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力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听课明白,但解题时却是无从下手.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感到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此,研究影响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因素对增强初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好,究其原因是他们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有些当然是来自于教学中的疏漏,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找到破除数学思维障碍的方法有利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致使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  相似文献   

6.
陈芙蓉 《考试周刊》2012,(12):42-42
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教学中的疏漏,有的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课上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人手.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些问题的解答过程十分复杂,而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并不是因为问题太难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至于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着困难.这种困难,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实际上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说,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人手.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因此,如何突破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听学生反映:上课听讲,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原因是学生的思维存在障碍,这种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是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听得很“明白”,但是到自己解题时,总觉得很困难,无从下手.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这些问题过程十分复杂,而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因此,在数学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解题过程就是一种概念操作和思维操作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巩固和强化记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思维得到发展.但是在数学解题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要求存在差异,因而会造成思维过程中断或思路僵化,从而导致解答错误,也即产生思维障碍.而数学家舍费尔德曾以解题记录的方式去研究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因素.鉴于上述所言,笔者认为:采取“解题记录”的方式去展析学生在数学解题时所遇到的“思维障碍”的过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并在教学中进行了摸索和尝试.下面以具体问题为例,分析数学解题“思维障碍”的若干表现形式及成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师都懂得数学思维并非总等于解题,其解题思维非常重要,但在具体练习时,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下面就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张珍 《考试周刊》2014,(32):75-75
正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的。然而,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老师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产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障碍。一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  相似文献   

17.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事实上,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解一些稍难的数学问题时.一些学生往往很难下手,或者做几步就“卡壳”;有的解答过于繁琐;有的刚看到问题时觉得很顺眼,可上手后费尽力气又回到原地,于是着急,乃至“暴跳如雷”而始终不得其解.这些都是初中学生解题时出现的较普遍现象.这些现象是学生存在思维障碍的表现.下面谈谈学生存在的常见的四种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19.
<正>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脑海一片空白;待老师把某一问题稍加分析,就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没想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学生觉得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因  相似文献   

20.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明确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根据近几年高考数学的特点是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解题后引导学生对题目及解答进行反思、领悟是很好的方法。所谓解题后的反思是指在解决了数学问题后,通过对题目特征、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失误等方面的反思.进一步暴露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找出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悟性”,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解题智慧,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