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市场是个舶来品,但投资和投机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趣的是投资的本质低买高卖,数千年来都不曾有过任何变化.在经济及投资思想史方面,<史记>作者、后人称为"太史公"的司马迁的话,当代青年不可不听.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推进,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成一"新"课程.内容的整合、结构的调整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任课教师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论述了《史记》体现的司马迁尊重历史、考证文献、实地调查、秉笔直书的求实精神,且注意到求实性和抒情性在《史记》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的编撰者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按常规来说,无论古今中外书名都是由作者自己定的,或在腹稿构想时,或在写作过程中,最迟在定稿后刊印前已敲定.  相似文献   

5.
土壤类精品期刊的高被引论文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土壤类期刊有<土壤学报>、<土壤>、<土壤通报>.为了解这三种期刊高被引论文的特征,本文利用CNKI引文数据库,对自创刊以来刊登论文的被引次数进行检索,对各刊被引次数前50名的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表明,被引次数最高论文的被引次数、50篇高被引论文的总被引次数、50篇高被引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三项指标均表现为<土壤学报>><土壤>><土壤通报>.高被引论文的作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引用高被引论文的期刊主要是重点大学的学报,如<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等.土壤生态环境是三种期刊共同关注的研究内容.目前土壤学研究的领域已从传统的土壤分类、土壤物理等转向人们更加关注的土壤生态环境领域.  相似文献   

6.
借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相关数据,对1998-2007 年间以创新为主题的被引文献进行 内容研究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创新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呈逐年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技术创新、企业 创新、制度创新、区域创新、集群创新、创新系统、创新能力、创新管理、知识创新、自主创新等是中国10年创新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考证,简要指出章学之诚以“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为文献整理的指导思想,而这一思想是秉承刘向、刘歆父子的学术思想而来的,班固以刘歆《七略》为蓝本,编成《汉书.艺文志》,每类列举书目之后介绍其著述源流,迹具有“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作用,而刘氏父子辨章学术 流别的思想又是上承司马迁《史记》而来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其<史记·货殖列传>在重农抑商的汉代,专门为大商巨贾、贩夫走卒树碑立传,其间所倡导的货殖本位、创业精神、创业道德对塑造今天的全民创业文化仍然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学科引用性质与引用深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文评价备受关注的今天,引文数据用于评价的粗糙性开始引起学界的重视.当前的引文评价中主要以形式评价指标如被引次数、影响因子、h指数等为主,忽略了对其实质内容的分析.以1998年~2008年文学学科高被引文章<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及专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引文数据为样本,引入"引用性质"与"引用深度"两个概念.通过概念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深入到引文实质内容,区分每条引文的作用,力求提高目前引文数据评价的准确性,促进引文评价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获取<眼科新进展>、<眼科研究>、<眼科>、<临床眼科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5种综合性眼科杂志2005年发表的论文在2005~2009年各年度被引量和下载量,以确定医学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量的关系及下载量的峰值年代.获取2000年发表的论文在2000~2009年各年度的被引量,以确定医学论文被引量的峰值年代.结果显示,论文下载量和被引量呈高度正相关(r=4.91,P=0.000).1622篇论文中,有50篇(3.08%)论文表现出量引背离现象.论文被引用峰值年代在论文发表后的第7~8年,而论文下载量的峰值年代在论文发表后的第2年.因此认为,在学术评价过程中,下载量指标比被引量指标具有更强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史学家范文澜称赞:“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史上是辉煌的成就。”文章新考证继司马迁编撰《史记》之后,刘向又在其地:汉天禄阁、石渠阁(西安历史文化遗址)编撰《别录》、其子刘歆在此继承父业、编撰完成的我国第一部分类目录——《七略》,从科技史、教育史等角度及文献探讨了《七略》中的“数术略”(又称术数略)内容主要包含“数学、算术”等,起码为数学、算术内容的雏形;“数术略”中的“形法”——并非“刑法”。  相似文献   

12.
<周易>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集中体现,其一系列思想对当代企业成功开展创新管理有诸多启示:"盛德大业"道出了创新目标对创新绩效的重大意义;"四象八卦"告诉我们创新源自于企业系统有序的创新组织结构;"生生谓之易"提醒企业要不断地对其创新组织结构和创新战略进行评估与调整;<周易>的辩证思想强调了企业一方面应以自主创新为本,另一方面又要善于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周易>的发展思想指导企业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近几年公布的中文科技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两项主要文献评价计量指标,对<中华外科杂志>在国内外科类期刊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中华外科杂志>在CSCD和CJCR两个著名数据库公布的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两项主要文献评价计量指标中均位居前列.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创刊较早的外科综合性期刊,<中华外科杂志>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力是广泛而深远的;在现阶段,<中华外科杂志>在国内外科类医学期刊中仍具明显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先秦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具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汉赋,即继承了先秦文学尤其是<诗经>、<楚辞>和纵横家的美学思想,也对后世文学如唐诗、宋词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林耀华先生的<金翼>和其姊妹篇庄孔韶先生的<银翅>都是以黄村"金翼之家"这个家族为主线来由浅入深地阐释其学术思想的.笔者在阅读了<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一书之后,结合林耀华先生的<金翼>,选取"宗族.房·家族"这个主题,论述其功能、变迁过程以及在宗族观念和家族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的行为,并强调这一主题应在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笔者认真学习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一书,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理解.尤其是对实现创新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思想要创新、要科学,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在 < 史记 @孔子世家 > 和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里 , 分别记载了老子和孔子会晤一事 , 说孔子到达周都 ( 洛阳 ) , 曾经请教于老子 : " < 史记 > 上说 : 老子者 , 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 姓李氏 , 名耳 , 字 [伯阳 , 谥曰 ]聃 , 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 , 将问礼于老子 . 老子曰 : ‘子所言者 , 其人与其骨皆已朽矣 , 独其言在耳 .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 ,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吾闻之 , 良贾深藏若虚 ,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 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 吾所以告子者 , 若是而已 . ' 孔子去 , 谓弟子曰 : ‘鸟 , 吾知其能飞 ; 鱼 , 吾知其能游 ; 兽 , 吾知其能走 . 走者可以为网 , 游乾可以为纶 , 飞者可以为 . 至于龙 , 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 ! ' 老子修道德 , 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 居周久之 , 见周之衰 , 乃遂去 . 至关 , 关 [令 ]尹喜曰 : ‘子将隐矣 , 强为我著书 .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 , 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 [莫知其所终 ]” ( < 史记 @ 老庄申韩列传 > )  相似文献   

18.
<正>由玉溪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的"玉溪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项目,针对玉溪市科技创新的需求,整合地方科技信息资源,搭建玉溪科技信息创新服务软硬件等资源保障系统,研发了玉溪科技门户网站及管理系统,创建了"科技人才、科技文献、科技项目、专利、科普、创新机构"等6个子服务平台,结合玉溪市重点产业,引进和自建特色科技数据库12个,整合科技文献资源3450万篇,整理加工特色资源6万余条和3060部科  相似文献   

19.
利用CSCI对学术期刊被引用情况分析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CSCI1997年光盘版,统计分析了引用<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的国内论文、期刊、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找出了该刊被引频次较高的高水平作者群及高质量论文.  相似文献   

20.
作为我军政治工作的经典力作, <古田会议决议>的文风体现出了鲜明朴实、文字凝练,条理清晰、论证严密,分析透彻、操作性强,问题集中、思想深刻等特点,笔者结合特点,从优良文风的内在根源、时代特征、逻辑要求三个方面认识<决议>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