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邓小平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党的制度建设的思想,他认为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正确贯彻党的政治路线的根本保证.党的制度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组织制度的建设更带有实质性和根本性.党的制度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的三个问题: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要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本文就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3.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学习邓小平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体会周公文王丽忠党的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党的建设的重要课题。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党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  相似文献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度是决定因素"这个命题我们并不陌生,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点,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在新时期必须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开创党的制度建设的新局面,这不仅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特别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的需要,也是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课题,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党的制度建设理论,第一次把党的制度建设提到“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的高度,认为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建党理论。邓小平制度建党思想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当前和今后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一项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系统工作;党的制度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定。  相似文献   

7.
党内组织制度的衰落与苏共败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共败亡的诸多因素中,党的组织制度的衰败是带有根本性的原因。苏共党的组织制度以高度集权为主要特征,缺乏竞争机制,产生官僚特权阶层,严重损害人民利益,阻碍了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工人阶级执政党必须实行制度创新,建立党代表大会的年会制度,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和任期制,有效制衡的监察制度,党代表常任制,中央委员会与地方各级党委会的集体领导制度和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8.
注重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建党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文章从制度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制度建设要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党的制度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特征。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民主是靠不住的民主。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在构建党内监督体系中,把制度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一个突出的特点。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落实好《条例》,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反腐廉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其廉政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通过制度建设来防止腐败.他认为制度弊端是腐败之根源,我们过去身边发生的多种错误与腐败现象,与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高度重视."其次邓小平同志认为法制建设是防腐倡廉之关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认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强调要把制度建设当成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党内民主的落实、腐败的根除、监督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等党建问题,都要依靠制度建设去实现。他的制度建党思想,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对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党的建设的最为迫切的现实任务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建中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在党的制度建设方面也日益发展和完善。高校应从强化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的制度意识、创新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系统、拓宽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实现路径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党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执政能力是党在新世纪面临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进一步指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高校的领导干部,必须高度认识到,切实提高执政能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保证,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笔者认为,在体制建设、制度保证、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诸多环节中,干部队伍建设最为关键,而干部队伍建设又应以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为重点。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切…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制度建设对执政党建设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意义;制度建设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根本保证;必须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与领导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是领导班子建设的制度保障。本结合新形式下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深刻认识民主集中制,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全面理解民主集中制,加强党内生活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更好地担负起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执行.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上海高校历来重视党的制度建设,注意通过制度坚持和巩固高校党建中被实践证明的成功经验,并根据形势和实践的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健全完善制度,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不断上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太、十七大向全党提出的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课题。区县(市)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区县(市)党政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校民主管理的途径较多。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为把民主管理明确地纳入学校的管理体制当中,真正做到用制度的形式来保证教职工群众享有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可以采取五个主要途径。一、锐意加强教代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教代会是我国学校管理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途径。为保证教代会行使一定的权力,必须对其组织和运作作出必要的规定,使其符合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个过程就是教代会建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江泽民同志非常强调制度的重要,他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建设是关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建设。历次《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关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变化内容,大致展现了我们党的组织制度建设在百年历史中发展的理论轨迹,充分体现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健全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为新时代我们党增强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权威性、效能性提供了历史镜鉴和未来遵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