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矿山三维地学建模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之一。为进行某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利用矿山Surpac软件,结合勘探得到的钻孔柱状图包含的矿山地质信息,建立该露天煤矿地质数据库,通过对矿山研究区域内地层解析,得到需要研究的边坡地层结构实体模型,为后续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实物地质资料数据现代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地质资料数据信息化服务体系是实现传统实物地质资料现代化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方式,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为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保障,数据是基本项,数据库是数据资源管理的核心,使用集成技术便于加强分散全国的地质数据集中式现代化管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实现地质资料数据集中共享,以此构建资料数据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对地质资料管理和维护的权限,同时馆藏地质资料采用分布式服务的方式提供资料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3.
傅洪举 《科技风》2013,(23):127-127
ORACLE关系数据库系统软件是开展各项专题研究的基础,为各项生产和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提供看一个较为统一的相对标准化的数据话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的促进各项专题工作的进度以及工作效益。另外,各项数据研究和信息化生产的工作可根据研究数据的特点,通过地质数据库ORACLE中的关系数据和系统软件的精确计算来选取可以满足专题工作需求的数据视图设计,并从综合地质数据库结果中选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资源建立E- R模型系统,并做数据库逻辑设计,将地质勘测数据库转化为28个关系,进而绘制实用模块。  相似文献   

4.
第12届国际数学地质大会9月26日—3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国际数学地质和地学信息领域的盛会,共有来自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人参加了本届盛会。  相似文献   

5.
受到数据获取技术的制约,地理信息研究当中无法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在遥感技术与GPS定位技术发展后,地理信息所掌握数据信息规模日益庞大,数据库也逐渐呈现出空间化的架构方式。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地学领域可将其他领域的数据融入其中加以分析。然而由于数据量过于庞大,人工处理的难度日益增加,因此必然要在当前地学数据分析法的基础上,融入新型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分析。基于此,本文将对基于超图时空模型的地理信息时空数据挖掘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地质环境数据量大、管理应用方式落后等问题,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基于哈希格网改进的椭球四叉树空间索引技术、切片数据组织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三维地质环境一张图服务系统,建立了标准化的、统一的地质环境数据库,初步搭建了地质环境数据中心。该系统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大数据的管理及应用,以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数据为基础,结合地质环境业务专题数据建立了地质环境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发,实现了大数据三维一张图浏览、管理、统计查询、三维空间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借助于GIS技术基于OGRE平台研究开发了三维建模功能模块。该程序能以地形图和地质图数据提供的有限信息,建立精度较低的地质体三维模型。将该法应用于星岗地区,结果表明,该程序能真实再现空间地质体,较好地解决以沉积地层为主的建模,大大提高了可视化程度,所建模型将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信息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媛 《情报探索》2004,(4):109-110
介绍了Web数据挖掘的种类和方法,建立一个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信息服务系统。以数据挖掘模块为中心,处理数据库、智能代理、Web服务器日志和用户接口多数据源的信息,以改善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地学前缘》为例,介绍了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期刊检索数据及分析检索结果的一般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对期刊的国际性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乌岚 《科技通报》2013,(1):154-156,180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样约束模型的数据库优化查询方法。将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分类处理,按照数据特征将数据库中信息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为数据库优化查询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建立多样约束模型,判断符合查询条件的数据类别,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别进行数据查询,从而实现数据库优化查询。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算法进行数据库查询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库信息查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信息资源规划中的主题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骞  刘伟  孟庆久 《情报杂志》2006,25(2):136-137
通过分析数据接口间数据交换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信息系统中资源的真正共享只能通过建立主题数据库来实现;通过论述主体数据库的规划过程,指出了建立主题数据库的方法;通过对数据流的分析,论述了主题数据库数据的筛选模型和筛选过程,从而说明了基于数据集成基础上的主题数据库是信息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必须建立主题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以《地学前缘》为例,介绍了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期刊检索数据及分析检索结果的一般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对期刊的国际性状况及发展方向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个旧东区1360中段、1600中段、1800中段和地表四大平面的CAD图为基础数据,以GeoMine3D软件为平台建立三维模型。制作过程中解决了数据导入等问题,分不同图层对花岗岩、玄武岩、硫化矿、地层和断裂进行了信息分类和建模。研究如何以直观的方式揭示各地质体之间的空间形态关系,结合个旧东区地质特征,提取深部找矿信息,并为成矿预测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地学数据、地质知识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具有空间属性,在地学研究中这些空间属性可以通过经纬度、坐标等数值形式得以精确反映,但知识表达更普遍的情况是以区域或地名的形式出现。例如,研究人员在进行青藏高原研究时,往往希望通过查询青藏高原、西藏地区、特提斯成矿带(中国)甚至第三极等一些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关键词查询需要的数据资源,而很少有人直接通过青藏高原空间区域的范围(北纬26°00′12″~39°46′50″,东经73°18′52″~104°46′59″)来查询。因此,如何把用户对空间范围的查询语义转化为对地名或区域的查询,或者直接揭示用空间语言表达的地学知识的空间特点,成为地质空间术语语义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不断加深,各油田企业逐渐形成了多套地质资料管理系统,以管理不同种类的地质资料,使资料信息共享成为难题.本文探讨了一种实现多源异构地质资料资源虚拟集成的思路,通过在数据用户和数据资源之间建立虚拟集成层,能够避免数据物理搬移和重复存储,进而快速实现信息共享,减少运转成本.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摸底调查工作任务和需求分析,开发适用各类实物地质资料保管单位进行摸底调查数据采集工作的软件系统,实现摸底调查的数据录入、报表生成、数据报盘和数据查询等基本功能,最终建立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调查数据库。基于此,文章对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调查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海量信息存储过程中的数据库性能优化问题.假设数据库中存在海量信息,则数据库信息查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信息需求.因此,需要对数据库性能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数据库查询的效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法.建立云计算数据关系模型,描述数据库中相关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数据查询提供依据.计算数据节点的负载状态,从而实现数据库中信息的快速查询.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够有效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公路边坡工点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稳定评判方法多种多样且标准不一。本文提出建立边坡标准化数据库,公路边坡数据库不仅方便了诸多边坡工点信息的查询、修改、维护和分析,而且能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等各阶段的边坡地质和工程信息纳入系统管理平台,并为有效解决边坡稳定评判与防护决策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鲁奕岑  安卫士  魏爽  吴书成 《科技通报》2021,37(5):22-25,77
以气象数据库为参考标准,根据各部门提供的报文结构说明,解译实时上传的各类报文资料,建立存储外部门数据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库的实时更新.通过小时气温数据的缺测值检查、气候界限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完成对外部门数据中的气温要素在气象学意义上的质量控制,建立浙江省实时质量控制业务流程,实现基于"一张图"的气象站与外部门站点数据融合,加快推进多源信息在气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3)
全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是基于Access 2000平台放射性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关系型属性数据库,也是基于MAPGIS平台的空间数据库。随着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的实施,对全国铀矿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进行了数据更新,在数据库更新中建立空间数据库时遇到了四种类型的问题,使得数据库系统运行时出错。四种类型问题包括没有工作区范围,只有一组坐标;工作区范围有国界线;多个工作区范围;以行政区划或盆地等为工作区范围。本文通过反复的试验、研究,最终找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