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第一部中国新闻史学史──徐培汀著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巷》,现已作为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规划图书,由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公开出版。全书48万字,方汉奇作序,各大书店有售。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评介了百年来中国新闻史研究发展诸多问题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新闻史发展的分期,各时期新闻史的研究特点,各时期的代表性著作,有代表性的新闻史学者以及他们的成就、贡献和影响,他们的局限、不足和阙欠等。我国第一部中国新闻史学史问世@任苑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传播学研究领域开始形成。1949年,当代世界传播学大师、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在汇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大众传播学》,这标志着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有更多的国内外传播学不断涌现。施拉姆大师曾把传播研究比喻为一块未开垦的“绿洲”,吸引着各个学科的无数学来此辛勤耕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06年8月28日,国家课题《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正式启动;9月13日,新华社又全文发表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文化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为文化发展制订的五年规划,以及把“创意产业。的推动列进中央文件,都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将驶入一个快车道。  相似文献   

4.
鉴于国内新旧文化争论的需要,一批以中国传统文化承担者自居的留美青年学人酝酿创办杂志,形成了《学衡》与“学衡派”的基本力量。他们1922年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办了《学衡》杂志,打出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旗帜。中华书局负责《学衡》的出版,在危难的时局中出版了79期,是中国民国出版史的“奇迹”。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传播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陈力丹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与世界隔绝了较长时间后才知晓传播学。1956年只有内部很少的人知道这个名词;1979年7月上海复旦大学的《外国新闻事业资料》首次公开介绍了传播学(当时译为“公共传播”);1978年10月,日本...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2004年8月2日出版的《新闻周刊》“”中国前有“郑和”,现在能不能再有“政和”呢?如果有,我们的国家肯定会再度由“经济黄金时期”延伸到“政治共和黄金时期”,这是我国未来在世界舞台能够再度唱主角的主旋律。 新浪网评如果赵燕在中国被打赵燕在美国遭执法人员  相似文献   

7.
夏长勇  贾雯 《传媒》2015,(11):58-61
从1874年王韬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我国新闻学研究已经走过140年的发展历程.和这个历史进程相比,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新中国前30年,甚至没有正式出版过一本学术性著作,只有一份公开出版的普及性刊物.改革开放后,新闻学学科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闻学是主要研究“采、写、编、评”等实务类知识的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深度与创新性都不够,学术性不强.因此,在1997年之前,新闻传播学一直是二级学科,该专业毕业生或被授予法学学位或被授予文学学位.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京召开,标志着传播学正式被引入中国.传播学在我国的勃兴以及与新闻学的融合,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学术含量不高的新闻学学科.  相似文献   

8.
7月12日下午,上海市档案学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办“东方讲坛”档案馆举办点第34场讲座。邀请上海市档案局副巡视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冯绍霆同志作“《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第一版在上海出版——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专题报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于中国共产党建党前一年即1920年的8月就在中国第一次秘密出版并在一定范围内传播。报告会上,冯绍霆同志从《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出版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重要意义等方面结合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第一版《共产党宣言》的经过以及对其研究利用的最新成果向与会听众做了详实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6,(10X):13-13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十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列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的重要项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简称《总库》)建成并通过新闻出版总署验收。这标志着中国学术期刊的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出版平台基本建成。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生产、在线出版传播、在线服务等网络出版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方厚枢  平雨 《出版参考》2007,(10):17-17
毛泽东像在20世纪是我国印制数量最多、发行最广的图片类出版物。方厚枢的《中国当代出版史料文丛》中《毛泽东像出版五十年》一文中说:从1951年至2000年的50年中,毛泽东像总计印制了44亿张.其中95%以上是在“文革”时期印制的。据版本图书馆统计.从1951年至1965年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像共计印制16457万张.其中标准像15489万张.生活像968万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出版广角》2016,(14):87-89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一书以译介学为理论支撑,借鉴新近传播学理论,并结合莫言的英译作品加以论证,探索了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葛浩文式译介模式.本文借此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中“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个维度进行再思考,以期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出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05,(6):35-35
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如何开展“传播学本土化”或“传播学中国化”研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四川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当代传播理论体系分析》一书,对如何建构当代中国传播理论研究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媒介批评:类别探讨与特征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程 《新闻记者》2005,1(4):28-31
媒介批评是近年来国内传播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00年11月,教育部《高校“十五”新闻传播学学科研究规划及课题指南(草案)》,将“媒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列入“十五’重点研究课题”。而后,浙江大学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分别将“媒介批评”列入重点研究范围,前者还将“媒介批评学研究”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后,北京广播学院等高校新闻传播院系,还提出开设媒介批评课程的动议。  相似文献   

14.
邱宝林 《青年记者》2003,(12):17-19
作为国内知名的传播学者,戴元光先生在近20年的学术生涯中硕果累累,32岁时就写了我国大陆第一部传播学著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迄今出版《现代宣传学概论》、《传播学笔记》、《大众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传播道德  相似文献   

15.
赵启正先生做了8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有“中国政府公关总管”之雅称。他卸任后就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向世界说明中国”仍然是他关注的一个重点。近来看到他几次谈话,坦承中国媒体同世界主流媒体的巨大差距,中国对外传播存在着严重的“赤字”。同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著名传播学者程曼丽博士的新著《国际传播学教程》,我拜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走向“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今天,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加快“全球化”的步伐。中国出版也不例外,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地寻求出版国际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版权意识比较薄弱,直到1980年8月,中方组团访美,签订了合作编译出版中版《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协议,首次以向外国支付咨询费的方式承认了版权。随着中国加入WTO,从2004年12月1日起,外商可以进入中国出版行业的发行领域,开始抢占国内化市场。与西方百年来形成的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相比,中国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版权贸易可以说是任重道远:近十年来版权引进与输出之比一直在10:1左右,版权逆差超过10倍,且版权引进和输出的地域、品种都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17.
对农电视节目怎样加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电视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对农电视节目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需要政策支持、理论指导和舆论推动。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山东电视台坚持大局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在几次大的节目调整中,始终给予“三农”节目一席之地。1997年,山东电视台专门创办了对农节目《乡村季风》.这个节目后来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对农电视栏目;2000年.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编》2007,(1):38-38
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背景下,经过党的积极争取,冲破国民党政府重重阻挠和种种困难,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我们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创刊号出版前夕,在报社召开的全体  相似文献   

19.
缪立平 《出版参考》2007,(9X):17-17
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推出了“艺术中国”“当代中国”“传统中国”、“学术中国”“原创中国”和“魅力湖南”6大系列“走出去”图书。其中《吴冠中全集》目前已被新加坡吴冠中艺术馆洽购该书的东南亚英文版权。BIBF期间,湖南出版集团与韩国IMPRIMA KOREA出版社签约,输出《青瓷》、《书香三千年》等图书版权;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签订了《长沙窑》版权输出合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甄西 《出版参考》2006,(10S):38-38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出版市场“出版物过剩”的现象开始明显,一般读者对图书、杂志的态度是“买了就读,读完就扔”。小林一博在他的《出版大崩溃》中指出,日本年发行图书、杂志60亿册,其中有20亿册要作为退货返回出版社,最后化浆处理。 在这种背景下,专门从事半新半旧出版物收购和销售的有别于传统古旧书店的“新旧书店”(即“二手书书店”)在日本诞生,其中名气最大、规模也最大的是“BOOK-OFF新旧书店”。该书店1990年5月在日本神奈川县开设了第一家店铺;8月,实现了公司化(株式会社化);1991年开始,他们在日本全国展开特许代理经营活动,到2005年底,在日本全国已经发展了1000多家连锁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