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时期曾发生了两起鲜为人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风波,分别是顾颉刚编写的《本国史》教科书风波和吕思勉编写的《白话本国史》教科书风波。探究这两起风波,有助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学历史教育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研究与编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中学地理教科书的研究 ,开始于1982年。那年 2月 ,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 ,留校任教。在系里学习“中学地理教学法”课程时 ,高如珊老师让我们 77级同学翻译了美国《世界地理》的习题集。留校后 ,我整理翻译的材料 ,写了一篇介绍 ,发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82年的第 3期上。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专业论文 ,在那个时期 ,对于刚留校的青年老师 ,发表文章还是不容易的。为此 ,在时隔 2 0年的今天 ,我要特别感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当时给我发表文章的机会 ,使我那时在高兴激动之余 ,产生了对地理教科书研究的兴趣 ,开始了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是在其编纂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萌发的,并渐成系统.与同时代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相比较,大量阐发疑古精神,无疑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史学与教科书之间的互动,在这里面表现得最为明显.顾颉刚《现代初中本国史》随时代而生,也随着时代发展被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社白进言     
《地理教育》编辑部:《地理教育》2010年第3期第6页常华锋作者所撰写的“褚亚平先生地理教育思想简单”一文,存在疏漏之处,需要及时补正。1981年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地理教学法》及1985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地理教学法》第二版(修主本),  相似文献   

5.
王雪 《今日教育》2022,(1):66-67
<正>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了一封书信,为盛成亲属捐赠,是1979年3月22日86岁的顾颉刚亲笔书写,距1980年12月顾颉刚逝世仅一年零九个月。信的收件人是著名学者盛成。查2011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顾颉刚全集》书信卷,未有收录。  相似文献   

6.
何炳松对历史教育的贡献──兼论《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草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金相成何炳松(1890~1946)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潜心研究中学历史教育并作出卓越贡献的历史教育家。他所撰写和译述的《历史教授法》(《教育杂志》第17卷第2、3号...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历史教学》2007年第9期发表了《2007年全国高考陈寅恪题值得商榷的三个问题》一文,认为这道试题的设计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缺陷,考查的效果也不够理想。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关注。赞同者有之,提出商榷者也有之,如王俊伟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2007年第12期发表了《也评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历史试题——兼与何凡、周明学老师商榷》。一篇文章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我想,这是每一个作者所乐见的。  相似文献   

8.
周振飞老师的《2011年全国文综卷第25题商榷》(载《中学历史教学}2011年第12期,下面简称《商榷》)一文对此题进行质疑,认为答案不惟一,并分别说明选项“B”“C”也是正确答案。此题答案真的不惟一?  相似文献   

9.
顾颉刚在考辨《禹贡》时,涉及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他因此意识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古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他倡导学界开展历史地理学研究,并创办了“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承载了唤醒民族意识、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任务。他对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兴起有开创之功,贡献巨大,其炽热的爱国情感、开阔的学术视野,堪称学术界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当捧读拙文《信度·厚度·长度:人文学科命题的价值追求》的刊印稿时(见《中学历史教学》2014年第8期,以下只标年份与期数)。潜意识猛然提醒我,我第一次发表教学论文《初中历史课堂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在《中学历史教学》上,也是第8期,只不过,时间是2004年。  相似文献   

11.
王树声先生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之后赴兰州市某中学短期任教,1954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任教直至1988年退休.王先生是我国第一批地理特级教师,他的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情理俱在、发人深省,他坚持行地理育人之路,在教坛上建功树绩、孜孜不倦.20世纪80年代,王先生走上中央电视台,担任“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伟大祖国地理讲座”等专题节目主持人,播讲效果显著,获社会观众一致好评.王先生发表论文和论著达千万字,其中《中学地理教材教法》、《大百科全书·地理卷》、《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教海求索五十年》、《王树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为其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顾颉刚在早年形成了自己的中学历史教学思想。他的中学历史教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灌输新的历史观给学生,改进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创新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和内容三个方面。他的这些观念影响深远,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吕型伟访谈录》中提到,据有的报纸统计,现在各种“品牌”的教育有658种之多。他对教育领域“漫天飞”的口号“究竟解决什么问题”表示怀疑,也只是怀疑而已。然而这点怀疑本身却引起质疑。《教育参考》杂志2006年第4期上有一篇文章就此问题,“与吕型伟前辈商榷”。关于这一“商榷”倒也不无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4.
顾颉刚是“五四”政治运动的旁观者,1920年代中期,他以在古史辨伪、民俗研究上的突出成绩,却转成新文化运动提交学术成绩单的代表;“五四”前后,既是顾颉刚的蛰伏期、亦是他思想学术成长的关键期。本文通过分析顾颉刚与同学傅斯年同中有异的思想抉择,以及从《诗经》出发进行经学革命与历史重建的学术径路,试图在这个“非典型”的典型个体身上,敞开对“五四”在思想文化上何以成为“五四”的持续思考。顾氏思想“缓进”、学术“激进”,但在行动力的果决及坚韧上,他的学术实践丝毫不亚于参与政治运动的朋侪;将“革命”诉诸于行动,顾颉刚实在深具“五四”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顾颉刚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同时也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历史文献学家。他对史料的分类与甄别作出了科学的界说 ,对古代历史文献的致伪原因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其辨伪理论和方法也别具识见。探讨顾颉刚的文献考辨理论与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历史文献研究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去年八月份,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在北京香山召开第二届年会。为了加强中日两国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交流,这届年会特别邀请了日本著名学者斋藤秋男教授率领日本“比较历史、比较历史教学研究会”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这个代表团的成员二谷贞夫先生宣讲了他的题为《儿童、学生的历史认识和历史学习》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二谷先生着重地介绍了日本著名中学历史教师安井俊夫的历史课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论和  相似文献   

17.
正策划人语:在《古史辨自序》中,现代历史学、民俗学巨擘顾颉刚特别谈到了自己对京剧的嗜好。在长篇的剖析中,他坦言了观看京剧对他的历史研究有"旁敲侧击"的作用。顾颉刚说,他对上古史的质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观看京剧过程中的思考,从而提出"古史层累说",开创了"古史辨派"。可以说,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兴趣",很有可能对个人的研究、教学等有影响。观之在前,思之在后。这启示我们:虽然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性很强,需要  相似文献   

18.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是顾颉刚先生在1933年任教燕大"秦汉史"课程时使用的教案,1935年刊印出书,原名《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全书体裁通俗,文笔流畅,深入浅出。本书实际上是一部叙述史学大师顾颉刚著名的"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点的历史书,在中国辨伪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饶宗颐是唯一健在的禹贡学会会员,早岁为该会创立者顾颉刚所器重,相继在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责善半月刊》等刊发文,其所发文章及《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均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他在史学界非同寻常的学术起点。回顾两位先生之交谊,有利于今人更好地继承他们的古史重建和历史地理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20.
近日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编辑部专门组织了全国 2 3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 ,撰写文章 ,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的现行初高中的历史教材提出商榷意见 ,推出了 2 0 0 0年第 6期和第 7期的“商榷与正误”专辑。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清一色的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和教研员 ,在同一刊物上连续两期针对人教社版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提出批评商榷最为精细、最为集中、参与者最为广泛的一场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 ,自然会引起学界内外的广泛关注。促使这份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发行量最大、有着重要影响的刊物在近期采取这一举措的最为直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