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中华书局成立90周年.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中华书局是仅次于商务印书馆的第二大出版社.把中华书局与商务印书馆放在一起进行一番比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远的不论,就拿人们现今对这昔日两家最大的出版社进行研究来说,中华书局处于明显的弱势,商务印书馆在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已得到时贤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
吴迪 《编辑之友》1998,(6):60-61
在近现代中国出版史上,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不分伯仲,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少年来,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夏瑞芳、张元济等已较为熟知.而对中华书局的主要创始人陆费逵却知之甚少。其实,陆费逵一生服务于我国书业38年,任中华书局总经理30年.并长期担任上海书业同业公会主席一职。他的一生对我国出版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变革.都起到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绍曾与商务印书馆间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1930年,王绍曾进入商务印书馆校史处协助张元济整理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馆中工作也使其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王绍曾开始正式研究张元济其人其学,研究重心偏向张元济的古籍整理与校勘成就,同时发起并向中华书局讨回《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记》,又组织团队进行整理并最终将...  相似文献   

4.
《现代出版》2011,(5):F0002-F0002
陆费逵(1886年9月17日~1941年7月9日),字伯鸿,祖籍浙江桐乡。1908年秋,进入商务印书馆。1912年1月1日,陆费逵与商务同人沈知方、戴克敦等创立中华书局,提出“用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两个口号,与商务印书馆展开长期竞争。中华书局奉行“开启民智”的宗旨,以编辑出版各类教科书为主,推行新式教育,出版了《新学制教科书》《新编国民教育教科书》《中华新学制中学教科书》等,既满足了当时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为中华书局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香港联合出版集团,为中资的出版机构,在香港有下属27个单位,包括香港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万里书店、新雅文化公司以及香港商报、中商印刷公司、百利唱片公司、集古斋公司等。在香港与九龙开设的零售书店很多。三联在荃湾开设的零售书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家出版局批发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关于方针任务的报告,使这个曾经在“四人邦”反动思潮影响下被搞乱了的问题得到了澄清。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方针任务,本来是明确的。早在一九五八年二月,经党中央书记处批准的中  相似文献   

7.
最近拜读一本讲商务印书馆历史的新书(2000年出版),其中讲民国成立,中华书局诞生后商务印书馆遇到对手后的窘境.说"商务印书馆方面的教科书因保留了清帝制时代的内容,在与中华书局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以至于1912年印刷的教科书大半积压,无法出售,公司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从1912年元旦创办到1949年“十·一”新中国诞生,在旧中国经历了将近40个春秋,出版书籍达5700种以上,包括的门类十分广泛,对传播文化知识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出版企业的中华书局,在旧中国经历过一段曲折的道路,以至在40年代后期竟陷入了窘境。这种状况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才得以改变,到50年代后期终于走上了整理出版我国古籍和文史哲研究著作为专业的康庄大道。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华书局的新生在我国出版界,中华书局的历史和经营规模,仅次于商务印书馆。这两家都是以编印教科书起家的。教科书销售量大、利润大。据说,中华书局从1912年成立后,以成本300%的暴利奠定了基础,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朋友》的编辑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在近代教育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教育杂志>和中华书局的<中华教育界>常常被人相提并论一样,在近代儿童期刊史上,商务印书馆的<儿童世界>和中华书局的<小朋友>也往往被人连带而谈.  相似文献   

10.
今年初,在庆祝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成立三十周年的茶话会上,胡愈老提出,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最好有自己的门市部,专卖本版书,便利读者买书。这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倡议。商务和中华是我国两家历史悠久的在文化上有贡献的出版企业,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影响,开设两个以“商务”和“中华”命名的  相似文献   

11.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这可以说是近代出版史上的真理概括。一个出版社从出版第一本书起,她的生命便开始了。而其生命之长短,则取决于其出版的图书有无生命力,即质量如何。我国著名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就是很有说服力的明证。这两家出版社都有近百年的历史,几经沧桑,饱尝  相似文献   

12.
百战不殆的秘密──建国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成功原因浅析魏玉山,孙煜华【北京】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中华书局(以下简称中华)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他们曾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历经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因此他们在旧中国成功的经验,对社会...  相似文献   

13.
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时当风华之年的陆费逵毅然脱离商务印书馆,创立中华书局,勇立社会进步的潮头,开启了中华、商务等相互良性竞争的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一个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编教科书,始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南洋公学所编的《蒙学课本》。自此以后,随着新式学堂的产生和民间出版机构的出现,编写教科书之风日盛,其中尤以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55年,我北大毕业后留校做助教.1958年上半年,先调到商务印书馆,呆了两三个月后,就转到中华书局了.到今年,也可以算有五十年了.  相似文献   

16.
媒介新闻     
■中国出版集团挂牌中国出版集团于4月9日在北京挂牌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出版行业第一次大整合正式开始。中国出版集团组成单位包括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和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公司 ,共1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 ,现有员工5000余人 ,总资产为50亿元人民币。■清华新闻传播学院成立4月21日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 ,范敬宜任学院院长。该学院下设四个跨学科…  相似文献   

17.
图片新闻     
《出版史料》2007,(4):F0002-F0002
1979年4月10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负责人和解放前后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职工代表六十余人,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座谈会。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胡愈之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沈雁冰在会上讲了话(他们早年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远程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期.当时,我国的私营出版机构,充分凭借自身雄厚的人才智力资源、丰厚的纸质媒介资源的优势,兴办的术科函授教育格外引人瞩目.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3月创办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门函授学校,首先开办英文一科,正式拉开了近代函授教育的序幕①.此后,文明书局、上海新中国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世界书局、大东书局等纷纷创办了颇具特色的函授学校.至此,近代私营出版机构开办的函授学校俨然已成为当时一支重要的函授教育办学力量②. 在上述的函授学校中,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大东书局及开明书店创办的函授学校均"有着显著的成绩和光荣的历史"③,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效益,在中国早期远程教育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很显然,倘若把近代私营出版机构从事的函授教育事业作以专题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理价值,而且亦不乏较强的现实意义.到目前为止,学界对于商务印书馆附设函授学社和中华书局附设函授学校的办学情况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已有数篇学术论文问世,对其办学实践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1915年10月,<辞源>一书由中国现代第一家大型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它也是我国现代第一部以词语为主、兼收百科的大型汉语语言工具书.不久,中华书局也出版了另一部同类型的工具书--<辞海>.<辞源>和<辞海>这两部辞典成为我国大型汉语工具书的双壁,直到台湾的<中文大辞典>出版以前,无能有出其右者.  相似文献   

20.
方厚枢 《出版史料》2012,(2):115-119
正一1950年年末,在出版总署的推动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联营书店五家出版社的发行部门联合组成公私合营的"中国图书发行公司"(简称中图公司)。我于1951年9月从商务印书馆南京分馆奉调至中图公司北京总管理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