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了激励文学创作,促进中国文学现代化,中国著名小说家曾朴一生翻译了大量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在翻译实践中,他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翻译思想和方法。“真美善”这三个字不仅是曾朴做文学的标准,也是他翻译文学作品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晚清之际以创作小说《孽海花》名世的曾朴,在上海创立真美善书店,出版《真美善》半月刊,积极倡导对域外养分的吸收,大力介绍西方文学,尤其是法国浪漫派文学,并力图从思想解放的意义上理解法国浪漫运动。曾朴本人也先后翻译了50多部法国文学作品,包括颇具影响力的《雨果戏曲全集》。作为曾朴文学和编辑活动中心的真美善书店也追慕法兰西的文化与艺术品味,试图在本土"造成一种法国式沙龙的空气"。上海现代文坛上喜爱法国文学、浪漫主义及都会情调的一大批作家,构成了曾朴沙龙里的常客。创办真美善书店时期的曾朴也达到了自己一生文学事业的第二次辉煌顶点,最终成就了"中国新旧文学交替时代的这一道大桥梁"。  相似文献   

3.
曾朴:卓有成就的法国文学翻译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朴(1872—1935)是近代中国著名小说家,江苏常熟人,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孽海花》是一部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比较高的作品。鲁迅曾把他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作家之一。曾朴之所以在清末文坛上十分引人注目,一则因其创作成绩突出,二则是他兼搞翻译,评介法国文学贡献不小。 1895年冬,曾朴入洋务派所办同文馆学习法文,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当时曾朴选学法文,是希望将来能够从事外交工作,为国效力,还谈不上喜爱法国文学。同文馆是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该馆主要为国家培养外事人员。最初进馆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晚清小说家曾朴毕生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在法国文学众多名家中, 他对浪漫主义大师雨果情有独钟。曾朴译介雨果有着深刻的政治因素、文学因素和个人因素。他对待翻译态度严谨、思想明确, 注重名家名篇, 重视译品质量。对雨果的全面系统译介最好地体现了曾朴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文学发生前后,曾朴一方面广泛涉猎世界进步文学.一方面对新文学的出现大加褒评.同时强调新文学要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丰富其创造力,提出以真、美、善为“文学的标准”。期间.曾朴还创办《真美善》杂志,并创作了长篇系列小说《鲁男子》,对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曾朴晚年弃旧图新的文学行为.显示了新文学对近代文化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作人的古希腊文学研究不是一种静观的学术工作,而是他对中国现代思想进行反思批判的成果.他对希腊文学尤其是对其中神话和拟曲的译介实质上是对现代中国的国民意识建构的灵活参与,以阐释希腊为文化策略,周作人一方面从国族社会的压抑中解放出"人"的自然天性,另一方面希求激活中国民间传统的伦理性,使之成为现代民族主义的文化资源和表意工具.这一传统通过他的想象加以转化和重构,超越了狭隘的地方性范畴,具有了"世界主义"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7.
雨果小说创作中强烈的写史意识对曾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史尚实的创作精神、广博宏富的史诗规模、借史垂鉴的现实寓意是曾朴与雨果小说的共同特色。但是,曾朴的创作又是基于中国文学传统的。相对而言, 曾朴对待历史题材严谨求实, 雨果则喜好虚构想象; 曾朴评价历史人物褒贬分明, 雨果则冷静客观。  相似文献   

8.
雨果小说创作中强烈的写史意识对曾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史尚实的创作精神、广博宏富的史诗规模、借史垂鉴的现实寓意是曾朴与雨果小说的共同特色,但是,曾朴的创作又是基于中国文学传统的,相对而言,曾朴对待历史题材严谨求实,雨果喜好虚构想象;曾朴评价历史人物褒贬分明,雨果则冷静客观。  相似文献   

9.
杨新刚 《现代语文》2008,(4):106-107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当代中国青年学子文化人格建构出现了诸多问题.同时,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现代中国文学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实则有着一定联系--个体主体文化人格建构,我们以为通过对现代中国文学作家文化人格的整体感知和深入学习,对解决当前中国青年学子人格建构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有一定的助益.因为,现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有着文化人格建构的丰厚资源.将现代中国文学作家文化人格剖析与当代青年学子文化人格的养成相结合,既确保学科合法性地位又参与青年学子文化人格的塑造,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0.
曾朴小说的主要人物性格丰富而复杂,能反映晚清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进程中特殊的历史风貌和人丈气质。这与曾朴自觉地借鉴法国现实主义小说,比较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密不可分,曾朴是中国最早有意识地学习和运用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方法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