗旨,竭尽所能地为国内同行搭建一个了解国外档案界的快捷平台。《外国档案》为双月刊,逢单月下旬出版。常设"专稿"、"本期关注"、"政策与战略"、"学术热点"、"业界动态"、"海外观察"等栏目,以原创性的编译之作为主,含有少量摘编的网络文献。《外国档案》已推出了试刊号和创刊号,2014年将进一步扩大稿源范围,并逐步介绍国外著名的档案学家、档案院校以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整理分析了国外2000年至2014年的电子档案技术与应用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评析了国外学者在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技术、原生数字档案的归档和利用、云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从新闻档案历史资源及其现实价值,包括新闻与新闻档案、新闻档案历史资源的作用、新闻与旧闻的关系,以及国内新闻档案历史资源和国外新闻档案历史资源等方面,对新闻档案历史资源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文化产业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档案学研究者也展开了对档案文化产业的争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主要对档案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档案文化产业的可行性探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国家档案馆"探索你的档案"主题活动富有特色,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是引导公众参与档案活动、提升档案意识的成功实践.通过文献阅读、网站考察、新闻浏览等方式,对"探索你的档案"主题活动进行调查,总结出该主题活动"服务、宣传、交流和评估总结"四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社会正义"问题近年来成为国外档案伦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著名学者哈里斯概括了南非档案界"档案维护正义"传统的基本精神;美国档案学家吉莫森阐释了在档案和文件工作中维护社会正义的主要途径;英国华莱士等学者建构了档案与社会正义关系的多层次分析框架。国外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档案与社会正义关系进行了新解释,提出了许多新认识:档案追求社会正义的实质是通过改变现在,影响未来,档案工作的社会责任是确保政府开放和社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17.
电子文件元数据研究在档案和电子文件管理领域是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其标志是2001年由国家档案局邱晓威研究员主持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保证及其法律地位的认定"国家社科项目的正式启动.与国外相比,我国档案界关于元数据的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出台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档案文化产业的观点综述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珍 《云南档案》2007,(1):34-35
目前,文化产业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档案学研究者也展开了对档案文化产业的争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主要对档案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档案文化产业的可行性探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本刊评出"我们眼中2011年档案界十大新闻"之一是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档案教育的通知》,引起笔者关注。通知颁布后已产生实效,2011年12月6日,两部门公布了首批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名单,12家省市档案馆榜上有名。笔者认为,利用档案资源开展社会实践、依托档  相似文献   

20.
黄霄羽 《北京档案》2004,(10):18-21
来源原则是国际档案界公认的档案专业的基本原则,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一度遭受冲击,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北美档案界逐步扭转了质疑和批评的态度,到90年代伴随"电子文件"概念的普遍采用,国际档案界重新承认了它对电子文件的适用性及在档案专业中的核心地位.这一现象被称为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Rediscovery of Provenance)",实质上体现出来源原则在当前电子时代得到了准确的重新定位,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在同一时期也展开了对全宗理论的重新思考,得出了与西方国家"异曲同工"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