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傅秀娟 《考试周刊》2011,(47):99-100
日语中有许多意义相近的近义词,如汉语的「准备」,日语可以用「準備」、「用意」和「支度」等词语来表达,其用法、含义有相同之处,都可以表示为做某事而事先做准备,但其侧重略有不同,用法也有较大差异,本文作者从实际的语用角度对这三者进行分析,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日语中的“ついに”、“とうとう”、“やつと”、“ようやく”这四个副词有很多相似的用法,一般的日语学习者也不易区分.这四个词和汉语的“终于”的含义十分类似,都可以用来表示某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努力后得到某种结果.但是也有不少情况是不能和“终于”画等号的.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否译为“终于”的情况.通过词典例句和翻译作品的句子来分析,最后得出“ついに”和“とうとう”基本上都能够译为“终于”,“やつと”和“ようやく”以过去时“シタ”的形式出现时可以译为“终于”,其他时或体的形态则不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日语词汇较之汉语、英语等语言中的词汇要多得多,且动词、副词等变化多端,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动词"做、干"的日语表达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每个表示"做、干"的日语动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每个动词既互相关联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动词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4.
“正始之音”一词含义甚丰、用法多样,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皆不止一端;“正始之音”可以用来表达“魏晋玄学清谈”、“雅正的诗乐传统”等含义;在文学史上,“正始之音”可以用来指“正始诗歌”,属于它的引申义之一,但是这一含义并非古已有之,而是有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又需辨其源流。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再”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副词。因为“再”在汉语句子中有多种用法,所以在翻译成日语时,不能简单地使用日语副词“また”或“もう”来进行翻译。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语副词“再”的意义和用法,来探讨其在日语中对应的表达方式,希望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結構一词,对日语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从词性、含义着手,通过具体语境的例示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体会結構在现代日语当中的主要用法。作为名词使用的結構含义和用法比较简单明了,而作为形容动词或副词使用的結構则需要在对它进行正确的理解的同时避免对其不恰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杜璐璐 《考试周刊》2009,(23):66-67
日语是一门敬语用法发达的语言,这与汉语不同,古代汉语中存在着的很多敬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难寻着踪迹了。可是现代日语中的敬语却是日语的一大表现形式,而敬语的表现形式又有多种,比如说尊敬语、自谦语、礼貌语、美化语等,其中接头词“お”和“ご”的用法在日语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带来了很多的疑问,所以本文对“お”和“ご”的用法作了小结。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前,汉语“文学”一词的基本含义是学问和学术。近代以后,西方现代文学观念进入中国,但汉语中表示此概念的“文学”一词可能并非直接来自英语,而是来自日语,准确地说,是“来自西洋,路过日本”,日语用汉字“文学”翻译英语literature,汉语由日语直接借用。但日语只是借用了古汉语“文学”一词的语言形式,其意义与该词固有含义无关,故现代汉语“文学”一词实为外来词。汉语中接近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词语是“文章”或“文”而非“文学”,因此,现代汉语“文学”一词实乃一错位译名。  相似文献   

9.
“気持ち”“気分”“機嫌”这三个词汇,是日语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组近义词。由于它们意义相似.用法相近,所以为日语学习者正确使用它们造成很大的困难。本文作者在对该组词使用场景做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的异同,归纳出了一些对学习者如何正确使用它们的方法。这三个词一般可以译为汉语的“心情”、“情绪”、“心境”、“精神”等意思,有时可以互相替换使用,但它们的意义、用法也有一定的区别:“気持ち”既可以表示生理方面上的(呕吐)这层意思,也可以用来表示五官直接的感觉,还可以表示比较具体的“意志”和“希望”。“気分”侧重表示由于生理、精神和心理等原因引起的情绪变化。还可以表示整体气氛。“機嫌”表示心情的安定性和宽容性,不用于表示病状。  相似文献   

10.
柳玉玲 《考试周刊》2012,(73):101-101
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より"一词算是比较常见且用法较多的词语。为了使大家在学习中能够更方便地理解和运用其用法,笔者把一些用法做简单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对大家的日语学习有所帮助。"より"除了本身有名词的意思之外,主要作助词和副词用,下面就分别简单地分析它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可以用来表示“原因”或“理由”的词有近三十个之多,这给英语语言增添了无尽的色彩。这些词语译成汉语时,虽然都可以用“因为”、“由于”等字眼来表达,然而,它们的确切含义和用法却不尽相同,令不少学习者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12.
张谦 《考试周刊》2009,(19):124-125
关于日语中接尾词“~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材《新编日语》第3册对其基本用法作了归纳。本篇从归纳和答疑两个方面阐述了其读音用法,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芳婷 《考试周刊》2011,(89):85-86
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的用法是一大难关。其中,在表示起点的格助词用法中,“から”与“を”的误用现象频繁。很多日语学习者认为两者在表示起点的含义时可互换使用,这是导致误用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大量误用句的比较分析。阐述两者在该用法上的异同及限定条件,以便于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运用。  相似文献   

14.
"手"字在日语中意思用法非常多。也可以做接头词和接尾词。并且还有大量"手"与动词组合的惯用语频繁地被使用。本文正是以这部分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展开日语语言文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日语词语比较汉语、英语等语言都要多得多,同义近义词语相对较多。语义"原来、本来"的日语用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各个表示"原来、本来"意义的日语近义词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又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显示了日语词语用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yes在英语中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单词,其基本含义为“是的”、“对的”等;与no相对,yes表达对某种情况的肯定。例如:甲:Is this a bus?(这是一辆公共汽车吗?)乙:Y es,itis.(是的。)另外,“yes”一词在许多场合还可以读升调,其主要用法如下:1.当对方准备向你询问情况时,  相似文献   

17.
“なる”是日语研究论的一个关键词,在日常会话中使用频率较高。不少日语学者将日语称为“ナル言語”。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日语学习者对表示变化的“~なる”的用法掌握不清,造成大量的错用误用。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本文就“~なる”的基本用法及表示变化含义的分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希望能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规范模态判断中的规范词“可以”在法律条文中是经常出现的,对它的逻辑含义,一般认为,法律规定“可以做”的,也可以不做,就规范词“可以”的辩证含义来说,不能说上述观点是不成立的,但是体现立法者意志的法律条文中对每一具体行为规定“做”或“不做”的倾向或多或少是存在的,同是“可以……”的规定,人们在用其指导具体作用时对其意思的理解应当是明确的,或者说是确定的,而不应当模棱两可的。因此,对规范词“可以”逻辑含义的系统研究,无论在法律逻辑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所谓粘着是在独立词的前后,用附属词(助词、助动词)连接,表示他们的关系,起增添意义或语法功能的作用。因此助动词对于日语句子的形成至关重要。日语助动词是附属在自立词后面,有活用的附属词。日语助动词的含义微妙,用法复杂,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句子能离开助动词。日语助动词对于这个句子是表达什么意思,能否清晰的表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林 《考试周刊》2011,(67):97-98
日语表达中,“ぁげく”被定位为公认的语法功能——“辞”,“结果”往往被置于词汇的“词”的地位.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被置于“词”的地位的“结果”其实已经具备了近似于“ぁげく”的语法功能。作者通过“ぁげく”与“结果”的用法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结果”的语法功能及其他用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