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巩笔记党争叙事主要涉及北宋的吕、范党争和新旧党争,叙述了北宋党争从政见差别到党派倾轧而愈演愈烈的党争历程。通过党争叙事,王巩客观反思了北宋士人好议论的士风、党人兴起文字狱、过激报复的作为。王巩的党争叙事吸收史传体的叙事简省,春秋笔法,冷静褒贬,比正史更细致生动;也具六朝笔记小说的言简传神,记事则有条不紊,记人则神韵毕肖;政治叙事夹杂着神怪灵异叙事,具有笔记体的私人性、神秘性。  相似文献   

2.
吴处厚的《青箱杂记》为北宋中后期重要笔记之一,多记五代至北宋年间朝野杂事,尤以诗词为甚,其中蕴含丰富的词学、文学思想,具有重要的词学理论和词学文献价值。其辨证分析人品与文品、词品的关系,提出"正人端士亦皆有艳丽之词"和"尤物能移人,情荡则难反"等论断,系对北宋时期流行的"艳词损德"社会舆论之反拨,为文人写作艳词正名。其心态虽未必完全健康,然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吴氏且把"气象"等引进词学批评的理论域阀,将之作为品评词人精神风貌之标尺。词史上最早写作的药名词,幸赖吴氏《青箱杂记》一书以存,吴氏并指出陈亚药名诗词自成一家"俳谐"的艺术风格,而"斡运曲折,使各中理"乃为写作药名词之要领。  相似文献   

3.
史料笔记对地方史研究具有一定的独特价值。近代以来与地方史研究密切相关的笔记有《道成以来朝野杂记》、《天咫偶闻》、《津门杂记》、《白下琐言》等多部。它们对地方人物研究、社会史研究、经济史研究等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我们研究地方史时所不应忽略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4.
王禹偁《小畜集》收录的十三篇记体文,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在北宋初期文坛上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其记体文题材广泛,表现范围大,体现出了他重教化的教育思想、直躬行道的政治思想和传道明心的文学思想。在创作方式上,其以记“自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展现了士人的浩然之气、责任意识和吏隐观,刻画出了一幅北宋士人精神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5.
苏辙在谪居龙川期间撰著了《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二书,前者记苏辙平生所历,后者记苏辙平生所闻,二者皆为纪实之作。此二书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到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此它们是具有很大文献价值的私人笔记著作,对后人了解研究北宋史事和苏辙思想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苏辙之所以能在人生困顿时期写成《龙川略志》和《龙川别志》,其根本在于苏辙本人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6.
《挥麈录》是宋代王明清撰写的史料笔记,记载了南、北宋之间政治军事、见闻轶事、典章制度、朝野史实、诗文碑铭等多方面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挥麈录》校点本为阅读和研究提供了方便,然而标点方面存在较多可商榷之处,今列举十余处予以辩正.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记体文的历史性地位不仅仅体现在创作数量的增加上,其对记体文的内容也进行了演变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亭园堂院记、游记、书画名物记以及人事杂记的创作上。  相似文献   

8.
刘美新 《天中学刊》2002,17(3):63-65
《铁围山丛谈》是宋代蔡Xu的一部有名的笔记体史料书籍。书中具体记载了北宋至南宋初,尤其是北宋后期的典章制度、 掌故等,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弁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文人,《曲洧旧闻》是他重要作品之一,全文十卷约有四万多字。其中具有小说特征的内容占有很大比重,通过对具体笔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曲洧旧闻》中有大量属于笔记小说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小说学意义。从内容来看,《曲洧旧闻》还呈现出大量的诗性内容,受到“温柔敦厚”的诗教影响,具有诗性美。此外,作品中大量对北宋都城东京的描绘,也展现出作者朱弁对东京特殊的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0.
明代《菽园杂记》、《戒庵老人漫笔》等史料笔记文献具有极高的语言学价值,今选取23条词语,试作溯源,以补《汉语大词典》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涑水记闻》(以下称《记闻》)通行本16卷是司马光的一部语录体笔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该书“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太祖,迄于神宗,每条皆注其述说之人,故曰《记闻》”。 《涑水记闻》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北宋六朝(906-1070)的国故时政,内忧外患,揭示矛盾,反映了许多社会问题,为后世留下极其珍  相似文献   

12.
《参天台五台山记》是北宋时期日本僧侣成寻所著的日记。该书保存了一些北宋时期关于印度僧侣、交通、佛教、器物的史料,既可补现有史料之不足,又可与现有史料相印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一些“记”体文章,它属于古文中的“杂记”类,可分为五大类: 一、游记类。游记是记述旅行见闻的一种文学形式,按其内容侧重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纯游记作品。如柳宗元《永州八记》、徐宏祖《徐霞客游记》。二是借记游来阐述某些哲理的游记。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等。二、记事类。这类作品主要是记述某一事件的经过情况的。如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狱中杂记》等。三、记人类。这类杂记叙述历史上重要事迹。  相似文献   

14.
《宜宾学院学报》2016,(7):42-48
《燃脂余韵》采用笔记体,所记闺阁诗事,展示了一个矛盾的清代才女群体:她们一方面恪守女子本分,固守封建礼教;另一方面以从事文学创作超越本分。这种矛盾的形成,既与社会主流话语所要求的妇德有关,又与部分男性对女性创作的期许及女性自我价值的追求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汤显祖不到30岁时,曾根据《霍小玉传》作《紫箫记》,但未成,十年之后,汤显祖在南京身居闲职,又作《紫钗记》。时隔十年的两部作品相比较,彰显了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在审美原则、创作手段、艺术语言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而《紫钗记》在他的戏剧创作史上也成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江邻几杂志》是宋代江休复所写的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笔记体著作,该书所记皆为杂事,内容多涉及宋代的朝野掌故、逸事轶闻、礼仪、饮食、服饰、丧葬等方面,少量涉及前代。鉴于此,《宋史·艺文志》将其列为小说家类,但此书绝非委巷俗谈可比也,多为作者所见所闻,具有补史证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笔记”这类著作,起始于魏晋时代,到了宋代,渐渐繁荣起来。著名的文学家苏轼、陆游等都有笔记文集,沈括的《梦溪笔谈》也产生于宋代。延至明清,进入了笔记文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笔记文集,如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郎瑛《七修类稿》、朱国祯《湧幢小品》等;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刘廷玑《在園杂识》、查慎行《人海记》、王应奎《柳南随笔》、赵翼《檐曝杂记》、阮葵生《茶余客话》、平步青《霞外攟屑》、昭梿《啸亭杂录》、梁章钜《归田琐记》、薛福成《庸庵笔记》等。  相似文献   

18.
清代桐城名士姚元之一生并未践履新疆,但其所著笔记《竹叶亭杂记》中却有近二十条有关新疆的记载,涉及政治、民俗、物产等多个方面。它们或源于姚元之编撰官书时所见的第一手资料,或耳闻于徐松———这一曾对新疆亲历考证的同年好友的讲述,这些记载不但使人增广见闻,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认识价值等。  相似文献   

19.
《靖康缃素杂记》为宋人黄朝英所作,是宋代笔记中的重要著作,它蕴含着丰富的训诂材料。本文从训诂术语、训诂内容、训诂方法和特点及训诂的不足的角度对此作了初步探讨,以发掘它的训诂价值,从而引起学者对宋元笔记中训诂材料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铁围山丛谈>是宋代蔡絛的一部有名的笔记体史料书籍.书中具体记载了北宋至南宋初,尤其是北宋后期的典章制度、掌故等,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