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中学生》2008,(11):39-39
美国天文学家借助“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等一系列观测设施,在遥远的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异常罕见的星系,该星系内每年新形成1000-4000颗恒星,堪称“造星机器”。相比之下,地球所处的银河系现在平均每年才形成10颗新恒星。这种处于“生育高峰”期的星系在天文学中被称做“星暴”星系。“星暴”星系形成大量的年轻恒星,因此亮度极高。  相似文献   

2.
宇宙趣谈     
既然“天上的星星数不清”,为什么太阳下山后天还会黑?金子是如何来到地球的? 宇宙中有多少星星 尽管繁星密布的夜空已经成了难得一见的景观,但好奇的中学生仍然会问,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从原理上来说挺简单:先数出某个普通星系中星星的数量,再乘以估计的宇宙中星系的总数.但要数清一个星系中星星的数量,却不仅仅是把望远镜对准该星系,数一数有多少闪烁的光点那么简单.因为只有最明亮的恒星才能被传统的望远镜观测到,但星系中实际存在的恒星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3.
科学界已公认,我们所能观测到的那些色彩绚丽的星系和发光物只占宇宙一小部分,其余80%以上都是看不见的“暗物质”.由于它们无光无影,所以一直被认为是“冷”的.但近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中德马普青年伙伴小组负责人景益鹏通过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大胆推测:在宇宙形成极早期,暗物质可能是“温暖”的.  相似文献   

4.
大观园     
宇宙早期有大星系中国科学家得出结论:宇宙的早期“居民”中已有大质量星系。此结果将颠覆传统的“星系形成理论”。液体防弹服美国研制出超浓液体防弹服,在受到重击时立即变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星系内发现了水份据美国报道,在距离地球2亿光年外的一个星系里发现了水份,显示了这种物质不仅对地球上的生物极其重要,而且可能比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在宇宙中更加广泛存在。研究人员报告说,水份是在“马克里安1号”的星系内发现的,该星系的中心能发出大量能量...  相似文献   

6.
时间有初始吗?它又将在何地终结呢?宇宙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霍金教授邀游到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大统一理论、“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出乎意外的含义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他揭示了当日益膨胀的宇宙崩溃时,时间倒溯引起人们不安的可能性,那时宇宙分裂成11维空间,一种“没有边界”的宇宙理论可能取代大爆炸理论。  相似文献   

7.
神秘的黑洞     
黑洞是天文学家根据理论和观察推测的一种质量巨大、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天体,通常存在于宇宙各星系中.黑洞有特别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事件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其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边界,这个边界被科学家称为黑洞的“视界”,宇宙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视界”,而这个黑洞“视界”内的物质不能逃逸到视界外面.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的“海啸”会摧毁所到之处的一切;宇宙“海啸”却能让星系“起死回生”. “拍扁”恒星 作为中学生,你一定听说过黑洞这一宇宙中的特殊天体,但你或许并不知道黑洞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如果我告诉你,它能轻易“拍扁”一颗恒星,吞噬一个太阳,甚至让整个星系凋亡,你一定会难以置信,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如果我们有足够先进的天文望远镜,那我们就可以看到宇宙中所有的星系。不过,我们所能看到的星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算不上是“全部”,因为我们只能看到由物质构成的星系。宇宙中还存在不少我们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星系,因为它们并不是由物质构成的,而是由科学家们所推测的暗物质构成的。最近,美国的太空网站宣布,天文学家发  相似文献   

10.
三、宇宙到底有没有边际?相信每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都思考过这个问题。然而,这的确是一个最难接近真理的问题。人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经历过“有限有边”、“无限无边”、“有限无边”几个重大阶段。当科学家们提出了膨胀宇宙模型,似乎就是宣告了这个问题永远无解。因为按照这个理论,宇宙膨胀将使星系彼此远离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最终达到光速时,我们将无法观测到那些遥远的星系,甚至有一天连离我们最近的星系也会看不到。  相似文献   

11.
在宇宙幼年时期,由于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据认为宇宙产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紧接着“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极高,物质粒子全部以离子化形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恒星和星系这种致密的物质结构无法轻易形成。随着宇宙的膨胀、冷却和去离子化,很多原子核和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氢和氦这种中性的、原子量小的原子。虽然恒星随后开始形成,但由于宇宙处于去离子化状…  相似文献   

12.
我园的科技活动室取名为“小问号活动室”。创设过程中,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规划的。一、整体建构环境,体现多功能性。我们在活动室空间的利用上,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整体构建。把室内常被人们忽视的屋顶设计成苍穹,分四个主题:神秘的太空宇宙,有星系和月亮;宇宙飞船“云盘号”  相似文献   

13.
比利时天文学家。1927年,他提出了“勒梅特宇宙模型”。他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起源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宇宙蛋”,由于某种原因,宇宙蛋发生大爆炸,因此形成了无数星系。这一理论后来发展为大爆炸宇宙理论。  相似文献   

14.
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黑暗的“暴君”。虽然它的臣民们看不见这位“暴君”,但是这位“暴君”却统治着伸展到数千光年以外的几十亿个“太阳系”。它在所有这些“太阳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早就在帮助宇宙塑造星系的未来了。  相似文献   

15.
由于幼年时期宇宙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  相似文献   

16.
这是宇宙中一颗富有的星星,因为在这颗星星上可以看到三个太阳呢!美国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149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具有三颗恒星的奇特星系,在这个星系内的行星上,能看到天空中有三个太阳。银河系中的星系多为单星系或双星系,具有三颗以上恒星的星系被称为聚星系,不太多见。  相似文献   

17.
根据物理学在宇宙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物质极性化”假说 ,认为质量和电荷一样 ,有正负极性之分 ,并由此建立起极性物质物理学 ,把物理学的适用范围从地球推广到整个大宇宙 ,从而导出一个新的宇宙模型———宇晶宇宙模型 ,通过它在理论上解决了宇宙膨胀的真正原因 ;反物质为何缺失 ;暗物质是否存在以及对称的本质等问题。最后 ,利用它对星系的演化进行初步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出 ,星系经历一个从成长到消灭的过程 ,宇宙则是一个新陈代谢的永恒存在。  相似文献   

18.
黑洞之旅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22世纪! 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航天技术,发现了真空里有无限能量,并很快发明出了“真空汲能飞船”,每个人都可以驾驶它到宇宙各处旅游。我被幸运地选为高级宇航员。“高级”并不指驾驶技术有多高级,而是说需要完成多么“高级”的任务。我担负着人类历史上困难绝顶的任务——走向“第二宇宙”。根据我的天文观测发现, 确有“第二宇宙”。它的大门就在距离我们银河系50000万亿光年的“马王星系”中央的巨型黑洞!  相似文献   

19.
大脑瓜获得小学生奇思妙想大赛冠军,收到了太空旅游开发区的邀请。在太空旅行社经理天上通的陪同下,大脑瓜搭乘宇游船直奔太空。宇游船很快就冲出太阳系进入两大星系之间的边缘地带。星系边缘地带是宇宙中的荒原,也是宇宙航行最危险的区域。一些宇宙垃圾像断线的风筝一般,随意地飘荡,被称为宇宙中的流浪汉。由于这里没有重力,也没有引力,宇游船飞  相似文献   

20.
宇宙加速膨胀 两个国际天文研究小组通过观测遥远星体,发现宇宙星系正在加速远离. 科学家数年前的研究表明,宇宙自"大爆炸"开始就发生了膨胀.但是对于星系引力能否减慢乃至逆转这种膨胀趋势还处于未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