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广州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使用台湾孙仲山等的职业成熟度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市616名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广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总体职业成熟度的成熟水平均一般,与上海市的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结果比较,在信息应用、个人调适、职业态度等因子更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比女生职业成熟度更高,在信息应用、职业认知、职业选择各因子的成熟水平存在差异;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三最高,整个发展趋势呈"V"型;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是广州市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水平一般,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差异,与上海市的三所高职院校的结果比较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现状的调查,探讨心理资本对高职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采用职业成熟度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对1128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职业成熟度中等偏上,职业成熟度与心理资本存在显著相关,心理资本对职业成熟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关注高职生心理资本的发展,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对提高职业成熟度,帮助高职生顺利就业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68名高职毕业生进行霍兰德职业倾向和专业承诺的测验表明,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类别的毕业生的职业倾向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专业类别的毕业生的专业承诺也存在显著差异;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倾向与专业承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承诺对预测他们的职业倾向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专业认识、专业情感态度、专业行为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安徽省两所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在不同年级、是否学生干部、学业成绩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对此,从四个方面提出提高高职生专业认同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对目的性职业价值观的平均重视程度显著高于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具有不同个人背景的高职生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重视程度排序总体上是相当一致的,但是对职业价值观个别维度重视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疏离感量表》对重庆三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高职生疏离感年级差异不显著,但在自我疏离感和亲人疏离感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职生疏离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生在孤独感、亲人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上显著强于女生;高职生疏离感在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亲人疏离感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尝试对高职生疏离感呈现的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7.
专业调剂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专业适应性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学习情况以及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的成绩。采用唐文清、张进辅编制的《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对来自池州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550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其中专业调剂生163名)。研究发现:专业调剂生与非调剂生的专业适应性存在极其显著差异;专业调剂生群体内部不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与性别差异;专业调剂生内部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扬州职业大学师范学院158名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的强度差异以及对努力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职生工具性动机过于突出,而文化性动机受到明显弱化;成绩和学习情境动机变量与努力程度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对高职生英语投入无正向促进作用;动机类型变量的强度高低与英语学习努力程度之间总是呈正比。其中出国和内在兴趣动机的作用强度最大,达到中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以青海省5所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调查研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现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知的外部因素和内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知水平总体较高,环境支持、学习经验正向显著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职业结果预期和职业目标,学习经验在环境支持与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结果预期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同时职业自我效能、职业结果预期直接正向预测职业目标。因此,高职院校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环境支持,重视学生学习经验的习得;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明晰职业目标。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以理工科专业为例,界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这一核心概念,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成因对象的差异,提出培养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讨生活事件及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为提高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对江苏省扬州职业大学的1000名学生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做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职生的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影响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L-90量表,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连续3年的高职新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新生SCL-90总体常模与全国成人常模、全国青年常模、高三学生常模、大学生常模存在显著差异;男女新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恐怖四个因子分及总分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由此提出并建立了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新生的SCL-90总体常模及男女性别常模.同时,经过进一步分析,提出一般心理问题和中重度心理问题的筛查重点,对学院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干预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探索健身肚皮舞锻炼对高职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效应,为高职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干预提供依据。对职业技术学院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表明,健身肚皮舞锻炼对高职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方面在肩胛皮褶、腹部皮褶等5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身体围度方面在腰围、臀围等5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心理健康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等6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健身肚皮舞锻炼对高职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高职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在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中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综合管理临床护理实践教学,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从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科学构建临床专业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中高职贯通护理专业临床护理实践教学的有效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业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以某省4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EI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考察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性别、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心理韧性的性别、年级、专业差异均不显著,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别、专业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情绪智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心理韧性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变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在情绪智力和心理韧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对忻州师范学院的270名支教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支教大学生教学效能感总体情况处于中等水平。支教生的一般教育效能感的显著差异体现在专业变量上;支教生个人教学效能感的显著差异体现在所教学科、支教学校层次变量上;支教生总体教学效能感的显著差异体现在专业和支教学校层次变量上。支教生的精神质和神经质人格特征与教学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二者对支教生的教学效能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支教生的内外倾人格特征与教学效能感呈显著相关关系,而且内外倾人格特征对支教生的教学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技能人才,在就业中比研究生、本科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认清高职生的人才规格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突出高职特色,不断增强高职生的职业就业能力,使高职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为实现高薪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金融证券行业的快速发展,金融证券市场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化人才,2016年教育部调整了招生专业,证券与期货专业成为时代的需求;如何在新时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高职人才是我院面临的主要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的价值观在职业生活领域的具体化。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指的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职业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现阶段,我国高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职业评价和选择呈现地域性差异、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职业目标缺失和不稳定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职教育必须采取"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联动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对策"引导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高职专业群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专业群建设可促进专业协调发展。通过对专业群类型、构建模式、协同管理的分析,研究了高职专业群建设的一般方法。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专业群建设为例,分析了专业群建设的思路和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