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荣山 《物理教师》2000,21(5):43-43
高考中,对大多数考生来说,物理概念、规律虽掌握得比较好,数学功底也不错,但在考试中屡屡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考试中没有仔细审题或不会审题.物理解题中的审题是通过审阅题文和题图,理解题意,弄清题目涉及的物理过程,想象物理图景,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等从而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活动.审题的质量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例1]如图1所示,在空间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磁感强度为B,在某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电液滴a,它运动到最低点处,恰与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液滴b相撞…  相似文献   

2.
傅秋红 《农村教育》2006,(11):61-62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虽然这句话已被贬意地互传了好几代,但在高考当前,有谁能否认“考试”“分数”的份量。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如何学会考试,争取更高的分数,便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的目标。在物理考试中.我认为关键在于破译题意,即我们通常说的“审题”。所谓“审题”就是通过阅读试题的文字,观察图示、图表.并经过加工整理。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语,把出现的物理现象、过程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情景,根据各状态或各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架没起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的桥梁.最终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案。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是提高正确答题和答题速度的前提条件。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次高考试题分析来谈谈物理考试如何审题 ,总结出直意审题 ,寓意审题、作图审题及逆向审题等方法 ,指出考试中科学审题之重要。  相似文献   

4.
叶正勇 《物理教师》2007,28(10):4-4
2007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考生采用的)物理学科有一道示波器实验题。其中的最后一问是:如果要在屏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待观察的信号是频率900Hz的正弦电压),应将——旋钮置于——位置,然后调节——钮.在给出的标准答案中,题中三空分别是:扫描范围。1k,扫描微调.笔者对其中的第2空——将扫描范围置于“×1k”——持有疑议,认为不应该是“×1k”而是“×100”.为此,专门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取低频信号发生器,向示波器的“Y输入”和“接地”输入900Hz的正弦交流电(输入信号的频率在信号发生器上连续可调),所用的示波器正是试题给出的学生示波器J2459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考主要考能力,而审题能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能充分体现考生学科水平的高低.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可以减少考生在考试中的非知识性失误.为此,笔者结合近年来的高考化学试题,谈谈审题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这些能力通过审题而开展.审题看似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是多种能力的集中体现.物理解题的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第一步迈不开,具体的解题也就无从谈起.审题是解题的灵魂,审题正确,条分缕析,所向披靡;审题失误,南辕北辙,满盘皆输.可以说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成也审题,败也审题”.高考经常有读不懂题、读漏题或读错题意等等情况,从表面上看是“粗心、马虎”,实质上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因此,如何指导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年复一年的物理教学中,我常听到学生向我说起“一拿物理题目总是无从下手.听老师讲解或一提醒我其实全会”;“物理学会容易但做题难”;“物理题目容易做错”等.原因在什么地方?我想这主要是我们不会审题造成的.那么.何为审题?如何将审题环节做得更好呢?在此也谈谈关于审题方面的几点个人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是审题,随着高考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及命题灵活性的增强,审题已经不仅仅是“分析已知找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考物理试题对考生而言,其物理条件的隐散难寻、过程的复杂多变,常使考生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因此突破的难点在于如何审题.这既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审题不仅要发现明显条件,更要挖掘出隐藏得很深的条件;通过审题要最大限度地沟通已知条件与求解问题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次高考试题分析来谈谈物理考试如何审题,总结出直意审题,寓意审题、作图审题及逆向审题等方法,指出考试中科学审题之重要。  相似文献   

11.
加强审题指导 保证正常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经问过不少在高考中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你们考试的诀窍是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注意审题.”也曾问过一些高考中数学考试的失败者,“你们平时成绩不错,为什么高考没有考好?”他们的回答几乎也都相同:“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的确,在高考这样十分紧张的考试中,对于平时已经进行了认真复习的学生来说,审题决定成败,或者说,成也审题,败也审题,注意审题是在高考中取得最佳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高考对考生及其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尽可能让考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是学校教师的重要责任。文章结合近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介绍力学问题审题的"大方向、总思路",分析高考选择题可能的失分原因、答题技巧;分析物理实验题的考查情况和答题注意点;分析并介绍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并结合例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3.
“藏宝图” 每一位参与高考的考生都拥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考办汇编的《××省××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省××年普通高校报考指南》,各地都开办了招生考试网,各高校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招生简章,宣传学校特色,这些书籍和网站上公开的信息共同组成了高考招生“藏宝图”,为广大考生指明方向。“藏宝图”揭示的信息可以分成国家规定、院校特色和录取信息三个层面:在公开信息的后面,暗藏着大量需要推导和计算才会现身的线索,需要大家启动大脑。事实上,潜心研究高考招生信息,读懂相关规则是保证填报志愿顺利的前提,家长和考生在这项重要的工作上投入的时间越多,夺宝之战大获全胜的机会越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解题的灵魂,审题正确,条理清晰,所向披靡;市题失误,南辕北辙,满盘皆输.而在历届高考中,总有一些平常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失败告终.当问及原因时,他们普遍反映:“在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的确,在高考这样十分紧张的考试中,对于平时已经进行了认真复习的同学来说,“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因此,审题是考试成败的关键,审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1.考查要求分析。要求考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或所给出的历史材料,对试题涉及的具体历史事件及其内容作出定义或概念的概括,以揭示历史事件的内涵。其基本方式是“××是××××”,如1993年全国高考卷第42题曾经考查“榷场”概念。  相似文献   

16.
冯林栋 《物理教学》2010,(6):60-60,28
每年高考,许多考生走出考场后对自己在考试中的失误捶胸顿足、追悔莫及。而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审题环节抓得不好。如错看、漏看题目的条件或设问;未能分析清楚题目涉及到的各种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不能准确地选定解题的规律;解题步骤不规范、不完整等。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审题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不愿意在审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总是担心审题占用时间多会影响解题的速度。二是有些学生也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审题训练不够,没有真正掌握审题的要领,不能做到科学、快速地审题,耽误的时间不少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7.
在平常的考试中,总有一些同学因不注意审题,而丢掉了本不应该丢掉的分数。在历届高考中,也总有一些平常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失败告终.当问及原因时,他们普遍反映:“在考试时,没有注意审题”.的确,在高考这样十分紧张的考试中,对于平时已经进行认真复习的学生来说,成功在于审题,失败也在于审题.因此,审题是考试成败的关键.要正确审题,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8.
吴昊 《教师》2011,(31):22-23
高中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是高考战场的必争之题。但一直是学生做题的“瓶颈”,是考试中的“拦路虎”。考生普遍得分不高,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试题题干审查不清,研读不深,理解不透,往往浮光掠影就下笔答题,所以答得不全,甚而答非所问。笔者试就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审题提出几点看法,希望对考生略有帮助。 现代文阅读题,关键在于准确审题。抓住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宝东 《学语文》2005,(11):3-4
整个高考中没有任何一道题的审题意义能够超过作文。近几年高考语文成绩总在100分左右徘徊,作文如果不跑题,再稍微有一点文采,一般得分都在40-50之间。作文分约占总成绩的一半。作文一旦跑了题,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就丢了。所以作文审题的“一招不慎”就极有可能造成整个高考的“全盘皆输”。鉴于此,考生应在吃透话题上下功夫,狠抓自己的审题训练。怎样才能使训练事半功倍呢?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选择题谈审题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结束的2008年江苏生物高考,对不少同学来说,是一个“下马威”。因为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在高考试题中,虽然有部分基础题,考生只要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解这类题是不困难的。但总有相当一部分是“能力题”,是同学们比较头痛,容易失分的题。掌握解答这些“能力题”的方法,对决胜高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考生普遍反映较难,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难在选择题,特别是选择题的审题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