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进“双减”,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大势所趋。“双减”减的是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效率及质量仍然是教学的第一需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如何使英语教学提质增效是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认识“双减”的意义,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童心课程,让学生在校学好学足,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双减”的目的在于有效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落实“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业是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双减”政策的直接实施者和教育变革的推动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主动思考、积极探寻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作业途径和策略,使作业能立品启智、激趣赋能,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辛明  胡勇 《江西教育》2023,(5):33-34
<正>新余市明志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推出落实“双减”的新举措,做好“课改、管理、服务”三篇文章,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办学质量,推动“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闯出一片育人新天地。写好课改“进行曲”,教学新模式助力“双减”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育人观念。学校分期分批派一线教师赴苏州、重庆、南昌、赣州、井冈山等地参加线下培训、观摩,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相似文献   

4.
王捷 《青海教育》2022,(4):26-27
<正>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实现“五育并举”。中央《“双减”意见》印发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上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及我省“双减”工作安排部署,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双减”工作责任感紧迫感  相似文献   

5.
作业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减”政策之后,如何高效设计学科作业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物理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质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双减”政策下物理学科活动组织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身心发展特征制定目标,体现物理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分层作业是“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作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借助分层作业不仅能够实现作业的轻松高效,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作业的综合质量。立足“双减”政策要求,分层作业设计要依托物理学科特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从层次化的作业设计入手,落实分层设计、分层批改、分层评价,多措并举,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聚焦学校主阵地,旨在通过高质量课堂的建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积极向好的教育生态背后,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的逻辑转换,即教师教学观念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教学内容从“惰性知识”转向“价值性知识”、教学过程从“以教促学”转向“以学定教”、教学评价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与此同时,学校办学中好的经验也不断传承,表现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立场矢志不渝,践行教材“教学性”的逻辑永不停止,走强调“学业质量”的道路坚定不移。为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实,需明确基础教育定位,奠定“双减”赋能前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把握“双减”重点理念;落实教育评价改革,聚焦“双减”推进关键;加强教育制度建设,保障“双减”切实着陆。  相似文献   

7.
许棠棠 《家长》2023,(23):111-113
<正>2021年国家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双减”的目的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内容,讲授阅读技巧,拓展阅读空间,多措并举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双减”的意义(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首先要将“双减”的教育本质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正>“双减”的根本目的是减负增效,提高教育质量。聚焦课堂教学,聚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找准“发力点”方可落实“双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小学自然小班的局面已然形成,但小班化徒有形式,“重教轻学”依然是突出问题。课堂教学是落实“双减”的压舱石,农村小学须重构小班化课堂,推进学习方式变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落实“双减”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9.
“双减”政策的颁布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创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使德育合力最大化,实现高水平教育。文章从德育教育实战出发,结合目前教育现状,提出“双减”背景下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教育的有效策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五育并举”与“双减”已成为当下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旨在切实减轻学生沉重的作业负担,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单元综合实践作业能有效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充分利用单元综合实践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合作性等特征,将其应用于语文单元教学中,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袁爱艳 《天津教育》2023,(21):108-110
<正>“双减”政策的落实使小学教学理念发生颠覆性变化,需要教师拥有前瞻性思维与先进理念,及时优化与创新课堂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融入游戏元素与信息技术,借助多元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教师要根据“双减”政策内容减少作业量,并创新作业设计方式,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有足够的时间发展个性,推动学生全方位健康成长,实现核心素养水平全面提升。可见,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策略的探讨十分必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欢 《林区教学》2022,(10):113-11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落实“双减”政策,有助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回归教育育人初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轻家长双重负担,进而推动基础教育回归正确轨道,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发展绿色健康教育。然而,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出现学校教育能否提质增效、校外培训能否源头治理、配套工作能否建立健全等诸多难点。为积极应对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难点,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做好配套工作,健全相关服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陈秀丽 《教育》2024,(10):24-26
<正>“双减”政策的落实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并督促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在“双减”背景下,学业质量评价不再将分数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是更加看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评价。本文将以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评价为背景,探讨“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以期为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提供理念和价值参考。一、当下初中物理学业质量评价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的发布,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需要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减负,并运用多元化的策略进行课堂练习,提升课堂质量和效率,优化课堂效果。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能够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压力的同时,使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程度和专注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各种活动的进行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双减”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意义以及练习的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5.
李昕 《家长》2023,(33):107-109
<正>“双减”政策是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提升课上教学质效。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以“双减”政策为背景,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缺乏充分的体育、艺术和其他综合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冯永华 《天津教育》2022,(19):93-95
<正>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和落实,初中英语教学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做出全面转变,在“破立”并行当中,做到“减负”与“提效”的共同发生,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首先分析“双减”政策的内涵和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而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维度,来阐述“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希望能够真正发挥“双减”对教育的推动、引领作用。一、“双减”政策的内涵2021年8月27号,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成为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作业管理是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先手棋”。五条路小学在落实作业管理上通过精准把握政策,细化管理细则,规范日常管理,针对学生“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缺于劳”的现状,结合学校倡导的“五彩教育”理念,不断创新作业类型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构建“五彩作业”套餐模式——红色德育、蓝色智育、黄色体育、紫色美育、绿色劳育,以促使学生在五彩斑斓的作业实践中成为一名“具有良好的品德、拥有丰富的学识、锻炼健康的身体、浸润良好的艺术、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相似文献   

18.
徐颖 《今日教育》2022,(3):37-39
<正>“双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南开小学以“爱心成就幸福未来”为办学使命,坚持“五育”并举,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根本性问题,以校本特色课程“公能课程”为载体,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积极落实“双减”新政策,营造教育新生态。  相似文献   

19.
孟迪  王慧媛  范运红 《教育》2024,(9):87-90
<正>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全面贯彻“双减”政策,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质量为出发点,以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和课堂改革为抓手,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提高课堂效率为宗旨,开展了“今典杯”课堂教学展示、“青蓝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系列活动。将“‘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研讨主题,关注学科核心知识结构,关注学生课堂思维发展,以此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肖和清 《江西教育》2023,(19):64-65
“双减”政策的目的在于压缩作业时间和数量,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是当前教研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探究了“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以期给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落实“双减”政策提供具体可行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