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惠丽 《学子》2016,(1):26
<正>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幸福、和平的时代,可能《王二小》这个不熟悉的孩子无法走进现在孩子的心里,那是因为孩子不了解"昨天",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和学生共同了解、共同讨论、共同参与,让爱国精神有更高层次地理解、提升和体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下年级第六单元的《王二小》,是让学生了解"昨天",让学生知道祖国的春天是革命前辈、革...  相似文献   

2.
守候幸福     
"做幸福妈妈,养快乐孩子"是我们每一位妈妈的愿望和追求。然而在写下"幸福"二字时,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马航失联灾难事件,撕心裂肺的痛让我们惊悸幸福与不幸原来挨得那么近,这让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尤其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亲情和家庭,正像有网友  相似文献   

3.
正健康,快乐,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你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幸福",更是很多父母对孩子未来的衷心祝愿。但实际上,成功与幸福往往并不矛盾,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所以,我们不必二选一,可以都要。但首先,还是要做对这9件事,引导孩子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曾在他的书中提到"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可见,让孩子拥有幸福这件事,从一出生就可以开始考虑了。1建立紧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最终拥有幸福的起点,是他要对这个世界具备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14,(36)
正韩国政府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30个旧家中,韩国儿童幸福指数排名垫底,学业压力大是孩子内心"悲苦"的首要原因。韩国保健福祉部在本国调查超过4000个包括未成年成员的家庭,然后把本同数据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27个成员国以及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共30同的数据比较。结果显示,韩国青少年自己感受到的幸福指数属于世界最低水平。如果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青少年幸福指数为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平均为100,  相似文献   

5.
陆可爱 《教学随笔》2013,(Z2):38-47
<正>【论题聚焦】"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  相似文献   

6.
"你觉得幸福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追问,而是一个新的经济指标,人们正把对幸福感的诉求聚焦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学校教育也不例外。我曾对我校学生的"幸福指数"做过调查,竟有50%学生不幸福,而且"不幸福"的原因大多与学习、老师、课堂有关。这种现实背景下,学生的"幸福指数"成了教师心  相似文献   

7.
爱的教育     
正有这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是啊,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幸福和爱呢?世上正是有爱,我们才有"大家",更有我们的"小家"。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著名的教育学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犹如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  相似文献   

8.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笔者认为,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这应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享受到自由而快乐的学习呢,让学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填报志愿即将开始.985、211等名校是大家心之所向的最高学府.然而,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的一则发言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我觉得,这值得说一说. 通过网传的一则视频,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姚洋在"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压力"之后说道:"想要让孩子上北大之前,也应该多测一测孩子的智商,低于110就别来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的自信心在这种学校内受到打击."有网友反对这么说,因为这听上去有些不入耳,"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也有网友说这是"话糙理不糙".我很赞同这些网友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的童年的人常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作为教师或父母,应大胆地放下心中的"保护伞",让孩子自由、健康地发展,在大自然中成长,去体验必要的挫折,吃一些"苦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1.
阙明坤 《中国德育》2013,(13):63-63
又是一年暑假,正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准备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假期时,很多却被父母逼迫参加这"班"那"班",暑假变成了"第三学期",孩子们沮丧万分。近年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特长班异常火爆。一项调查表明,八成城市学生参加过培训班。缘何家长如此热衷于让孩子上"班"呢?表面原因不外乎是想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多掌握一门技能,背后原因呢,往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让教育成就幸福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共识。然而,2010年,《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报道显示中国孩子幸福指数处于低位徘徊①;生活中也常听到一些家长和老师说,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小时候不知强了多少,可怎么还有那么多的不满和抱怨?这些不由得让我们反思:学生幸福感缺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3.
《教学随笔》2013,(Z1):77-78
<正>每到年底,各种盘点、榜单纷纷出炉,近日最新鲜的"2012年最经典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在网上热传,前三名是"你幸福吗"、"丝"、"××Style"。这"十大"虽说是网友自创,但却将它们诞生的前因后果分析得头头是道,得到众多网友热捧。这份榜单勾起了网友们对这一年网络生涯的回忆,网友还补充了最近很火的"走你!"和一度被疯狂模仿的"舌尖上的××"、"哥只能帮你到这了",等等。"2012年最经典的十大网络流行语"还被翻译成标准的英文,发表在"中美新闻网"上,"丝"被译为"Diaos"。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注重"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出错,好像孩子是不能够犯错的,于是,一旦孩子出错,则群起而"教"之;为了防止孩子再出错,还要天天"教",月月"教",一刻也不放松地"教",结果物极必反,终于有一天,家长、老师们发现,自己的"教"失灵了,因而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地叹息:现在的孩子真难"教"!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11,(28):54-55
开学第一课,是公民课,告诉学生有怎样的基本权利,教育他们理解公民责任,承担使命;开学第一课,是幸福课,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形成公平价值观,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今的孩子幸福吗?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幸福感?怎样让孩子们成为幸福达人?2011年9月1日,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型公益行动"开学第一课",聚焦孩子们的"幸福",让全国中小学生同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幸福"课,兴高地采烈迎接新学期。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孩子是天真的,但孩子依然有孩子的烦恼.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的情感在生成中发展,在发展中成熟,这既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别具特色的"情感教育课",关注心灵的班级"晴雨表",体贴入心的情感呵护,让孩子在爱的雨露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着,发展着--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不少家长持有一种看法,认为国外的孩子都学得很轻松,他们是在实行素质教育,而中国的孩子因为应试,所以过得太苦了。事实是这样吗?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个事实:素质教育和学业负担,其实是两码事,不存在因果关系。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只要是读所谓的"好学校"、"名校",学生的负担都是很重的。我们没有看到哪个读美国常春藤学校的学生每天过得很轻松、很舒坦。美国的高中,情况也一样。可他们是在实施"素  相似文献   

18.
曾晓云:教育不应该有被遗忘的角落,而应该像一轮温暖的太阳,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文中腿脚不便的孩子是幸运的,但教育者应该做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网友对2010年第4期《美丽的巧合》的评论)  相似文献   

19.
正8岁孩子的"课外作业"竟然是一首《压力之歌》,众网友在赞扬孩子有才的同时,也为孩子身上的压力感到怜惜。最近,一8岁学生创作的《压力之歌》在网络上蹿红,其率真实意的表达激起网友的同情。我们不必用娱乐主义来消费学生的真情流露,而应该正视学生《压力之歌》所折射的真问题,为学生减轻压力助一臂之力。学生压力过重,大部分来自学业方面。满载着父母的期待,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学生拼命在题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如军校教官般直截了当、雷厉风行的父母,他们对孩子动辄大喊大叫,给孩子灌输"军令如山"的思想,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网络上曾经流传着一个"咆哮爸"的名词,源于一篇中学生作文.文中写道:"父亲爱咆哮,母亲爱尖叫,他们总是不断对我发动进攻,目的只有一个:让我学习."不少网友跟帖表示:这是时下十分流行的"咆哮"式教育,甚至还有家长组成"咆哮爸联盟",因为他们信奉教子原则:不骂不成才,不打不成长,咆哮是一种严格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