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书于明代后期的广东“木鱼书”《花笺记》是一部说唱文学中的弹词作品。由于这部作品未能为广大读者所熟悉 ,文学史也很少提及 ,因此 ,文章强调了它作为粤语文学的代表在古代远涉中外文坛的影响力 ;在这基础上 ,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花笺记》表现于题材、主题和故事模式等几个方面的民间风格 ,以析其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来源于风格方面的因素。这部具有较高文学性的弹词作品 ,其实构成了文学史传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的“文本意义”与“实践价值”历来相去甚远 ,而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的“大一统”色彩 ,遮蔽了不同地理历史条件下生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徽州地域法律文化对解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标本价值。本文以记载明末天启、崇祯年间潘余两姓的一桩官司文书———《不平鸣稿》为中心 ,辑录了该稿所收文书 ,描述了两姓之间“六年三讼”的大体历程 ,详述了纠纷的缘起和最终解决之道及其双方所体现的诉讼意识 ,并认为 :在明末徽州民间纠纷的解决过程中 ,民间权威人物的影响已经远不如明初 ,乡民之间的互让互谅往往导致纠纷的最终解决 ,并据此对学界关于明清徽州人擅讼、健讼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3.
论猿猴抢婚故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积淀了十分丰富的神话、传说、故事,其中与猿猴有关的一类作品颇有趣味。从《山海经》到《西游记》,从古老的民间神话传说到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猿猴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形象。在大量猿猴故事中,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母题是“猿...  相似文献   

4.
盛唐诗人群体中有不少诗人都担任过县尉一职,这种共同的生活经历对他们的心态与诗歌创作颇具影响。县尉职位、经历、交游等对这一群体的诗歌创作,尤其是东南之地的县尉诗人山水诗成就突出,彰显出明显的地域特点,而"神仙尉"称号的深入人心,也透出这一群体共通的心理内容。  相似文献   

5.
郑孟晴 《文化学刊》2023,(9):239-242
文人与琴一直是一个中国画中永恒的主题,明代画家杜堇的《文君听琴图》中描绘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遇的场景,男女主人公通过屏风相隔又通过琴声相连,其“琴挑”的主题,与明代民间盛行的《西厢记》中的莺莺听琴的场景有着相似之处,以此探寻明代以前“听琴”图像这一母题内在含义的变化与明代文人爱情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明末李雯《破梦鹃》杂剧未刊稿的发现,引起治戏曲史的学者重视。徐立《古杂剧〈破梦鹃〉初探》一文,未能遵循"知人论世"的古训,对该剧撰者李雯、序作者徐芳等未加以考订,对近人题跋中的某些失误,也未予以辨析订正,就轻易将所谓杨慎的《太和记》当成最早的川剧作品,"这以后就出现了一个断档"。"《破梦鹃》杂剧的发现,为我们弥补了这个断档的缺陷"。本文则认为《太和记》非杨慎所撰,而是明代许潮的杂剧作品;李雯根本就不是四川文士,他为明末清初江西南城县的戏曲作家。明代川籍作家的剧作,与川剧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大书架     
《水浒传》(英文版)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著名古典长篇小说,它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发生在公元十二世纪初的一次农民起义故事编写而成的。小说描写了山东梁山泊地区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因阶级和历史的局限而归于失败的发展过程。作品着重刻划了晁盖、李逵、吴用、阮氏兄弟、鲁智深、林冲、武松、杨志、宋江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叙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经  相似文献   

8.
于琴 《文化学刊》2011,(3):144-150
民俗语汇是指各种反映民俗事项或涵化民俗要素的语汇,它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工具,也是考察民间文化最生动、最活跃的语料实证。《秕言》作为明代一部俗语辞书,辑录了大量的民俗语汇,对《秕言》中所收录的民俗语汇分类研究,旨在梳理和揭示其蕴藏的丰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民间"水浒热"带动文学创作,20多部文学作品争相模仿《水浒传》创作,改编、衍生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动漫、游戏等更是不计其数19世纪前后,日本民间流行"水浒热"。学术界评价:"在明治以前最深入、广泛渗入日本民间的外国小说是《水浒传》。"民间的阅读热潮,也带动了文学界的积极创作,20多部日本文学作品争相模仿《水浒传》创作。在这些作品中,一部名为《南总里  相似文献   

10.
谷卓达 《文化学刊》2023,(3):200-204
新批评派主将布鲁克斯是悖论研究大潮的潮头,他曾说:“悖论的语言即是诗歌的语言”。由于悖论具有特别的、充满哲理的特征,所以成了诗人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效果的工具,在玄学派诗歌和一些现代诗中屡见不鲜。本文从新批评派的发展、悖论的理论渊源和含义入手,以布鲁克斯《精致的瓮》为立足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找寻并分析《精致的瓮》中涉及的诗歌作品以及其他诗歌作品中的悖论修辞,并归纳出悖论的几种基本类型,总结悖论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