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形成完整的素质结构,必须加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环节,因为学生任何素质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同样可以开展实践性教学,其基本类型有: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实践、素质提高实践.要落实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必须树立实践意识,贯彻实践意图,养成实践习惯,形成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素质与技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教育要落实到高职学生本身,健全的工学实践及其相关活动是高职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在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时空中,学习与工作的实践应该是深入每个高职生内心的自己建构,高职学生素质与技能才华的形成奠基于其工学实践。素质与技能教育的关键是引导工学实践的建构,它所指向的是更有利于高职生成长和发展的健全工学实践,要帮助高职生学会述行、思考、改善工学实践,提升高职生的工学实践建构的素质和技能。  相似文献   

4.
实践能力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基础。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职责。高校德育要强化实践观,改进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首先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其次要善于启迪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此应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激励学生质疑问难,有针对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达到思维的独创性促成创新素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实践能力是人的素质形成的基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 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职责。提出学校德育要强化实践观,改进工作思路,进一步发挥其培养学 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师创新素质的建构没有固定的程式,它是形成性的、独特的,是教师在长期学习、思考和实践中获得自我解放的产物.要形成教师的创新素质,我们认为不仅需要教师的自主建构,也需要教育内容、社会、家庭提供建构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写作中要让学生的真情在作文中渗透,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心理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基础,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条件,是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因素,培养心理素质要开好心理学课程和开展健康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杨东艳 《成才之路》2010,(22):78-78
一、要清楚地理解什么是素质、心理素质及素质教育,准确把握各种素质之间的主次关系 所谓素质是指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所决定和形成的人的发展水平和倾向。形成和发展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是人从事活动和进一步发展的条件。素质,一般认为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是基础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那么,什么是心理素质呢?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2):141-142
课外实践活动是比较特殊的课程组织形式,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密切整合形成的创新型教育模式,通过带领学生投入精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参与地理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让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齐头并进。考虑到初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和在地理教学改革当中的不可或缺性,教师要注意根据地理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并在教学指导当中加大研究和调控力度,用创新理念指导教育行动,发挥实践教学对学生地理素质形成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宝玉 《考试周刊》2011,(35):172-172
人文素质是通过学习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形成的内在素养和品质,是人的诸素质中的首要素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挖掘化学美,体现化学美的育人功能;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图"今后十年,要从根本上变革目前一考定乾坤、唯分数论成败的高考制度,构建起人才评价和成长的立交桥。要通过建立系统、全面的能力指标体系和各项素质的评价细则或办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学校要对学生在一段时期内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表征,形成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图"。再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详细的成长档案,全面记录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意志品质、情感状况、价值观、生活态度、道德品质和能  相似文献   

14.
人要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例如身体素质,又如文化素质。素质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但先天因素只是给人一个发展的可能性,最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努力。没有后天的主观努力和实践,任何先天的优势也会丧失,对良好素质的形成起不到任何作用。良好素质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其中,体育对于促  相似文献   

15.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培养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共青团组织要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依托,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融入社会,成为国家建设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特征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除具备普通高校教师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外,根据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特殊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同时还要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素质、操作演示能力素质、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素质、职业研究能力素质、就业指导能力素质以及组织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素质等。高等职业教育要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要实现从学科型教育向技术型教育的转变,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建立一支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之一.其工作重点要有组织的由实验向推广转变,要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落实和拓展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渠道,形成大中小学贯通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之一。其工作重点要有组织的由实验向推广转变,要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落实和拓展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渠道,形成大中小学贯通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孙雷红 《教学研究》2007,(5):425-428
在高等教育中,学生素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内化.学生知识内化为素质,素质外现为能力,而知识内化的最好途径是实践.实践教学模式是把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提高素质和能力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为高等教育中素质能力形成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构建创新型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要坚定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素质的人才素质观,要确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要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素质教学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