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主要在对当前理论界对网络犯罪证据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界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犯罪证据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当前网络犯罪证据的法律地位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简析,并提出应当使网络犯罪证据具备独立法律地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金融犯罪的概念及特征,探讨了我国网络金融犯罪的成因,并主要从打击、防治网络金融犯罪的法律和网络技术两个层面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有益于我国网络金融的实践,有利于我国金融业在网络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带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很大的方便、快捷,然而犯罪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网络犯罪日益成为法律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本文着重探讨了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网络犯罪的构成,从网络犯罪的主体和主观方面以及客体和客观方面来阐释它与传统犯罪的差别,从而揭示网络犯罪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目前,计算机网络犯罪问题比较突出,对社会的危害性越来越大,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发生,并惩罚和防治各种网络犯罪行为,推动惩治网络犯罪相关法律的制定步伐,促进计算机网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边缘性网络犯罪可罚性边界的明确应建立在厘清网络犯罪圈外延罪名的基础之上。随着传统犯罪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与新型网络犯罪的不断涌现,在纯正网络犯罪与不纯正网络犯罪二分法下,对网络犯罪涵盖罪名的梳理为探讨边缘性网络犯罪可罚性边界设立了逻辑前提。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为网络犯罪圈的外延罪名,是积极刑法观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同时完善了刑法治理体系。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参照,前置义务的违反、“明知”的有无、综合考量下的罪量因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皆为划定边缘性网络犯罪刑事处罚边界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6.
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带来了许多快捷和方便,但是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法律问题。网络犯罪是指在网络空间发生的、利用网络作为犯罪工具或作为攻击对象,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并应该得到刑罚严处的一系列犯罪行为。本文对网络犯罪具有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寻了网络犯罪刑法立法的缺陷以及对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析计算机网络犯罪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特点、种类(一)计算机网络犯罪也叫电脑犯罪或计算机犯罪,在现行刑法中并没有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罪名。《刑法》第285、286、287条规定了两类犯罪:一种是针对网络系统及其正常运行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相似文献   

8.
网络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刑法学界更是在积极开展相关法律研究。而从法律心理学的角度对网络犯罪进行解读,则会发现它与其他形式的犯罪并无本质区别,不过是透过网络本身的特性对犯罪特性加以放大的一类犯罪,因此,多关注犯罪本身、关注犯罪主体、关注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形成与发展,定会对预防和控制网络犯罪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空前普及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措施,各种网络犯罪问题滋生,公民网络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造成了极大损失,侵害了国家的法治权威。对此,本文将探讨网络犯罪的概念和形成机制,进一步梳理当前网络犯罪刑法规制的立法现状和问题,初步提出完善措施,以期对国家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逐渐突显,成为干扰社会和校园的主要问题。因此,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试图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对网络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 ,在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校园网络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危害、网络违法犯罪等问题将日益突出。本文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违法犯罪主体分析 ,就其违法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Web2.0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结束了单向的、只读的网络时代,创造了一个互动的、双向的、可读写的网络平台。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 2.0则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核心线索的互联网,因此,图书馆将直面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拓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内容、延伸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范围、提升图书馆服务理念等的变革,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八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教育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术学 《教育科学》2006,22(4):66-69
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和改变着人自身,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在开放多元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对其主体意识、全球视野、民主观念等都将会产生强烈的碰撞和冲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概念的解析以及对国内八所高校大学生网络主体性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迷失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人们对大学生网络主体性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网络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网络犯罪现象也开始出现并猖獗起来,它不仅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文化构成威胁.剖析了网络犯罪的概念,分析其特点以便准确的把握网络犯罪,从而为有效的打击预防网络犯罪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5.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为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滋生提供了新的温床。由于立法缺失及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我国还不能对网络诈骗活动进行有效地防范与控制。本文在简要介绍网络诈骗罪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如何规制网络诈骗罪,以弥补立法上的漏洞,从而有效地打击并遏制网络诈骗。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网络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网络犯罪现象也开始出现并猖獗起来,它不仅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各国的国家安全,社会文化构成威胁.剖析了网络犯罪的概念,分析其特点以便准确的把握网络犯罪,从而为有效的打击预防网络犯罪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网络犯罪有自身的表现形式及特性,如何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制、加强网络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广泛地应用网络。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或者平台的社会舆情。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网络舆情,其体现形式主要有论坛、博客、电子邮件、聚合新闻等,并且具有随意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分析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着重从网络舆情监管、预警、汇集、分析、处置等方面探索并建构其工作机制,对于促进高校文化信息领域等方面的工作,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以网络职业规划来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疏导,可以同时满足大学生的网络兴趣与互联网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交易成瘾4种网络成瘾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积极开展网络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明确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日渐突出。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中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