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图像时代的背景下,图像化的传播推动了视觉文化的发展。视觉文化传播现已成为当今传播媒介发展最具活力的方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时代背景,从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基于图像时代、视觉符号的文化传播理论与方法,对当下图像时代中面临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钟新  金圣钧 《编辑之友》2023,(2):62-70+79
网红城市是城市打破传统资源配置方式、见证城市创新形象传播的生动实践。随着图像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网红城市的认知建基于互联网空间中由大量城市影像构筑而成的网红标签,网红城市可能将陷入一场以图像化、经验化为特征的复制循环。文章聚焦网红城市图像中的视觉复制,以计算传播的技术路径对五座代表性网红城市的图像色彩进行计算视觉分析,发现三个代表性的复制逻辑。网红城市图像的复制生产主要为观者的“想象地理”所统摄,包括以都市轮廓、地方记忆性城市空间、怀旧空间等为代表的空间生产,及以风格化技术为代表的复制技术生产。虽然网红城市在图像化复制的驱动下可能形成了一种生成套路,但其也型构了一种新的文化张力,引导着人们在空间生产、意义共享和地方感重构的过程中见证新城市公共文明。  相似文献   

3.
借助传播科技的迅猛发展,时代文化向图像化转向,这一转向是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图像”已经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凸显出的世俗性与视觉性,已成为这一转向的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人类的图像化生存进行了阐述。文章首先指出,图像化生存是文化的视觉中心主义的发展;其次指出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动因:现代图像的迹象性导致人们以图像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最后指出人类的图像化生存的最重要的方式是利用图像进行规训与展演。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成熟以及“图像时代”读者阅读观念的形成,越来越多地方党报开始探索以提升传播能力为目的的“视觉传播创新”,相继进行版面改革。为了强化新闻的表现力,不少党报积极推进报纸的图像化进程,把加强新闻图片报道作为吸引受众,与电视、网络等媒体抗衡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前提下,新闻摄影在报业竞争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发挥出积极作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后家族时代",传播浙江祠堂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浙江祠堂,是散落在乡土的文化遗产。以祠堂为表征、以宗族为内涵、以乡土为补充的浙江祠堂文化的传播现状不容乐观。在"后家族时代",浙江祠堂文化的传播应着力推行四种策略:一是乡土化策略:打造新型的传播内容;二是产业化策略:打造新型的传播方式;三是网络化策略:打造新型的传播平台;四是图像化策略:打造新型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7.
“读图时代”与受众的读图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昌军 《新闻窗》2007,(3):114-115
多元化的媒介竞争,数字摄影浪潮的新一轮侵袭以及网络图像传播的蓬勃发展,已经使今天的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图像传播时代。较之于上世纪中叶由贡布里希所阐释的“图像之无所不在”,此时的图像传播时代除了更纪实,更便捷外,还因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参与而变得更加“受众化”。  相似文献   

8.
李芳  周鼎 《传媒》2023,(22):69-70+72
随着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重塑,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成为广大用户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的首选渠道。从个体创作到MCN运营,“非遗”类短视频正加速步入众创时代。本文通过阐释“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和价值,针对当前“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提出其在文化和商业维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子乐 《中国编辑》2007,(2):95-95
当代文化正在经历从印刷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视觉转向”。相对于印刷文化对读者的文化水平有基本的要求,视觉文化时代通过电子影像来传播信息,从而使得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的社会群体也能进入文化传播的圈子。在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读者死了”,但是“观众”们却依然“活着”。视觉文化中的人们并不都是电子游戏和电影的被动消费者,他们依然存在着对“内容”的渴求。因此,视觉时代的职业读书人便应运而生了。同经典名著的影视作品相比,“百家讲坛”的教授们所做的工作是“替”观众们看书。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甚至“浅入浅出”的解读,满足了观众们对阅读的渴求。  相似文献   

10.
熊英 《新闻界》2006,(3):61-62
20世纪90年代,业已成熟的图像采集、存储以及处理等技术借助互联网这一崭新的平台。放射出从未有过的炫丽色彩,以至于人类发现自身已进入“读图时代”,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从文字传播过渡到影像传播,“图文并茂”成为人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阅读方式影响知识积累和知识创造,它还影响受众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一个文化系统的基础.在信息传播的数字化时代,一般大众的日常阅读中,“碎片化”和“图像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冲击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家庭结构,还蔓延到以科学、严谨为主要特点的学术研究中.人类有能力运用理性解决数字化时代阅读的种种问题,未来需要珍视并在一定限度内回归传统印刷文字阅读.  相似文献   

12.
云德 《现代传播》2005,3(5):1-9
云德先生的《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一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与方法,高屋建瓴地观察、描述、分析、概括了“文化传播”在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境地、形势,尤其是“文化传播”现实与历史进展中诸多既矛盾又统一的复杂关系,揭示了“文化传播”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与规则。本刊将分两期予以连载。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胡丹 《青年记者》2007,(24):63-64
现代传播科技——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刺激着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其中,尤以数字化新闻媒体发展最为突出,没有数字化技术,何谈“厚报时代”?又何谈“视觉文化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5.
李学海 《新闻世界》2023,(8):102-104
在如今媒介化时代,畲族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畲族文化传播离不开符号建构,畲乡文化淬炼民族特质,从符号呈现到符号触达,赓续畲族文化传播脉络。本文立足“景宁融媒”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符号学理论为依据,以畲乡生活、畲乡节庆、畲乡传说为切入点,并结合“景宁融媒”传播内容,探讨畲族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的逐步深入使得学者麦克卢汉口中的“地球村”理论成为现实,为与各国之间更友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得到更多海外受众真实准确的认知,对外建构与传播良好的文化形象已是必然之举。但语言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区隔与差异,由此我国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高低语境文化差异、语言思维差异、叙事风格差异等多方面的语言文化传播困境与挑战,亟需分析原因并研究应对之策,以更好地进行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张颖 《报刊之友》2014,(2):101-102
本文首先简单阐释了数字时代的概念,并且通过研究图片传播在数字时代中的地位,证明了图片传播在当今数字时代下的重要性,继而剖析了当前我国图片传播在数字时代下得到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便捷和好处,针对图片传播在数字时代下迅速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对于现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推进图像化、实现信息的快速、有效传播,将成为图片传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武妍 《今传媒》2011,(12):61-62
在当代社会,图像化的表达方式体现着人们生存环境的发展与变化,人们试图运用图像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图像时代的到来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论文通过对世界图像化的五大表现的描述,具体以西安世园会宣传片为例,从模仿形态、复制形态、虚构形态、拟像形态等方面来解读宣传片影像的结构方式,试图对西安世园会宣传片做出图像化阐释,进而分析图像背后的深层含义,以此来阐述世界图像化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9.
王秀丽 《新闻知识》2023,(7):13-17+93
文化传播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和契机。优秀图书出版物既是本国历史和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知识流动的媒介。2004年至2022年中国在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中获奖的24本图书携带着中国文化的基因,并借助可视化设计语言的图像叙事,以莱比锡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以及世界各地的巡展为文化推介契机,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精彩案例。研究发现,“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和全球巡展,使中国的获奖图书在显性与隐性两个叙事层面担当起文化对外传播的使者,并促成他国受众形成对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中国思想的“他者想象”。显性叙事层面主要指传统文化元素的图像可视化设计,隐性叙事层面主要指这些获奖图书中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隐性植入。  相似文献   

20.
周子渊 《中国编辑》2018,(10):15-20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图像和声音的视听景观社会中,图像化生存和听觉化生存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当下,采用图景、音景叙事的方式传播红色基因,能更好地将红色基因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