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桂林 《新闻前哨》2006,(12):17-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离不开导向正确的舆论监督。然而,在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现在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舆论监督会破坏社会和谐。在一些地方,“控制不和谐的舆论”成了某些人压制甚至取消舆论监督的挡箭牌。另一些人则认为:舆论监督没有必要顾及社会和谐。这种认识导致一些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立场、态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出现偏差,给社会的发展稳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闻舆论监督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考验。新闻舆论监督应紧紧围绕“和谐”两字,在思维理念、工作方式、工作重点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适时调整,使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工作上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杨晓凌 《新闻界》2006,(1):17-19
一、舆论监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新闻媒体必须积极担当起舆论引导的重任,引导舆论流向有利于执政的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当更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一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商越 《记者摇篮》2007,(11):31-32
新闻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呢?有人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的人认为,新闻舆论监督会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今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后,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反映了我们党对舆论监督的重视和支持,为舆论监督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又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新闻媒体则应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用健康的舆论监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坚持正面宣传,以和谐舆论推动和谐社会,就是不要舆论监督。对此,我们的观点是,舆论监督的出发点,是与人为善而不是与人为恶;舆论监督的目的,是化解矛盾而不是扩大矛盾;舆论监督的角度,是团结人而不是分离人。通过批评,达到新的团结,永远是舆论监督应当遵循的不变公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这是党在新时期对新闻战线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新闻媒体应当如何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呢?我们认为.继续贯彻落实“三贴近”是根本的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舆论监督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在采访中经常听基层干部讲“舆论监督增加了基层工作难度,给基层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这种说法在基层还比较普遍。在他们看来,舆论监督激化了群众与基层干部的矛盾,容易引发事端,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认为舆论监督不是帮畦,而是“添乱”。这种认识显然是肤浅的,不正确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达到这个目标,舆论监督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离不开导向正确的舆论监督。然而,在舆论监督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上,现在还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一些人认为:舆论监督会破坏社会和谐。在一些地方,“控制不和谐的舆论”就成了某些人封锁公众的知情权,压制甚至取消舆论监督的挡箭牌;另一些人则认为:舆论监督没有必要顾及社会和谐。这些认识导致一些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的立场、态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出现偏差,对社会的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10.
胡耕  程彻 《新闻前哨》2005,(12):52-5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胡锦涛同志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作为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探寻舆论监督的和谐路径,对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加强监督和改进监督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锦新 《新闻记者》2006,1(12):19-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党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在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而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和谐社会建设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营造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就是“阳光”和“雨露”。缺少“阳光”、“雨露”的照耀和滋润,不可能成就“参天大树”;没有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建设和谐社会也将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是我国政治、法治监督的重要补充。开展正确的舆论监督。弘扬正气,铲除邪恶,不仪是新闻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是新闻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同时也是新闻工作者应坚守的新闻职业道德总则。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舆论监督更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于段,为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和谐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但是,舆论监督报道不断地引起纠纷、甚至引发官司,引起种种不和谐的事例也不少见。如何能更好地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官司,是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大家似乎耳熟能详,且日益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话题。舆论监督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体现,也是人民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有人形容它就像“太阳光”,能促进生物的生长;就像“防腐剂”,能遏制病菌的繁衍;就像“啄木鸟”,能帮助政府改进工作,纠正失误。更有人把它比喻为健全法制的加速器、政治事务的透明器和社会机体的净化器。但是,如此重要而威力无穷的“舆论监督”,它的历史由来,大多数人却未必能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舆论监督形容为是一把双刃剑,发挥得好,能够造福社会;发挥得不好,便会使得其反,甚至引火烧身。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作为一名经常操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的新闻工作者,有必要不断注意提高自己的“剑法”。笔者认为,舆论监督中需要树立以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社会职能。有人形象地把舆论监督比作“雷区”,稍不慎就可能“触雷”。近年来,随着舆论监督力度的加大,新闻官司不断,记者和编辑部往往被纠缠不休。可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不仅需要勇气,也需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西方新闻倡导的“客观报道”,值得我们在新闻舆论监督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吴彧顺 《记者摇篮》2006,(12):45-46,53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作为党的喉舌机构的新闻媒体,应该也必须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全力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氛围。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是人民意愿的反映。舆论监督是依法从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舆论监督的作用会日益彰显。随着政治透明度的提升,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舆论监督工作。适度的舆论监督是建立和谐社会必  相似文献   

18.
监督多种多样.不同的标准会分出不同的种类.有法律监督、道德监督.纪律监督.而在媒体公开曝光、对社会不良言行进行的监督.是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责.也是党和国家民主监督制度的有机部分。由于这种监督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因而会较其他种类的监督更受到社会的重视。伴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推进.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舆论监督得当.能够达到纠正错误、改进工作、推进事业发展、形成和谐氛围的目的。舆论监督出现偏差,则可能诱发不满情绪.滋生不安定因素.甚至会阻碍社会进步。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认真研究舆论监督的是非观和方法论,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后,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反映了我们党对舆论监督的重视和支持,为舆论监督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又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新闻媒体则应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用健康的舆论监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称其为“法宝”、“关键”。最近,中共中央颁发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特别单列一节“舆论监督”,突出党内外监督相结合。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作出规定,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也表明中共中央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