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并非首首都有韵.有韵的诗不一定都是好诗,无韵的诗也不一定就是劣诗.但是诗韵很重要,不是可以掉以轻心的枝末细节.诗韵是诗有别于其他一切散文最显著的特点,诗以其简洁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独立于文学之林.如果给一篇散文安上韵脚,那我们读起来会觉得造作别扭,很不舒服.假若你觉得正相反,某篇有韵脚的散文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抑扬顿挫音韵铿锵,那我可以肯定,你读的“散文”其实就是一首诗,只是没有分行排列罢了.因为诗和散文的语言构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诗散文是诗和散文嫁接出来的一个文学新品种。诗散文既要有散文那种散体而又形式自由的散文特征;但它同时又必须具有诗意的内核。诗散文不是生活现象的罗列和浅层次的简单记写,它要求作家必须把生活以诗意的精神形式呈现给读者。它长于写意,不仅要强调生活事件的真,而且它还要强调内心生活的真,追求一种内宇宙与外宇宙的和谐。诗散文是散文和散文诗之间的一种边缘文体。"诗"和"散文"是散文诗和诗散文的两个极,"散文诗"向"诗"靠近,"诗散文"向"散文"靠近。它无论是从总体构思上来看,还是从章节韵律上来看,它都具有诗的特质,即便在字里行间、乃至每一个方块汉字都应该闪耀着诗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一唐弢一生出版了二十多本杂文、散文,然而,他最喜爱、最重视的文学形式却是诗。这一现象能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唐弢后来写下过一段很有影响的文字:“一个诗人也许不会写小说、散文、剧本或者文艺批评,但一个文艺批评家、剧作家、散文家或者小说家,却应该写诗,至少是懂得诗.否则的话,那将是一个悲剧,一个抱憾无涯的悲剧。因为他毕生孜孜矻矻地去从事的,多半会是一件徒劳无益的工作,白白地将自己的生命浪费掉。”唐弢终生都重视诗,热爱诗。在他看来,“诗是艺术的同义语,它是文学中的文学。”而且,他最初与文学发生关系也是诗——写旧体诗。那么,在他走上文学道  相似文献   

4.
谭明诗集《光芒与蝶》到案头已年余,在零散的阅读中,感动也是零散的,但每一次感动却深入而持久。正是这样的感动一次又一次集中起来让我产生了对《光芒与蝶》说话的激情。然而,我深知解读一个诗人、一部诗集,甚至一首小诗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深入到每一首诗歌内部的细微之中,探听诗人的脉息,统摄所有的作品为一个整体,并最终敞亮诗人的心灵形象,这确实不是简单的事情。一首诗是多义的,诗人也是多义的,进入一个诗人正如进入一首诗,会有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自然也会有不同的认知结果,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 ,散文创作是一种侧重于表达内心体验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 ,它对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或自然图景的再现 ,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对主观感情的表现中间 ,主要以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 ,那么 ,理想的散文境界应是 :最能够触发读者久久地感动的 ;最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或向往着种种人生境遇和自然风光的 ;最能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的 ;最能够在语言的文采和艺术技巧方面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的  相似文献   

6.
盛德友 《培训与研究》2006,23(6):4-5,45
诗是语言艺术。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也是语言艺术。那么,为什么把一篇散文分行排列开来,人们却不认可它是诗,而把一首诗连缀成散文模样,则依然认为它是诗。甚或在一篇小说中发现几个好句子,也往往击节:真是诗的语言。何也?答曰:是诗歌语言的非科学性特征使然。  相似文献   

7.
数学家说:“两点之间最短的是距离。” 哲学家则说:“两点之间最短的是梦想。” 二者之间虽然在句尾的结论上仅仅只有两字之差,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前者属于现实,而后者则属于浪漫。从客观上来讲,二者似乎是界限十分明确的,其实不一定如此。比如散文诗,便是散文与诗歌联姻的产物,从过去的文学角度上看,散文便是散文,诗便是诗,二者界限分明。散文是散行的文体,它不受韵律的约束。虽然不能说散文完全没有节奏,但它的节奏是不规则的、偶然的。它的行文也没有一定的格式。而诗歌在这方面恰同它是相反的,既讲究韵  相似文献   

8.
明清清言小品是一种特殊的散文体式,其体制精短、表达明快、文辞雅洁,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意蕴之美、结体之美和笔墨之美。清言小品属于微型文学,是诗的散文,散文的诗,较之于普通意义的散文作品,它的语言更具美的特质和韵味。  相似文献   

9.
我与散文     
散文是我写作时最常用也最爱用的文学形式。理由也很简单,在我充溢的感情要求发泄的时候,散文就是一种最方便的工具。因为,要用诗的文学形式来写,对于我就太费事了!我总以为诗是“做”的,不是“写”的。诗要合辙押韵,音调铿锵,读了使人能背诵下来。我不是一个诗人,慢慢地“做”起来,浓郁的情感,就会渐渐地消失了。其他的文学形式,如剧本、甚  相似文献   

10.
锄禾日当午     
在教学《锄禾》这首诗之前,我就担心教学效果会不好。因为孩子们对这首诗实在是太熟悉了,它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启蒙诗,人人都会背。怎样才能打破孩子们原有的思维定势,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打造一个精彩的古诗文课堂呢?我思索着。  相似文献   

11.
平淡的境界     
散文最讲究味。一个人写散文,是因为他品尝到了某种人生滋味,想把它说出来。散文无论叙事、抒情、议论,或记游、写景、咏物,目的都是说出这个味来。说不出一个味,就不配叫散文。譬如说,游记写得无味,就只好算导游指南。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一种最为开放的文体,它注重个体生命体验的直接表达,以短小精悍的方式传递出一种能感动人心的大情怀。好散文的精神特质有两点,其一,散文创作者最终要形成自己的、能够显著地区别于他人的创作风格,如史铁生与人生、命运抗争,李泽厚对历史进行隐性批判的写作风格;其二,要有突破性的视角关注社会,如周国平对"自我"的表达、贾平凹对城乡差别以及社会伦理角色冲突的关注。两种精神特质也是两种创作方法,散文创作者只有结合自身生命体验将二者灵活运用并一以贯之,才能写出精品散文,写出好散文。  相似文献   

13.
诗意的生活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汶川地震时,人们最深刻的情感是用诗歌表达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也都是诗。诗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流泪,让我们升华。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  相似文献   

14.
一有人称鲁迅的《雪》(辑入《野草》)是“极美丽的诗”(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是的,《雪》饱含诗情画意,斐然成章,确实是一首醇香扑鼻、动人心魄的好诗。然而,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分行排列的诗,而是用散文的句法和形式写作的散文诗。散文诗当然也是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挣殊的文学样式,散文其形,诗意其神,是它的基本特征。正如其它体裁的诗一样,散文诗只有显示出某种诗的氛围、诗的气息、诗的情思,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鉴赏》2010,(7):44-47,109
李汉荣的作品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善于从大自然、生活中发现美。并用灵动的生花妙笔表达其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他的散文大多通过对美好生态的诗意勾画、对人与自然对峙现实的揭示以及对和谐未来的憧憬.表达出保护环境、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有人把它的散文称为“生态散文”。如果你用心去感受。透过他的那些文字。体味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之中。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般的韵味: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所打动.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16.
人人都可以拥有爱情,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作为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爱情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散文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但讴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作品却寥若晨星。文学作品总能若隐若现地展示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也会或多或少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来观察中国人爱情观与婚恋观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17.
人人都可以拥有爱情,但不是人人都可以拥有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作为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爱情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散文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讴歌爱情赞美爱情的文学作品不胜枚举,但讴歌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作品却寥若晨星。文学作品总能若隐若现地展示人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也会或多或少受其时代背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有关爱情的文学作品,来观察中国人爱情观与婚恋观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18.
《差别》一文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安森,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还可以说是一篇生活哲理散文,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小说。文学的文体毕竟只是大体的一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就像冰心的《小桔灯》,有人把它当作散文,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小说,无论怎样划分,《小桔灯》都是一篇文学经典,感动了很多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为什么写作?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人人都可以说出一两个道道来,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三言两语。可是,最简单的问题常常也是最复杂的问题,没有谁能够把这个问题阐释清楚。其实,是我们自己把问题弄复杂了,回到写作的本原上来:写作不就是一种表达吗?也即写作就是用文字记载与刻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与期待!所以,有生活就会有写作,生活的独特性决定了作文的个性,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人人都有自己的作文个性,因此,人人都应该是作文的高手!  相似文献   

20.
从1998年开始,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连续六年考的都是散文阅读。散文阅读已成为现代文阅读中的重点和难点。它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综合能力外,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初步鉴赏评价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对所给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赏析。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设题角度相对灵活,因此也是学生在练习和考试中最头疼、最怕做、最没有把握的难点部分。不过只要我们仔细研读近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散文阅读题,就会感到解题思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散文阅读试题考查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查分析文章、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