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斌 《考试周刊》2012,(6):122-123
学生是教学主体,这一观念已被大多数政治教师所接受,但是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习惯于“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该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许多教师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我在此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3.
我们冷静地审视一下目前的政治课教学,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随着政治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教师“一言堂”而独霸课堂的状况已明显改观,但教师浅白直露的设问与学生表面回答问题的热闹相伴而普遍存在:二是教师虽意识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但大多仅仅囿于对学生的单向提问,并没有用心去创设条件让学生质疑问难。我们认为,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课堂设问质量,切实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习惯。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乏有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上,教师“一鸟入林”,学生“百鸟绝音”。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听课索然无味;有的教师尽管自己眉飞色舞,侃侃而谈,但学生依旧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怎么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呢?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李露茜 《新疆教育》2012,(7):106-107
课堂提问是教育教学的必备环节,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提问?课堂上怎样进行提问效果更好?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笔者就课堂提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激发学生问的兴趣,培养学生问的习惯,指导学生问的方法,保证学生问的时间等方面,提出了创新的思路。注重让学生在“问”的过程中学习掌握“问”的方法,展示学生探究学习成果或问题的过程,从而使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重要条件,也是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得以快速提高觉悟的基础。有人曾打比方说,传授知识是给学生“猎物”,培养能力是给学生“猎枪”,“猎物”再多也有吃完的时候,只有给了“猎枪”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猎物”,才可无尽享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交级学生“猎枪”。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能力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在教学中应做到“八让”。教材让学生自读。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教材图文并茂,其可读性、趣味性强,学生喜欢读。教材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体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学生易于读通、读懂。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粗读、精读、跳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己感受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及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由“教材”向“学材”的转变。问题让学生提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9.
梅桂磊 《成才之路》2010,(12):72-72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干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给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要使学生养成习惯,无论学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看作一种思想过程。”由此可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自己的习作也是作文讲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或手段。教学过程一定要为学生主动参与而设计,在批阅学生习作时我们完全可以“偷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相互批阅。笔者在教学中有一些尝试,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钰 《文教资料》2013,(22):36-37
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教好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挑战会产生获得答案的好奇与探究的心理,成为学习的新动力。教师的提问应该成为适合自己学生个性和特色的“艺术”创造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1.教师的“三抓”。1.1抓课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谁抓好了课堂,谁就掌握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因此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必须选在课堂上。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服从学生的“学”。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相似文献   

13.
在政治课的新课导入时,一般教师都习惯使用复习提问导入的方法。但是再好的方法用得过多,也难以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因此,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种导入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分必要。笔者将自己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过的五种典型的导入方法与大家交流,以望能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  相似文献   

15.
李政增 《考试周刊》2010,(14):164-164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便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这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相悖的。这就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构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互动的过程,“提问”和“讨论”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学生的课堂地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教学方式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提问”和“讨论”教学方式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问题,甚至出现错误,从而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章少华 《中学教育》2002,(11):18-19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 ,教师问 ,学生答主宰了课堂 ,尽管在“问”的花样上不断翻新 ,但仍然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中的提问仿佛是教师的专利 ,而学生仿佛只需回答而无问的必要。人们对提问的研究也多半局限于教师的“会问”方面。应该讲 ,这种研究是必要的 ,但这只研究了问题的一半。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出发 ,我们还需要研究另一半———让学生“会问” ,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一、营造心理安全氛围 ,让学生敢问。在地理课教学中 ,学生不敢问 ,多半是缺少心理安全感。一是怕自己提的问题别人都已懂了 ,提出来会被人笑话 ;二是…  相似文献   

18.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显然,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手段。而讲求提问的技巧,做到“善问”,则有助于克服“满堂灌”的窒息学生思维的做法,以利于真正落实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的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形成。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成效,教师就应对症下药,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1.提问应注意“点”“面”结合。同一问题教师应多让几个学生回答,互相补充评议。这有助于解决一旦有人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就觉得如释重负,从此问题再与自己无关的“局外人”思想。教师要设法让所有的学生都感到有随…  相似文献   

19.
<正> 政治课就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高尚品德,使之成为报效祖国的有用人才。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摒弃那种“教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工具让政治课变得活起来,美起来。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美、教师形象美、板书艺术美,而且要把文学艺术请进课堂,让文学艺术美充分融入到政治理论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