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畅  赵兴海 《职业圈》2008,(18):91-92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有线电视已不能满足人们在精神和娱乐文化方面的需求,传统的有线电视是广播方式,人们只能被动地收看单一的电视节目。同时国家提出“三网融合”的要求,使得广电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中外华语广播机构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全球华语广播的交流协作,提升和扩大华语广播在世界媒体界中的影响力,从而促进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的交流、融合和共同发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2004年发起倡议,由全球十余家华语广播机构在2004年共同  相似文献   

3.
对外华语广播前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华侨华人广播,它开始于新中国建立前的1949年6月20日,当时使用广州话、闽南话和潮州话三种侨乡方言在当时的北平(现为首都北京)正式广播,1950年4月10日,对东南亚广播的客家话节目正式开播,从此,华语广播正式宣布为对华侨广播。1955年12月25日,对华侨广播正式开办对东南亚的普通话节目,到此,用汉语普通话及四种侨乡方言对华侨广播的华语广播构架正式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2002年,原对华侨广播改称对外华语广播。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05,(10):4-4
2005年9月28日下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开播仪式(调频FM90.5,中波AM900)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它标志着中国内地第一家类型化、全天候、全直播的纯资讯频率诞生。这对于中国广播事业来说具有从专业化向类型化发展的标志性意义。环球资讯广播是国际台正在全力构建的环球广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国际台创建的又一重要对内外宣平台。它的出现将使国内广播市场更加丰富,使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有线电视已不能满足人们在精神和娱乐文化方面的需求,传统的有线电视是广播方式,人们只能被动地收看单一的电视节目.同时国家提出"三网融合"的要求,使得广电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因素。谁掌握了先进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掌握企业建设的主动权。企业文化建设包含的主要内容一、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它渗透在企业的基本信念、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晓宁  马毅 《文化学刊》2008,(6):146-152
现代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存在的本质内涵。大学精神之于大学如同人之于灵与肉,它与大学的存在发展共生共存、紧密相联。现代大学精神的内涵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和谐精神,其内在或终极指向的是科学的人文精神。在我国现实的教育中应从强化人文教育、高扬人文精神;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倡导创新精神与追求卓越信念;营造科学、民主、和谐的理想环境四个方面入手来培育大学的人文精神,引导人本真地存在。  相似文献   

8.
新闻宣传在提升企业价值、维护企业形象以及助推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媒体时代悄然来临,宣传内容爆发式增长,宣传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传统的以报纸、电视、广播为主的信息传播渠道的方式正逐步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方式有效融合,信息传播速度也更快、更广、更透明,国有企业宣传部...  相似文献   

9.
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度文化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表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它不仅是维系企业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根本性保障系统。 在当前国有企业推进改革重组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推进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以先进的制度文化建设引领各重组企业实现思想融合、价值观融合、行为融合,保障重组各方团结协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制约各种消极因素和越轨行为,已成为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0,(6):119-119
沈其新、田旭明在《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撰文指出: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既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又融合了现代的文化价值观需求,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作为一种渗透性因素,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又贯穿于综合国力的其他组成部分,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  相似文献   

11.
一、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第一,从范畴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文化范畴的内容,而企业文化属于管理文化范畴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优良传统。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性和工人阶级的阶级性。企业文化源于西方的现代管理思想,它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的精神文化、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论     
现代大学的本质是在积淀和创造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研究和融合文化是现代大学全部活动的基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文化的创新使得大学的功能丰富而多元。作为先进文化的生产者、消费者和经营者,中国的大学必须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化,塑造全民族深厚、广阔、灵慧的精神空间方面,担当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高扬思想、文化的旗帜和精神的风帆,引领时代与社会前行,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  相似文献   

13.
郭瑞玲 《职业圈》2011,(33):16-16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体。它产生于企业自身,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与维护,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企业的精神源泉。它涵盖了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经营战略、宗旨、人才观念,质量方针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地区是全球广播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广播生态最混乱、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随着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台湾的广播业者积极探索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努力实现数字化转型。一、"数字化"新媒体迅速崛起在台湾地区,"数字"被称为"数位",是指将传统传送声音、影像、文字的类比信号转换成可由电脑处理的0与1的数字信号,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载体的数字化新媒体迅速崛起。尼尔森2012年度  相似文献   

15.
王立山 《文化学刊》2010,(4):150-153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领域内与图书馆现象有关的各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它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3个层次,并表现出亚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特征,同时图书馆文化还具有文化积累、文化整合、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4年中央媒体融合战略的提出到现在,短短5年时间,传媒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媒体融合包括渠道融合、内容融合、体制机制融合、平台融合和经营融合等几个发展阶段。学者们认为,其中渠道融合和内容融合仅是表层阶段。而体制机制融合和平台融合和经营融合才是深层阶段。①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内主流传统媒体,其外宣旗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近年来在融合转型过程中开拓进取,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森林文化的内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城市森林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城市森林文化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是关于城市中保护和建设森林以满足城市和谐发展和市民健康需要的文化。其内涵包括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即城市森林物质文化,城市森林行为文化,城市森林制度文化和城市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论传统的自觉道德精神钱逊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有丰富的内容。大体说来,它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二是渗透在全部道德规范和贯串于整个道德传统发展历史的一些道德精神。这两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同时又各有特点。前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全国政协委员刘月宁在2016年3月7日《中国艺术报》刊发的《加大对中国音乐文化国际传播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一文中认为:融合中外,和而不同。在传播音乐内容方面,要选择真实反映历史与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优秀经典作品,特别是那些既充分融合吸收优秀的外国文化,又坚守保存中国核心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作品,做到"融合中外,和而不同",方能真正用中国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例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刊》2011,(2):143-143
徐世甫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第4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的最新联姻。它通过网话文的拆解与变形,大众文化身份的置换和颠覆,演绎着文化多元与精神自由,形成了新世纪的后新文化运动。大众第一次由文化的原料提供者变成文化的生产者,真正充当了文化的主角。通过“自精神”和“微内容”的文化试验,“沉默的大多数”第一次真正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