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中秋起源、中秋习俗、月亮传说、诗词歌赋、中秋灯谜等,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我们选取一些传统节日,根据每个节日的不同特点,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实践体验等多元化的形式推进传统节日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的节庆习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树立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案例】活动1:中秋节第一,中秋诗画。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如在网上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收集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和绘画作品。具体操作:让学生把  相似文献   

3.
十五月儿圆     
男: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这一天团团圆圆,共同度过。女:今天就是中秋节了,“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为什么要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呢?男:哦,这个问题呀,就让同学们为你解决吧!生1:……生2:…………女:原来是这样!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要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一、听听月亮的美丽传说女:说起中…  相似文献   

4.
明天是中秋节。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北宋大诗人、词人、文学家苏轼就在这传统佳节,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1.学生通过本次学习,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2.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和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过程预设一、激发探究热情,讨论学习方案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快来临了。古人云“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是故乡明”,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吗?说起中秋节,你会联想到一些什么呢?(学生交流)2.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可见大家的课外知识很…  相似文献   

6.
中秋节     
中秋起源: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  相似文献   

7.
活动说明本设计为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八课《中秋与重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有关中秋的传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2.学会在了解、搜集风俗习惯的活动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3.通过了解关于月亮的小知识,增强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活动准备1.制作关于月球的课件。2.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中秋的传说和描写月亮的诗文。3.每人准备一个月饼、一面小镜子、一个小手电筒和一张日历。活动过程活动一——猜谜语,看日历,找中秋1.师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现在,…  相似文献   

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9月适逢中秋,祝所有读者中秋如意。中秋节是中国人的“月亮节”,本期我们向读者推荐几篇关于月亮的美文。在传统文化里,月亮被中国人赋予了许多重要意义,月光总能给人抚慰与美的感受;月亮也被人们寄托了忧伤与  相似文献   

9.
活动一 中秋月儿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及习惯,知道中秋节这天晚上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上下欢度国庆和喜迎中秋之际,山西财经大学迎来了自己55周年校庆日。这是山西财经大学改革建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此时此刻,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样,感受很多。我用三个别字来概括,跟大家共享:首先一点,山西财经大学55周年校庆,恰好和我们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同日,我感觉  相似文献   

11.
姜丽华 《师道》2023,(9):40-42
<正>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中秋节有着悠远、深邃、厚重的文化内涵,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我们的节日之情系中秋”是学校传统的高年级主题情境课程之一,老师们精心筹划,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中秋元素,把各科教育与儿童活动整合起来,通过学习体验、情感交流、行动思考,向孩子们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使其在文化的熏陶中生发民族情结,累积本土文化记忆,奠定中华文化根基,找寻血脉里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12.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每年中秋我都会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月饼、赏月亮。不过今年有些与众不同,我要在教室里与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过中秋,想想都让人兴奋!  相似文献   

13.
我最难忘的一堂课是招老师给我们上的一堂语文课。那天是中秋节,所以我们开展了以"月亮代表我的心"为主题的"庆中秋"活动。第一个环节是"猜月"。招老师拿出来了一个月饼,让我们猜是哪  相似文献   

14.
诗意中秋     
活动目的 1、颂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中秋传统典故。 2、在诗词的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相似文献   

15.
中秋节俗主题及其戏曲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节起源于月亮神崇拜.人们将圆月看作团圆之神、姻缘之神、青春之神、吉祥之神.汉代后出现"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嫦娥后来成为中秋的节日偶像.关汉卿<望江亭>塑造了一位多情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她中秋夜的"智取"有"摸秋"节俗和民俗原型的渗透;洪升<长生殿>李、杨两人中秋"重圆",表达的是中秋团圆的节日主题.中秋剧发端于中秋节,中秋剧又以艺术的、感人的形式,对传承节日文化传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秋》     
教学目标:通过对"中秋"这一人文主题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亲情与友情、思念与团圆的情感。 教学设计:话中秋-颂中秋-唱中秋-演中秋四大环节,以综合艺术贯穿其中。 教学难点:艺术与人文的渗透 教学过程: 导语:秋天来了,秋高气爽!我给大家欣赏一幅图片,大家看图并猜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屏幕打出《中秋月夜图》)学生答:中秋节。老师:对,中秋之夜,家人团聚在一起,沐浴着明月温柔的银辉,品尝着象征团圆的月饼,还会讲讲中秋节来历的故事。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谁来给大家讲讲?  相似文献   

17.
活动说明本设计为苏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八课《中秋与重阳》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家乡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和有关中秋的传说,激  相似文献   

18.
一、中华民俗传统节庆教育分年级教学序列 1.各节庆日分年级教育主题 2.分年级节庆教育的教学目标与重点内容一年级: 让学生了解节庆日的基本习俗常识, 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清明节:初步了解清明节是我国祭祖扫墓的传统节日,感受缅怀古人的崇敬感。端午节: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祛毒避疫、纪念古人的节日,感受华夏民族的自豪感。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是家庭团圆的节日,感受家园和睦的归属感。重阳节:初步了解重阳节是野游的节  相似文献   

19.
王蕾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94-195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并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中秋古时又称“月夕“,进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然时至今日,曾经在文人墨客笔下风迷万千的花朝节,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保留在港澳台地区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如此,中国古人究竟如何过花朝,应值得我们注意.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花朝节发展的成熟期,花朝节亦在这一时期由社会上层传入民间.本文意从有限的文字记载入手,力图使今人一窥花朝之全貌. ……  相似文献   

20.
中秋是我国传统佳节,“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赏月便成为我们的一件赏心乐事。这是一件情景、心境俱美的事啊,所以不少同学也喜欢以此为作文的题材写作。但要知道的是,中秋节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而赏月又是人民群众共同喜爱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