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性和意蕴感,饱含着诗人大胆的想象。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儿童采用画画、表演、填补空白、借鉴插图、多媒体课件、诗歌改写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利用课堂主阵地引导儿童充分想象,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从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类以表现儿童情趣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这类诗歌记录着古代儿童的各种游戏,通过描绘儿童日常生活特别是游戏的片断,表现出儿童时代天真烂漫、充满想像、无忧无虑、好奇心强的特点。总体上看,这类诗歌语言朴实、凝练,活泼有趣,通俗易懂,形式短小精悍,易于诵读,许多篇目成为儿童启蒙的经典。当如今有些儿童沉溺在网络中时,这类诗歌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儿童诗歌植根于中国文化,具有中国诗的共性和独特性。儿童诗歌无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应考虑其特点,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选择易于儿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内容。目前,国内针对诗歌,尤其是儿童诗歌的英译汉研究较少。本文在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以儿童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园》英译汉版本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策略、诗歌韵律以及修辞的角度,对比分析两个汉译本,以求从译入语角度探讨英汉诗歌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儿童诗洋溢着盎然的童趣,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的特点,不仅能愉悦儿童身心,还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歌教学,应努力挖掘它的深层价值,使儿童诗歌教学的意义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5.
儿童诗歌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儿童,它是为儿童创作,适合儿童朗读的诗歌.这一点既决定了其用词和文风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也决定了儿童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读者群体的特殊性.该文将从读者主体性角度出发,探索儿童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实现对原文意境美、动态美和音乐美的最佳保留,如何最大化地满足儿童的审美习惯和心理需求,如何在最大限度上照顾儿童的情感体验,呵护儿童的细腻童心.  相似文献   

6.
童诗既具有普通诗歌的共性特点,又具有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相一致的优势,特别是其灵活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对于儿童语言的学习非常具有感召力。文章从诗形、诗韵、诗眼、诗境几个方面提出了小学中低年级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儿童诗歌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儿童化的语言营造出一个个生动的、具有儿童情趣的意境,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儿童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情和诗美。所以,儿童诗的教学要体现一个"趣"字。《风筝》是金波写的一篇儿童诗歌,全诗有四节。通过"闪光的尼龙丝""倒挂的风筝""不及格的试卷"等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境界,诗歌的意境也随风筝飘动。诗中带着孩子的童真和善良,透露出作者对孩子深切的关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现代儿童诗歌,儿童诗歌的特点是用天真而精粹的语言抒发着饱满的儿童情感,勾勒出美好的意境。这首诗也不例外——在活泼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浅显的内容中,孩子们对老师深深的爱恋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9.
正儿童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文本中的重要组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及人文情怀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谈谈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一、增强儿童诗歌教学趣味性儿童诗歌是小学语文课程中很有价值的教学素材,儿童诗歌内容通常都较为通俗,诗歌中有许多很美好的情愫。想要让儿童诗歌文本的教学中学生有更多的收获,首先需要增强儿童诗歌教学的趣味性。许多学生在学习儿童诗歌时感受并不深,没有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对于诗歌的  相似文献   

10.
诗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歌的哺育和培养能够促进儿童思维的发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初步理解。诗歌如歌,诗歌如画,优质的诗歌培养,能够有效地帮助儿童建立起语文学习思维,提高儿童对事物的把握,提高儿童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力。在现在儿童的教育中,诗歌的教育占据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儿童所具有的良好诗歌素养能够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儿童诗歌课外阅读指导课程的初探作出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儿童诗是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结合儿童成长发育特点和心理特点,为适应儿童的阅读欣赏学习专门创作的诗歌。因此,儿童诗贴近孩子的生活与思考,容易激起生活体验,让学生"言之有物"。诗歌是一把开启儿童写话之门的钥匙,读懂诗歌,学写诗歌,尝试从诗歌起步学习写话,让诗歌成为学习写话的"脚手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儿童诗资源,为学生写话提供了素材和话题,能使他们最快地达到和穿越"最近发展区",形  相似文献   

12.
童诗是诗歌的重要分支.—般而言,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阅读、听赏、吟诵的诗歌,既包括成人为儿童创作的诗歌,也包括儿童为抒怀而创作的诗歌.由于受到特定读者对象的制约,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所进行的艺术构思、所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所运用的文学语言等,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和审美特点,必须是儿童所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这样才能在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激发、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尤其在培养儿童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上,发挥童诗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阳是大家的》这首充满和平意味的儿童诗歌.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的教学内容。这首诗歌想象丰富、形象感强,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富于音乐性和节奏感.学生非常喜欢。因为文辞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比较容易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但诗歌的深层含义及语言魅力则不容易领悟.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教材中,儿童学占有相当的比例。童话、寓言、儿童诗歌等在小学语课本中都选编了一些传统名篇。儿童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报据不同体裁,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力求进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激活儿童的主体意识、遵从儿童的自由精神、唤醒儿童的游戏精神,培养儿童感知诗歌、理解诗歌、吟赋诗歌的慧心,从而点亮诗歌教学的底色。  相似文献   

16.
晨诵,是应对当下儿童的生存环境、学习压力,关注儿童的身心规律而产生的一门课程。晨诵强调诗歌的影响作用.注重师生在诵诗的过程中与学习生活的共同编织。它既不是早读.也不是读经运动.而是教师和学生每天清晨与经典诗歌共舞的活动。晨诵的开展一般分为确定晨诵主题、选择晨诵诗歌、编织晨诵课堂等步骤。经过实践.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晨诵的作用远远超过了诵诗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素娅 《甘肃教育》2020,(3):160-160
儿童诗,在小学低中高段教材中都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儿童诗有以下特点:其一,语言重韵律、富有音乐性;其二,诗歌之中出现的意象都是儿童熟知、贴近儿童生活的事物,都依托了儿童生活;其三:语言简洁精粹。儿童诗中很少有生僻词汇,都用诗意来表现诗歌的情趣、意境。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 2.引领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进行评论。 3.尝试运用意象写作诗歌。  相似文献   

19.
儿童很喜爱诗歌,他们在入学以前,从爸爸妈妈那里,从幼儿园的教养员那里,已经听到过一些诗歌,而且还会背诵某些简短的诗歌,特别是儿歌。儿童喜欢那种字句整齐,韵律和协的诗歌,尽管他们对于它的内容并不完全理解,也同样能流利地背诵出来。小学语文课本编选的诗歌是很多的,其中包括民歌、自由诗、儿歌、古典诗歌、歌词等。尽管体裁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语言最简洁,最精练;感情最充沛,最饱满;想象最丰富,最活跃;诗中经常采用很自然的联想、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象征、大胆而合理的夸张,或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我们要改进诗歌教学,就必须考虑到这些特点。分析诗歌,要抓住情感色彩浓厚,含意深刻的地方。刚才  相似文献   

20.
因为儿童诗歌承载着开发儿童思维、陶冶儿童情操、启迪儿童语言、培养儿童语感的重要使命,儿童能从诗歌里获得精神和力量,获得内心的美。但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面对的只有刻板的文字,不能很好地调动自己的感官,以建立更多的感知,无法与作者快速产生共鸣。笔者大胆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儿童诗歌教学中,给儿童诗歌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让传统儿童诗歌教学得到了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