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丘要“信而好古”,孟轲要“法先王”,林彪呢,更是“青出于蓝”,竟然说什么“动物全凭掠夺,皆可师也”。他把孔老二连同豺狼野兽统统尊为先师,这大概就是儒家所谓的“圣人无常师”吧! “动物全凭掠夺”吗?林彪拾来达尔文关于“生存斗争”学说的一点牙慧,也讲起生物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以前,正当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春秋末期,反动的奴隶主贵族的思想家孔老二,为了挽救奴隶制即将灭亡的历史命运,声嘶力竭地叫嚷要“克已复礼”。两千多年以后,社会主义正在我国胜利地前进,叛徒、卖国贼林彪代表新老资产阶级的利益,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再次打出“克己复礼”的黑旗。孔老二一往深情的“礼”是什么?要而言之,便是奴隶制法权。林彪“念念不忘”的礼又是什么?根据揭发出来的大量材料,资产阶级法权是其重要内容。林彪、孔老二这样一对复辟狂,维护和复辟自己阶级的  相似文献   

3.
《察今》文中出现“乎”字有数句。在1981年以前的课本中,编者仅在“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句中,把“乎”注为“句中的虚词”。在1990年以后的课本中,编者又把“乎”注为“助词”。 “乎”到底如何讲?文中出现“乎”的还有数句。如:“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从以上诸句可知,“乎”用于“经”、“期”之后,作其后缀。查  相似文献   

4.
闫学 《师道》2004,(2):44-45
展读《论语》,处处可以感受到孔子的儒雅和谦逊的君子作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小知人也”,夫子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却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表露的是一种以他人为上的可贵的谦逊。再如“吾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也”之句,作为一代大学问家,他把自己学识渊博的原因归结  相似文献   

5.
这天,同往常一样,子贡陪着孔老二朝每日讲学的老槐树下走去。子贡望着满天的乌云,轻声问道:“老师,您看这天可降雨否?”“否也!”孔老二抬起他那刀削般的瘦脸,望着疾驰滚滚的乌云,得意洋洋地说:“我孔某为复礼昼夜讲学,天生德于予,焉能下雨乎!”  相似文献   

6.
<正> 狂狷说。裴斐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特征不是中和,而是狂狷。“以道制欲”,“正乎礼义”,不是作家的真实个性。雅俗并存说。周寅宾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特征是雅(正统文学)俗(民间化文学)并存,相互交流的。诗教说。廖仲安认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根本精神体现在诗上,诗歌是古典文学的主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习惯于以“向后看”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探讨、判断和评价孔子及其思想。因为孔子说过“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吾从周”、“克己复礼”和“信而好古”等,就认为孔子总是“好古”、“信古”、“怀古”、“复古”;“守旧”、“倒退”、是“复辟”,甚至说这是孔子“不识时务”,“不断碰壁”,“落魄到‘丧家之犬’的基本原因”。笔者认为,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孔子,研究、  相似文献   

8.
原文愈与李贺书①,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蓲’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③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  相似文献   

9.
美文采撷祭仲①曰:“都城过百雉②,国③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④,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⑤,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⑥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⑦”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相似文献   

10.
“狂”,在我国古代又称为“疯”,在中国文化,特别是艺术创作和道家思想中,有相当厚实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阶层追求狂狷之风颇盛。他们或为了排除苦闷与不快,“须求狂药解愁回”;或欲求“狂醉养天真”,通过反朴归真,回到人之初的本性上;或希冀醉中得到灵感,得到创作的自由,摘取艺术创作的真实与生命,常常把”酒”作为狂药,通过饮酒,获取一种“蝶与周与”,“似我非我”的精神状态,使自己成为暂时的  相似文献   

11.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从现代投降派林彪的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投降派宋江的影子,从宋江和林彪身上,可以看到孔老二是他们的根子。马克思指出;“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把宋江、林彪和他们的祖师爷孔老二这些古今投降派的政治纲领、理论基础和反革命策略联系起来分析,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可以看出他们  相似文献   

12.
毛主席指出:“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自然科学领域也是如此。我国天文历法的变革史,就是这一真理的有力证明。天文历法,是自然科学问题,但是围绕历法改革问题,却展开了尖锐的政治斗争。在我国古代,历法的颁行,是统治权力的一种象征,因此,对改革历法的态度,也就成了政治路线的一种反映。谁说自然科学是超政治的呢?! “颜渊问为邦,子日:‘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论语》)夏代的历法,被孔老二规定为治理国家的头一条准则,在历法上也要“法先王”,“遵古制”。孔老二“克己复礼”的那个“礼”,是奴隶制的各种典章制度,其中也包括历法制度。孔老二的政治路线,连同他在历法问题上的主张,为后世一切反动派所继承。历法改革几乎没有一次不要经过反对反动势力,反对因循守旧、信古疑今的艰苦斗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批林批孔运动正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运动实践,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孔丘的一生是为没落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一生,他的反动政治纲领就是“克己复礼”,就是搞复古倒退;孔老二的教育思想是为其“克己复礼”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所以,两千多年来中外反动派都极力美化和吹捧之道和孔老二的教育思想,把孔老二捧上“全民教育家”的宝座。叛徒、卖国贼  相似文献   

14.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大而啸,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日:“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日:“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④,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  相似文献   

15.
《论语》里的《乡党篇》,就好象是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专门为他拍的一部“纪录片”,里面摄下了有关孔老二的言行举止、吃饭穿衣等许多镜头。它从一个侧面颂扬孔老二,表明孔老二是处处都符合周礼的“正人君子”,从而把他们的“礼”加以形象化、具体化。但是,孔老二的徒子徒孙们万万没有想到,今天,《乡党篇》却成了我们的一份很好的反面教材。从《乡党篇》看孔老二,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此人极端虚伪奸诈,是一个可恶的政治骗子。孔老二曾经大言不惭地对他的门徒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当官,不用我,也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学界对《左传·鞌之战》“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中“自今”一语的解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考之于语言事实,此“自今”当为“从今以后”之义,整个句子当为因果倒装的感叹句,句末“乎”字当为感叹语气词。  相似文献   

17.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林贼接过孔老二的“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倒行逆施地进行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活动。孔老二搞“复礼”,林彪搞复辟,他们唱的是一个调子,走的是一条路子,追求的是一个罪恶目的,就是要开历史的倒车,复辟被推翻的反动制度。二千多年前的孔老二阴谋末能得逞,今天的林彪同样不能实现其黄粱美梦,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革命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长期以来,他狂热鼓吹孔老二“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把它作为反党的理论纲领,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一年前后,我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自领导下,迎头痛击了苏修一伙所掀起的反华恶浪。林彪气急败坏,如丧考妣,连忙拣起了孔老二的“中庸之道”,声嘶力竭地叫喊什么“两斗皆仇,两和皆友”,恶毒攻击我们反修斗争是“骂绝了”、“做绝了”、“斗绝了”。林彪在这里唱的是早已被人们听腻了的老调子,即孔孟的“中庸之道”。孔子一再宣扬什么“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君子要“执乎中庸”、“执中以为本”以及  相似文献   

20.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极力鼓吹孔孟的“德”、“仁义”,“忠恕”,恶毒攻击革命暴力,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他是现代中国的孔老二,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孔老二搞复礼,林彪搞复辟,他们唱的是一个调子,干的是一个勾当,其罪恶目的都是要复辟旧制度,开历史倒车。孔老二鼓吹“为政以德”,孟轲也鼓吹“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他们想用奴隶主的“道德”说教,来麻痹人民,奴役人民,维护奴隶主专政。林彪也用《尚书》中奴隶主的语言,叫嚷什么“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来恶毒攻击革命暴力,反对无产阶级专政,这充分证明了林彪的反动观点与孔孟之道是一脉相承的,也充分暴露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