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犤案例犦师:我们在上一个学期已经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齐喊)是小数。师:大家没有忘记这位好朋友。我们从今天起就来探索小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先看一道小数的加法题,你会做吗?课件出示:2.58 3.15=(教师故意隐去教材例题中的背景情节。)学生翻开预  相似文献   

2.
案例 师:同学们课间喜欢做什么? 生:做游戏、玩球……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进行拔河比赛。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我们组成小兔队和小鸭队来进行比赛。谁愿意参加比赛?(教师把准备好的4个小兔和6个小鸭头饰给学生戴上。) 师:我做拔河比赛的裁判,同意吗? 生:同意。 师:先听我说规则和要求……(比赛开始,没参加比赛的学生自发地为参加比赛的学生加油,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游戏当中,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3.
《认识小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片断一创设情境,激活生活经验师:同学们到超市去买过东西吗?你们会认商品的价格吗?生(齐):会!师:可是喜羊羊和美羊羊不会,  相似文献   

4.
[案例]"小数的意义"一课的导人片段. 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几个小数吗? (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根据回答有选择地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一个三位小数)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种材料:一张正方形纸,一把米尺,一条线段.请你选择一种材料表示出黑板上的其中一个小数.  相似文献   

5.
听说上级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可忙得不可开交。班主任老师特地上了一节“思想准备课”。“同学们,有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就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学生齐声回答:“知道了。”师接着便问:“老师有体罚过你们吗?”学生大声说:“有!”老师一脸愁容:“即使老师体罚过你们,也是为了你们把学习搞好,不许那样说。”师又追问:“老师体罚过你们吗?"“没有!”“有——”其中一位学生拖长了声音压过其他同学。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对……我刚才没听清楚,我错了。”那位学生忙支支吾…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出示小猪存钱罐,吸引学生注意力。师:“这是什么?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生:……师:“你们有存钱罐吗?它有什么用?那么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自由说。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师:“对!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另外,老师还请来了两位小朋友。”课件出示精灵画面(配音)AB:“嗨!小朋友们好!”A:“我是精精。”B:“我是灵灵。”A…  相似文献   

7.
案例描述师:小朋友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一些放慢动作的镜头吗?生:看到过。师:请一个小朋友表演“起立”的慢动作。(生表演)师:什么感觉?生:很好玩。师:慢动作镜头可以让我们小朋友把动作看得更清楚。老师也来表演一个慢镜头,你们看看好玩不好玩,好吗?生:(个个很好奇)好!师:a—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4页。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题。师: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你们参加过比赛吗?都参加过什么比赛?生:……师:“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少年儿童的节日,学校将举行一次大型的文艺活动,我们班也准备组织一次活动,进行一次比赛,你们高兴吗?生:(齐)高兴。师:那我们组织什么比赛好呢?生:(七嘴八舌)唱歌,跳舞,画画,跑步,跳绳……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地发表自己见解,但你们七嘴八舌的,老师能明白吗?到底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你准备怎样调查?生:老师,你可以一个一个地问啊。…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引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少年雏鹰争章”活动有哪些章吗?你得过什么章?生:活动有礼貌章、安全章……我得过文明章、阅读章……师: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大家看,这是什么章?(出示课件:“信用章”图片)怎样才能得到“信用章”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讲信用》。(板书课题)2.看课题质疑,探究学习方法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1:什么是讲信用?生2:为什么要讲信用?生3:怎样做到讲信用?生4:讲信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读课…  相似文献   

10.
一、发现在上《划船比赛》这一课前,我为表现划船比赛时的激烈场面花费了不少心思,最后编成了一套自己还算满意的场景动作教给学生,就在我叫学生表演这首歌曲时,我发觉有一个学生没有按照我设计的动作来表演……教学片断:师:老师刚才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很聪明,她在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我们看她是怎样表演的好不好?生:好。师:小朋友,你们说她表现得怎样?生:很好看。师:那么,你们想学她的动作吗?生:想。师:下面,我们一起跟着这位小朋友来学一学。上完这节课,我发现小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是最值得欣赏和最宝贵的。新课标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  相似文献   

11.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今后在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哪!”  相似文献   

12.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13.
吴爱萍 《贵州教育》2005,(19):29-30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古诗吗?谁愿意来背一背?可以摇头晃脑背,也可以闭上眼睛背……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背就怎样背。生摇头晃脑背了一首《春晓》。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诗人!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古诗?生:《静夜思》《所见》《村居》《小池》。师:咱们都来当当小诗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背其中一首《静夜思》,好吗?生(齐)用各种方式背古诗。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琅琅上口,而且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到京城去做官,八十多岁才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一草一…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你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好吗?”我曾无数次地问自己,但都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然而最近我却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数学生活过得并不好,甚至是一塌糊涂!请看以下几个教学片段(采撷于全国小学数学名特教师的课堂实录中。)“”和“△”有规律吗?课堂上,教师在引导二年级的孩子找规律。同学们兴趣高昂,非常投入!最后是一道记忆闯关题:师(出示):你能记住吗?(师隐去图形)生:能记住!一面红的,一面黄的,一面红的,一面黄的……师:你们为什么能记得这么快?生:因为它们有规律呀!师:那么你知道第10面、第95面旗是什么颜色吗?生:知道,…  相似文献   

15.
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能告诉老师你平时最喜欢做什么吗?(学生自由汇报:做游戏、玩电脑、饲养小动物、打篮球、踢足球、弹钢琴……)师:课堂上玩过吗?生:没有。(大部分学生答)生:玩过,在活动课上我们玩过纸飞机,还玩过……师:我发现你们都非常喜欢玩,乐于参加与玩有关的活动。如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你想玩多长时间?生1:我想玩10分钟,行吗?(教师没有表态)生2:20分钟?(教师还没有表态)生3:玩一节课!师:(竖大拇指)赞同他的观点吗﹖生(齐):赞同!评析:“玩一节课”这才是学生的真实想法。为什么学生一开始不敢这样说?因为我们的课堂还受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16.
[教学片断] 师: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数学家族的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生:(齐说)是小数。 师:大家没有忘记这位好朋友,从今天起我们就要来探索小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先看一道小数的加法题,你会做吗? 师出示:2.58 3.15= (教师故意隐去教材例题中的背景情节)  相似文献   

17.
死前的请求一位杀人犯坐在电椅上,即将行刑。“你有最后的请求吗?”神父问他。“有”,犯人回答:“你能一直握住我的手吗?”时过境迁一只苍蝇和它的孩子们在一个秃头上散步。过了一会儿,它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们,时间过得真快呀!我像你们这么大时,这里还只有一条小道。”存死期经办员:“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顾客:“哦,我存一个死期(整存整取)!”经办员:“那请问您死多久?”顾客:“嗯,死一年。”举例经济学家:“什么叫无利可图的经济支出?试举例说明。”一学生:“带自己的妹妹出去玩。”继续比赛一位新来的护士头一次看动手术。“你在…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会认、读、写一位小数。2.经历探究小数的过程,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过程一、贴近生活,引入新知1.引出小数。师:在课前老师布置你们去超市收集各种各样的数,现在请把自己的数字信息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交流,找找哪些是我们没有学过但你们已经知道的数,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把数分成整数和小数。)师:这些没有学过的数都有什么特点?这类有小圆点的数字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师:关…  相似文献   

19.
教学纪实:一、风趣听背,体会诗题内涵师:同学们,我记得你们!现在来听一听我记得对不对:昨天上午,你们同赵老师一起学习《打折与策略》时,我看到了你们的“聪明与睿智”;昨天下午你们随着迟老师一起到“泗水河边游春”时,我又看到了你们的“沉着与冷静”。我说得对吗?我的记性还可以吧?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上,笔者曾听到过这样一段对话:师:你们记得什么是互质数吗?生:记得。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师:能举出些例子吗?生:例如……(略)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6、10、15这三个数也只有公约数1,可以把这三个数叫做互质数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