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黄晓群小学语文第4册《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描写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的自然风光,那里有无数的奇石、怪石。课文教学设计如下:一、从图入手,指导观察1.整体观察,了解图意。观察第1幅黄山全景图时,可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这个地...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安排了6篇看图学文,其中单幅图的有两篇:《秋天》、《温暖》。多幅图的有4篇:《骆驼和羊》、《我要的是葫芦》、《美丽的公鸡》和《精彩的马戏》。这6篇看图学文分三组安排,每组有两篇课文。每篇看图学文的内容包括:图画,与图画相配合的课文、生字、课后作业等。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安排了6篇看图学文,其中单幅图的有两篇:《秋天》、《温暖》。多幅图的有4篇:《骆驼和羊》、《我要的是葫芦》、《美丽的公鸡》和《精彩的马戏》。这6篇看图学文分三组安排,每组有两篇课文。每篇看图学文的内容包括:图画、跟图画相配合的课文、生字、课后作业等。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看图学文”教学指要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义务教育小语教材第一册的“看图学文”有三篇,其中单幅图的一篇:《秋天》,多幅图的两篇:《小猫种鱼》和《小山羊》。每一课的内容包括:图画、跟图画相配合的课文、课后作业、新出现的部首以及带...  相似文献   

5.
《黄山奇石》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五年制第四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以具体的直观形象为支柱,思维为核心,培养观察和理解能力为目的,通过“观思”、“图文”和“读思”的结合,加强语言训练,发展学生思维,促进观察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观思结合,了解“黄山”总貌。引导学生看图一:着重指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边看边想,再对照学习课文的总起段落,以了解黄山的总貌。如:这是一幅黄山的风景图,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引导抓住“云海、山峰和树林”,说说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看图学文是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的表达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形式。看图是为了学文,学文的过程中要紧扣看图。要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看图与学文的过程中,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发挥电教优势,教给看图方法,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黄山奇石》包括四幅生动形象的图和一篇说明  相似文献   

7.
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公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美丽的公鸡》是第三册第七组看多幅图学文的课文。它是继第五组看多幅图学文训练后的又一次训练。学习这篇课文应着重让学生体会多幅图之间的联系,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为以后学习看图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一册里有看图学文四篇。这类课文是新增加的形式,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延伸,为的是使学生从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过渡到学习课文。它有图有文,以文描写图意,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形式。第十五、十六课是单幅图,一幅图写成一篇文章,初步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第十七、十八课是多幅画,每幅图各写一个中心,一幅图意一个段,连起来成一篇短文。看图是培养观察能力,学文是培养理解语言的  相似文献   

9.
《小八路》这篇看图学文,是由一幅单幅图和一篇略带抒情色彩的短文组合而成的.画面是一尊小八路的雕塑,没有背景,但主题突出,内容集中.课文就是围绕这幅图,由外貌穿戴到神情动作,逐步深入地刻画了一位小八路军战士的可爱形象,图文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黄山奇石》一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配了四幅插图,其中课文最后一幅图旁边有两段文字描写:一是关于“金鸡叫天都”的描写,一是关于“仙人指路”的描写。我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恰好碰上领导听课。我没到黄山旅游过。于是,我仔细研读了教材和有关参考书等,都没有说明这幅图是“金鸡叫天都”还是“仙人指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是“金鸡叫天都”。于是我在出示公开课时,“仙人指路”,我是让也没曾见到过黄山的学生们来想象这块奇石的样子的,而“金鸡叫天都”是边让学生欣赏图边欣赏课文的。在学习过程中,有的…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9课《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内容主要介绍黄山风景区的奇石。教学时,要通过指导看图,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表达方式,从而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  相似文献   

12.
小语第三册第一组课文教学设想黑龙江/李达吉本组共编排三篇看图学文。《秋天》、《北京》、《温暖》都是单幅图看图学文的课文。看图学文中的看图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学文重在培养理解能力;图文结合的关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看图是手段,学文是目的。本组教材三篇看图...  相似文献   

13.
六年制小语第三册课文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各有两篇“看图学文”领头,为学习阅读课文打基础。一、六篇看图学文的特点1.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第一部分的《秋天》、《温暖》两幅彩图的画面内容丰  相似文献   

14.
九、怎样进行“看图学文”的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各年级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了“看图学文”这种类型的课文。低年级的看图学文有配单幅图,也有配多幅的。单幅图图意比较集中,用具体的语句叙述画面内容。多幅图的都是生动有趣的  相似文献   

15.
看图学文是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向课文过渡的形式。它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文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第一册教材安排了三篇看图学文。其中单幅图的一篇《秋天到了》,描写的是秋天的自然景象。多幅图的两篇《小猫种鱼》和《小山羊》,均是知识性的童话故事。每一篇的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图画,跟图画相配合的课文,带田字格的生字,要求掌握的部首,课后作业等。三课共识字21个,部首11种。 一、教材特点  相似文献   

16.
《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六段文字组成,图文联系得十分紧密。教学要根据课型特点,既要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要通过学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看图和学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有6篇看图学文。其中3课单幅图的《秋天》、《北京》、《温暖》集中排在教材的第一部分;3课多幅图的《骆驼和羊》、《美丽的公鸡》、《精彩的马戏》集中排在第二部分。这类刘课文是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课型,是看图学词学句的延伸和发展。与现行教材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一、它把学习语文跟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黄山奇石》是一篇看图学文,主要描写黄山的奇石、怪石。教学本课应紧扣“奇”字,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阅读课文来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一、观察图画,感知“奇”1.整体观察。黄山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你觉得黄山的风景怎么样?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观察第一幅黄山全景图。通过观察比较,从整体上认识黄山高耸入云,怪石奇踞的特点,从而对黄山秀丽神奇的风景留下初步印象。2.部分观察。引导学生依次观察第二、三、四幅图,边看边想:处于图画中央部分的岩石像什么?你是…  相似文献   

19.
教法一:导学导练步步深入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一篇课文组成。课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其中无数的奇岩、怪石更是十分有趣。课文共六段。第一段总写黄山风景区的景色与怪石。第二至第五段重点介绍了黄山的四块奇石,其构段方式有所不同:二、四段先介绍奇石的名称,后介绍样子;三、五段先介绍奇石的样子,后揭示名称。这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黄山奇形怪状的岩石非常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着对黄山趣致的岩石和秀丽的景色的赞美,令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相似文献   

20.
一、准确把握教材,设置目标《黄山奇石》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从本课所处的位置看,通过前3册看图学文的学习,学生已懂得看图学文是由图画与说明图意的课文组成。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应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步得到培养。本课的教学要求①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②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③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④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根据二年级下学期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情况,我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