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压氧与运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已有的研究显示 :高压氧能调整和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 ,促进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对运动性损伤也有很好的疗效。但过高氧分压和过长时间的高压氧治疗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氧自由基导致的过氧化损伤是高压氧毒性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高压氧(HBO)对力竭性运动后血清磷酸肌酶活力和肌红蛋白水平恢复的影响,让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踏车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他们分别在高压氧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恢复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力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MB和肌红蛋白均显著升高,恢复期、高压氧组血清CK、CK—MB活性和肌红蛋白水平与运动后比较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高压氧可以促进运动后血清CK、CK—MB和Mb的恢复,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20名体育系男大学生在自行车功率计上以逐渐递增负荷的方式踏车运动至力竭;然后随机分成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分别在高压氧和自然状态下恢复约120min。在运动前,运动后和恢复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活力的肌红蛋白的含量。实验结果:力竭性运动后,高压氧组和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及同工酶MB和肌红蛋白均显著升高。高压氧组血清CK、CK-MB活性和肌红蛋白水平恢复期与运动后比较均显著下降,对照组虽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高压氧可以促进运动后血清CK、CK-MB和Mb的恢复,有利于运动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对游泳运动后的大白鼠施以高压氧,观察其心肌的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施以高压氧的大白鼠心肌结构恢复到训练前的水平,心肌组织毛细血管丰富;心肌细胞糖元增多,线粒体发达,肌原纤维排列整齐。  相似文献   

5.
很多老人都喜欢坐着打盹,认为这是闭目养神和恢复体力的好办法。其实,坐着打盹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因为,坐着打盹,流入脑部的血液就会减少,上部身躯容易失去平衡,会引起腰肌损伤症,诱发腰部疼痛、使活动不便。醒来后还会感到周身疲乏、头晕、腿软、耳鸣、视力模糊等不适。有时还会引发感冒。  相似文献   

6.
(五)半月板损伤的修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由于半月板中缺少血管,血液供应很差,因而损伤后的半月板不能修复,需手术切除。现将有关报导以硬我们作的一些研究简述于后。1.1936年King·D通过动物实验提出,半月板本身撕裂大致总是不会恢复的;经过周围滑膜处的撕裂是会恢复的;半月板本身的裂口延伸至滑膜可以恢复。2.Ham曾报导,当膝关节半月板受损撕裂,如将半月板取出,可以从关节囊纤维层新  相似文献   

7.
一般治疗     
损伤后应停止运动,立即进行冷敷。通过冷敷刺激血管,使其被动收缩,减少血液和渗出液的形成。冷敷可采用氯乙烷、乙醚、冰块、冷水和冷气等,冷敷时间为20——30分钟,每次持续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间歇4—5分钟,冷敷结束后,用棉花或较充卷与l-2厘米的团块,置于伤部,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然后再抬高伤肢。损伤24-48小时以后,要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瘀血与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以恢复踝关节功能为基本原则,可采用热敷、理疗、按摩。针负、封闭、外敷中草药…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压氧、自由基及骨骼肌损伤的相关文献,综述了三者各自的研究动态,并针对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阐述.主要结论:高压氧疗法在骨骼肌损伤治疗中有独特的良好作用,为避免其毒性作用的发生,必须掌握好治疗时的压力、浓度及时间;关于自由基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关系,目前尚存在争论,二者可能是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其确切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未来的跑步应该引起必要的警惕来防止损伤的发生,要是损伤发生的话,适当的和即刻的治疗能减少损伤的严重性,并且使损伤较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急性运动损伤后恢复训练时间要适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运动训练中经常会出现肌肉拉伤、韧带扭伤、骨折等急性损伤。急性运动损伤不仅可以使有高度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无法正常参加训练或比赛,并且对运动员的心理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急性损伤后如果过早地参加训练,往往会延长损伤部位的恢复时间,甚至可能会造成新的损伤。而每次重新损伤后,组织又需要再次恢复,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形成某些运动职  相似文献   

11.
腘旁肌(即大腿后部屈膝肌群——译注)腱肌单元损伤会使运动员遭到损害,因为损伤频繁,痊愈缓慢,并具有反复受伤的趋势。由于损伤痊愈缓慢,运动员在没有完全治愈和康复之前就要求恢复训练和比赛,这不仅会导致进一步受伤,也许还会使伤势更加严重。许多腘旁肌损伤由于初次损伤后没有得到足够的治疗,在未完全康复之前,运动员就恢复了训练和比赛,致使伤势反复,并转入了慢性损伤。研究工作已经表明,双关节肌遭受拉伤是最普遍的。投掷运动员中通常可以看  相似文献   

12.
急性运动损伤后恢复训练时间要适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璟 《体育教学》2001,(2):53-53
在体育教学中与身体锻炼中经常会出现肌肉拉伤、韧带扭伤、骨折等急性损伤。急性运动损伤不仅会使学生正常的学习与锻炼受到于扰.并且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急性损伤后如果过早地参加运动,往往会延长损伤部位的恢复时间,甚至可能会造成新的损伤。而每次重新损伤后.组织又需要再次恢复、  相似文献   

13.
一、推拿的作用 (一)增强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 推拿手法作用于人的体表,但力却能传递到血管壁,使血管壁有节律地被压瘪、复原。当复原后,受阻的血液骤然流动,使血液流速加快,尤其是使微循环的血液流速加快,从而降低了血液粘稠度,使肌体能够得到更多的营养物质,加快了恢复的进程。 (二)通过推拿的手法可使肌体发热,产生生物电 能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加强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促进胃肠蠕动、兴奋和抑制神经,从而起到镇静、止痛、消炎.改善循环、调整人体功能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三)推拿可使肌肉的张力和弹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力拉伸法提高学生柔韧素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长时间的大运动负荷会产生肌肉延迟酸痛,这主要是由于肌纤维的损伤和痉挛造成的。对这些部位进行静力拉伸,可以使骨骼肌结构功能得以恢复,使肌原纤维的排列得以恢复,从而使延时肌肉酸痛以及肌肉的僵硬现象得以减轻和消除,同时,在肌肉拉伸过程中,还可以相应提高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秀峰 《体育教学》2008,(11):68-68
一、脚踝扭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抬高受伤的脚,分辨伤势的轻重,进行加压包扎。当脚踝呈轻度扭伤时,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并抬高患肢。此时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伤后,应施行局部冷敷,并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回流,不至于使血液瘀积于血管损伤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对29例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显示:87%患者功能恢复正常,10%患者功能基本恢复,3%患者功能恢复不明显。同时指出膝关节损伤后的治疗和康复,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有很好的效果,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与膝关节损伤部位、损伤程度、治疗手段及康复训练的时机有关。  相似文献   

17.
高压氧对治疗运动损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在训练和赛前不慎造成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对执行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及训练的系统性,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影响。以往多采用理疗、针灸、按摩、封闭等方法治疗,而单独应用高压氧治疗运动损伤,在临床上和各种资料报道中比较少见。为了探讨高压氧在治疗运动损伤方面的应用效果,我们对参加湖南省第四届大学运动会田径比赛的9名患有运动损伤性疾病的男运动员进行了赛前高压氧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及赛前、赛后的运动成绩进行了追综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G822.G804.53 20024840慢跑一般性损伤的预防与治疗[刊,中,I]/李岳进∥辽宁体育科技.-2002.-24(4).-30参2(SJ)慢跑∥损伤∥身体素质∥体能∥预防∥治疗未来的跑步者应该引起必要的警惕来防止损伤的发生。要是损伤发生的话,适当的和即刻的治疗能减少损伤的严重性,并且使损伤较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一忌蹲坐休息。运动健身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使下腰血液回流,影响血液循环,加重肌体疲劳,严重时会发生休克或猝死。因此,运动后应调整呼吸节奏,并做一些放松性整理活动,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入心脏,以利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消除疲劳。二忌立即吃饭。运动时,特别是激烈运动时,人体全身的血液比较集中地供应了运动器官,而供应腹腔内各器官的相对减少,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各消化腺的分泌大大减少。这需在运动结束后20-30分钟以后才能恢复。如果运动后急忙吃饭,  相似文献   

20.
<正> 经实验证明,人体运动疲劳关系着人体运动后恢复过程的血液酸碱度(PH值)平衡的问题。人体动脉血液正常的PH值是7.35~7,45,平均为7.40,极值为6.8~7.8,超出此限,机体难以生存。人体运动,特别是激烈运动使机体组织细胞缺氧,人体运动能量的获得以无氧代谢为主,但同时产生大量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好在人体血液存有酸碱缓冲的对系统,即负责血液PH值调节系统。最主要的是NAHCO_3/H_2CO_3缓冲对,当人体运动使酸浓度增加时,需动员大量的NAHCO_3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