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霄 《出版广角》2015,(8):125-126
由莫言同名小说《红高粱》改编的电视剧《红高粱》,一开播便迅速获得观众的好口碑,这其中既有近年来鲜有如《红高粱》一般剧情丰富、叙事宏大、主题深刻的电视剧的原因,也得益于该剧将艺术性、思想性与观赏性集于一身,颠覆了当前“雷剧”媚俗丛生的荧屏格局.文章通过对电视剧《红高粱》中的民族音乐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民族音乐在电视剧中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后现代主义为切入点,探讨电视剧与电脑游戏"跨界混搭"新局面下的"后现代元素".《仙剑奇侠传3》《轩辕剑之天之痕》《古剑奇谭》三部经典游戏改编电视剧在叙事﹑剧情﹑视听三方面都展示出了典型的后现代风格,这一风格使游戏改编作品扩大了受众范围,优化了观影体验,同时也使此类作品有同质化﹑三俗化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谍战剧《伪装者》因其创新精神,成为了2015年中国电视剧的佳作之一,广受观众的追捧与好评。本文从分析剧中的人物关系、台词特征和情节线索入手,细数了《伪装者》不同于以往谍战剧的艺术特色,呈现了谍战剧中正能量的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播出已有一年多,在众多关于新《红楼梦》的讨论中,笔者选择从电视剧中的文化元素来分析。本文共三节,第一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的"梦幻结构"分析,梦是中国的文化之一,对《红楼梦》中"梦"的改编可看出导演在剧中对文化元素的处理;第二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从人物形象看电视剧拍摄存在的问题;第三节是新《红楼梦》电视剧中的中国文化分析。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能为名著翻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喜俊,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女性作家,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路走来,成就斐然。至今,她已出版《辣椒嫂》、《周喜俊剧作选》、《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专著7部,在《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曲艺》等发表文学、戏剧、曲艺、电视剧等各类文艺作品600余万字,多部作品获省级和全国奖项。因创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优秀青年文艺家等。2004年,由她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当家的女人》在荧屏亮相,好评如潮,成为当年重播率相当高的电视剧。随后,她创作了电视剧本《当家的男人》、长篇小说《当家的男人》和戏曲《七品村官》,反响强烈。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天道》的成功与其展现出的对于"天道"的思考与探索密不可分,这种思考与探索在人物形象自身的变化以及人物与人物形象之间呈现出的文化冲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具体阐释了文化冲突的定义并对电视剧《天道》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冲突进行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7.
李炜 《声屏世界》2008,(5):40-41
在如今繁荣的电视剧创作中,表现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和伦理亲情的电视剧一直增势强劲,好的作品往往一开播就成为收视热点,加之国家广电总局的政策扶持,有效促进了电视剧创作中平民叙事的不断发展。事实上,从较早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开始,平民叙事就已经在电视剧市场中显示出了它独特且持久的魅力。近期由陶虹、奚美娟主演的24集电视剧《保姆》在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地的收视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以《保姆》这样一部热播电视剧为代表来深入解析电视剧创作中的平民叙事的叙事策略及艺术特点,显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旋  何健 《新闻世界》2010,(9):120-121
在谍战小说风靡的2009年,都市情爱小说《蜗居》可谓异军突起,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小说,而由它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更是充斥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档。笔者认为《蜗居》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将触角伸向了人性深处,揭示了物质与爱情、婚姻与爱情、个性解放与道德伦理以及欲望与理性之间的纠结与复杂的矛盾,折射出新时期人们情爱观的流变。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人民检察官》属于现实题材反腐影视剧,与以往同类题材电视剧相比,在叙事模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人民检察官》的主题是讴歌检查院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只要有证据,任何人都难逃法律的制裁,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想诉求,较好地发挥了电视剧宣传正能量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紧随《第一时间》.生活天天新鲜。“安徽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大型新闻资讯类栏目《第一时间》开播不到一年,这句栏目宣传语已经在当地家喻户晓。与此同时,《第一时间》也成了业内和学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电视淮军在创造了安徽卫视的电视剧奇迹(全国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率最高),《超级大赢家》的娱乐节目奇  相似文献   

11.
安建 《视听纵横》2007,(4):103-104
一、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近几年异军突起生机勃勃蔚为大观,特别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与《亮剑》等剧的播出,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英雄旋风。这股旋风不仅支撑了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佳绩。是各主流频道争相青睐的好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9年,电视剧《蜗居》,神奇般引发所有人因为房子带来的阵痛,它所引起的轰动效应,甚至形成了一种"蜗居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蜗居》的走红过程,也是这个全社会集体应对现实的过程,最后形成的"蜗居现象"是"后蜗居时代"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此篇论文中,作者从受众方面入手:着力于分析《蜗居》出现的现实背景与"《蜗居》现象"的关系的分析;一切的研究,都是希冀从深层次引入一些思考,并以《蜗居》为例,展望未来国内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方向,为更成熟的电视剧市场的形成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甘丽娅 《青年记者》2007,(14):124-125
近几年来,随着韩剧风靡全国之后,紧接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成了主力军,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福喜临门》,迅速刮遍大江南北。以《乡村爱情》为例,“据央视索福瑞调查,《乡村爱情》的收视率在黑龙江是20个百分点,辽沈地区是10个百分点,南方是5个百分点,在重庆地区排在各电视剧的收视第一位,已超过当年播出的《刘老根》,创出了一个新高。”那么,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的春节,在央视8频道,《武林外传》几乎是在悄无声息中开播的电视剧,第一天的收视率只有1.95%,第二天就已攀升到4.26%,超过了去年央视收视率最高的《京华烟云》同期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5.
徐景 《视听》2018,(11):57-58
2018年在视频网站爱奇艺独家播出的宫廷大戏《延禧攻略》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了暑期档最热门的影视剧。《延禧攻略》采用元叙事、快节奏的叙事方式,画面美轮美奂,服饰与道具设计巧夺天工,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造势,最终成为2018年暑期档网剧界的一匹黑马。《延禧攻略》将每一处推广的细节都做到极致。这次尝试与探索对于未来的媒体融合和电视剧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我国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成就斐然,引人注目。从《潮起潮落》到《壮志凌云》,从《和平年代》到《突出重围》,从《光荣之旅》到《DA师》,从《归途如虹》到《沙场点兵》,从《我们的连队》到《炊事班的故事》……一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覆盖了海、陆、空三军,兼容了从高级  相似文献   

17.
朱昱名 《新闻世界》2010,(11):95-96
一部好的电视剧,既要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又要能抓住观众随着电视剧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心理特征;同时还需要在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上脱颖而出。近年来,谍战片受到广大受众的青睐,跟风者众多,其中由姜伟导演的电视剧《潜伏》更是成为备受众广为传颂的佳作,引发了谍战类电视剧新一轮的收视热潮。  相似文献   

18.
李佳琳 《新闻世界》2010,(5):200-200
《渴望》是中国第一部室内剧,剧中刘慧芳和王沪生这两个在道德上对立的人物形象,契合了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人们对真善美的渴望,对道德滑坡、功利思想的痛恨之情。本文通过对《渴望》中三首具有符号作用的乐曲进行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这部电视剧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众多电视剧中如何利用媒介融合的优势实现有效的传播,成为值得关注的方向:热门电视剧《使徒行者3》开启"网先于台"模式,传播的重心由香港本土转向内地,使其渠道、宣传方面都有不少变化。这种变化帮助该剧在激烈的电视剧市场里获得了市场话语权。现从渠道、宣传、微博数据爬取与分析层面进行研究,挖掘其能够在众多电视剧中脱颖而出的优势,希望为今后媒介融合下电视剧的传播发展起到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史春晖 《报刊之友》2012,(11):89-90
近年来,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领域不乏表现女性抗争的佳作,女性主义电影、电视剧也成为荧屏的宠儿。电视剧《后宫甄嬛传》自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高升,文章以《后官甄嬛传》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理论探究父权制下的女性抗争。文章分别分析了《后宫甄嬛传》中几个主要典型人物,并提出作品中主人公无论怎样抗争,无论怎样努力,都一直未走出男权社会的藩篱,一直未取得彻底的胜利,但这期间女性的觉醒与呐喊依旧振聋发聩,自由、自觉的女性主义精神依旧熠熠生辉,梦想即使破碎,却依然美丽的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