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失地农民被迫变成了城市市民的身份,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具有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双重特点,且他们在经济上生存于城市边缘,他们与城市居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使得失地农民在城市化适应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的现状、影响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的因素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也对成人教育提出了现实的诉求。成人教育作为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与再教育的重要途径,应该开展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其增加经济收入,尽快完成经济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一系列城市生活观念与规则教育,促使失地农民尽快完成社会行为层面的城市适应;开展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失地农民在更高的心理层面完成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3.
刘斌 《家教世界》2012,(12):73-74
失地农民由农村进入城市,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社会配套设施的不足等原因的存在,使失地农民出现了生存的危机感、工作的挫折感、被歧视感等心理问题。并且,失地农民的这种心理不适应状态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失地农民自身、政府、社会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帮助失地农民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积极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带来了农村社会的转变,随着失地农民的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结合楚雄市在扩城建设中的情况,我们对发展过程中的农民角色转变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的思想转变以及楚雄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了规划部门应优先考虑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规划要有科学性、预见性、可操作性;应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劳动就业保障、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失地农民的管理和就业培训机制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群体数量不断增大,失地农民市民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融合理论视角,当前失地农民市民化面临经济性、制度性和心理文化性障碍,应从改革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培训制度,搭建社区融入组织平台等层面为其融入城市社会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6.
李鹤 《华章》2010,(29)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初见规模.但在"十一五"时期,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度的关注城市利益的扩大,忽视了农村利益的保护而造成了城乡矛盾日益加剧.形成了包括了失地农民返贫,农民工、农二代、留守儿童,价值观的迷失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可以统筹发展的原因及二者良性互动的方式,提出了在城市化建设中进行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面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采煤沉陷区的移民安置,涉及农村发展、社会稳定、生态环境,关系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是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淮南市针对采煤沉陷区失地农民进行的集中式搬迁、发展式安置,在实践中有序推进,获得了失地农民的认可,对同类资源型城市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在沉陷区移民安置中也存在搬迁安置信息不畅,就业政策落实不够等问题,需要为失地农民提供综合性的移民安置服务平台。解决农民发展和安置中社区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进入城市会面临某些心理不适问题,具体表现在居住变化、经济压力、就业不足与保障不力等导致的心理不安、焦虑与抵触失衡心理,以及社会交往产生的封闭自卑心理、城市认同感欠缺与市民意识缺失等。心理不适问题的产生既与城市体制性因素以及城市居民的偏见与歧视有关,也与失地农民自身人力资本不足、农村传统文化的持续影响有关。应该从物质层面做好就业与保障工作、从社会文化层面扭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以及从个体心理层面构建心理调适机制来实现失地农民心理适应。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对农民而言具备多方面的社会保障功能.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都会增加更多的丧失根本生存保障的失地农民.只有把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接轨,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逐步向城市聚集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实现农民非农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同时不可避免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增加一方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是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区域转化为城市区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伴随着许多失地农民的产生,他们面临着产业转型、观念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化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并用来分析教育现象的有力工具.在我国,由于城乡小学生在家庭环境与早期教育中所积累的文化资本的差异,特别是受到现行语文教材所存在的城市化倾向的影响,农村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适应性要明显弱于城市学生,这是导致城乡学生在正规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建议从改变教材的城市化倾向、改进农村家庭教养方式、改善农村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来提高农村小学生对语文教材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催生出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群体。大多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研究表明,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还存在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再就业困难、城市生活融入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征地补偿市场化、强化社会保障、对失地农民有针对性地培训,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鼓励农民创业等加强和改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大致需经历文化冲突、文化反思、文化重构和文化融入四个阶段。目前,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过程因政府支持缺位、社区支持乏力、媒体和原市民歧视、城郊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与主观努力欠缺而步履缓慢,需要从政府推动、社区支持、社会认同和主体建设四方面入手,建构城市社会与城郊失地农民双向互动的促进机制,推动城郊失地农民快速适应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问题成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使失地农民融人城市成为“新市民”,关系到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进行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失地“新市民”成为弱势群体的主要原因,就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适应固有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失地农民在市民化价值观转型上具有渐变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通过对合肥市芙蓉社区200位失地农民的实证调查,发现失地农民在经济上处于边缘化状态;文化生活上兼有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的双重性;心理认同上处于失调和彷徨状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50%,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带来失地农民数量的增长。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巨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就业、生活方式、身份和社会心理等四个方面的城市化、市民化。面对这样的转型,失地农民在思想观念、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社会资本等方面还存在障碍,影响了失地农民面向城市的转型。为此,成人教育应该发挥其优势,对失地农民开展思想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资本教育,从而提升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在城市化中的养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其中最突出的是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因此,探究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维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积极探索和创新关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相关政策和机制,对城市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原因,并尝试提出改善的策略和建议,以加速推进城镇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农村城市化是一个必经阶段。此过程中,失地农民经受着生活转型、工作方式转型、产业转型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样,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因为家长群体的特殊性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家长家访策略的转变为切入点,针对失地农民家长的特殊性,提出"多维式家访""积谷防饥式家访""任务分解型家访...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也在迅速扩大,据预测,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达1亿人以上。近年来,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引起广泛重视。西南大学秦启文教授主持立项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转型研究——走出‘卷入式’负博弈困境",就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过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