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金 《考试周刊》2012,(42):184-184
发声练习作为每节音乐课的前奏,显得越发重要。正确的发声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歌唱状态,培养正确的歌唱技巧。如何设计发声练习,符合小学的儿童教学特点,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各个科目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许多科目为了应对新课标的要求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例如小学音乐课。音乐课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潜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所以,音乐课的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音乐课很大的组成部分是歌唱,教师在进行歌唱教学时采取发声训练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所以本文将结合实际浅议在歌唱教学中发声练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士祥 《山东教育》2002,(17):47-47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以培养人为核心。音乐通过情感交流,直接与人的心灵对话,通过音响刺激产生音乐形象并作用于人的灵魂。因而,上好每节音乐课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神圣职责。在音乐教育中,要特别注重学生唱歌能力的培养,这是提高音乐素质的关键。下面谈一下我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几点做法。一、训练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学生歌唱发声的基础,各部分器官机能得以正常自如活动,并能掌握与运用歌唱基本技巧,是获得动听悦耳歌声的重要条件,因而在唱歌教学中应重视唱歌的姿势训练。课堂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学生生理、心理的了解,并通过大量课堂实践对小学歌唱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进行发声练习做了一定的探究,并总结出正确的指导课堂发声练习的策略,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  相似文献   

5.
<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下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公民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学校教学中的课堂教学。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很多教师尤为重视学生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实,在音乐课堂中同样也可以给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借助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途径,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一、将创造元素植入发声练习中音乐课堂中的学习总是从学生的发声练习开始。正确规范的发声练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最大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分别从结合学生特质导入趣味发声练习、创设发声练习情境以及结合教学主题开展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剖析了趣味发声练习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7.
唱歌是中小学音乐课中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有显著的位置。笔者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学习和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在唱歌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一、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必须使课堂教学优质化。优质化的唱歌课堂必须是使学生懂得声乐艺术的规律,以及声乐技能掌握的方法。笔者在教学歌唱呼吸方法时,开始时先请几位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做歌唱呼吸练习,当学生出现吸气时腹部往里紧缩,呼气时腹部往外鼓起来的时候,笔者问学生这种呼吸方法是否正确时?学生都认为是对的。于…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的“根”少了。音乐课必须突出音乐性,这一点音乐教师们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笔者总结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初中音乐课中歌唱教学尤为重要,是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的“根”少了。音乐课必须突出音乐性,这一点音乐教师们都知道,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笔者总结这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初中音乐课中歌唱教学尤为重要,是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歌唱感觉的重要性、歌唱发声方法的感觉训练、歌唱中音乐感觉的培养、歌唱感觉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目的是帮助成年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感觉”,并通过这些感觉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  相似文献   

11.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的基本内容之一。《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从这一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要学生达到此要求而不进行有规律的、较为规范的发声练习,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来说,没有接受过规范、系统的发声训练的学生,唱歌时会出现的现象有:音色不统一,音域难以拓展;不能应用均匀、连贯的气息进行歌唱等。初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系统而规范的发声练习,学生们发出的音色、力度会更加不统一。这一阶段的学生,唱歌时有的会大声地喊唱,有的喜欢压着嗓子轻声哼唱。到了稍高的音区少数学生会运用假声唱上去,但是缺乏一定的力度与共鸣,而有的就用低八度演唱。再加上没有气息的支持,学生们经常乱换气,发出来的声音苍白、干涩。这不仅破坏了歌曲意境,而且对嗓子造成了伤害,变得声音沙哑,影响学习和生活,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音乐教学实施课改,讲究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索音响,合作探究配器,欣赏音乐时也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一起来感受音乐。这些都是新课程理念在音乐课上的体现。但是,细细思量,我们似乎把传统音乐教学的一切都抛弃了,比如:发声练习,气息训练,特别是识谱,很多人都弃之一边,难道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不需要识谱的?答案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3.
歌唱教学是组成小学音乐课的重要一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能与歌唱方法,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梳理了小学歌唱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对小学生歌唱技能的训练与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究,采用了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帮助其更好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4.
尹朝霞 《师道》2014,(7):80-81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内容,要做到出色地演唱歌曲,掌握一套正确、系统的发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嗓子,他们时常会没有方法地大声喊叫,对嗓子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及手段来培养学生对歌唱的兴趣.通过正确有趣的发声方法来达到正确歌唱的目的显得非常重要。而趣味发声练习很适合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对帮助学生有兴趣地开展歌唱活动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朱雅琳 《学周刊C版》2020,(15):147-148
歌唱教学是组成小学音乐课的重要一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能与歌唱方法,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梳理了小学歌唱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对小学生歌唱技能的训练与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究,采用了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帮助其更好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先有意识后有教学,即必须树立一种正确指引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和歌唱的意识。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意识是歌唱的动力源泉,正确的意识是歌唱的成功导引,因此必须先有意识后有歌唱。而意识的共性与个性培养更是声乐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的基本内容之一,歌唱课是中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通过对初中教材中不同的单元特点、歌曲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发声练习探索,来提高初中生的歌唱能力,从能唱到会唱。  相似文献   

18.
发声练习是童声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技能掌握的有效途径。通过发声练习,可以科学、系统地学习歌唱方法、掌握歌唱技能,让学生获得最美妙的声音,为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形成创设必要条件。发声训练有很多种模式,其中我最常用的就是情境式的发声训练,所谓情境式的发声训练就是教师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单调、枯燥、乏味”的发声练习曲更形象化、情感化、趣味化,成为符合该曲目内容的、又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有趣的特定环境。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人为优化了的学习环境中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9.
田丁 《西江大学学报》2001,22(4):114-116
声乐教学训练声音技巧,掌握基本发声方法,培养好音乐表现能力等都很重要,但更应该注重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这对完成好课堂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让良好的心理状态应用到发声训练中去,让学生的注意力能合理地集中和分配,正确运用好声乐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从而更好地完成声乐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唱歌教学中,气息控制是否流畅,嗓音音质如何,声音产生共鸣的好坏都是影响声音发挥的因素。由于学生发声方法不科学,往往出现喉音、鼻音、颤抖音、漏气、白声等发声毛病。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使学生的自然声得到科学的训练和发展,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