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默会知识。默会知识与明确知识之间可相互转化。因而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通过建立默会学习的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发展默会知识外显化技术,可以促进教师默会知识的学习,增进理解力,达到整合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企业教育培训实践中成人学习特点的认识和总结,提出了“默会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模式,阐释了“默会知识的交流与学习”教育培训模式实现的途径、内容、时间安排及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潘芸莉 《考试周刊》2010,(41):140-141
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而言。要发展英语语言的实践能力.光靠掌握明确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相应的“个人实践知识”即默会知识才行。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师传授明确知识的过程,而且包括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默会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上形成较好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能,无疑有赖于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督导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既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和引领,又离不开督导“默会知识”的丰富和充盈。所谓督导“默会知识”,就是指督导人员,尤其是资深督学,在长期的督导实践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它的基本特征是非文本性,它的思维特征需要特定的评估情景来支撑,它的逻辑性特点较多地属于感性认识(理性程度低、揭示规律不够等)。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是国内率先开展督导“默会知识”研究的团队,本刊特邀请该团队,精心策划了“督导默会知识研究”专题,或许他们的思路和做法会对各地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新 《许昌学院学报》2009,28(6):154-156
默会知识主要表现为命题性默会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等,虽不可言传,但可通过对专家的观察与模仿以及个体的亲历实践获得。它启发我们重新认识与评价知识的掌握;学习应着眼于利用身体,开发全脑;承认权威存在与价值,倡导“师徒学艺制”知识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建 《物理教师》2014,(7):67-69
"明示知识"和"默会知识"是人类知识的两大类型。教师的默会知识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技能、教育经验等。对物理教师而言,教育观念包含物理课程观、物理教学观、物理学习观与学生观、物理教学效能感等,教育技能既包含各科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设计、沟通交往、教学评价、反思发展等方面的共性技能,也包括实验设计与操作、科技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数理结合、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等体现物理学科特点的特殊技能。中学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既要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默会知识的积累。外显性理论知识的内化、自身实践基础上的积累、教育同伴的知识分享是物理教师默会知识建构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认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默会知识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讨论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言能力与默会知识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第二语言的传授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默会知识:默会认识和外显指导协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凸显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识者”。  相似文献   

8.
默会知识在人类知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意会性、个体性、情境性、非批判性等特征。在教育教学中,默会知识才真正与学生思维能力、生命情感的生长点相契合,不应该被忽视和压制,教师必须意识到默会知识对于显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话语权",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给学生创设教育情境和实践机会,以此来激活与提升学生的默会知识,并且要通过内部自我反思和外部的交流讨论来丰富、更新自身的默会知识。  相似文献   

9.
新知识观认为,所有知识都具有“情境性、建构性、社会性、复杂性、默会性”,尤其是在人的知识体系中必然存在着以经验为基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默会知识。默会知识的形成主要靠经验和实践,它对于人类的认识与实践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同时,在一个人的认知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默会知识是不能或难以用文字、言语或符号表达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关注默会知识,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默会知识的视角探讨高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